韓振林
摘要: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與寫作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能將兩者相結合進行教學,以讀悟寫,以寫促讀,加強兩者的結合訓練,那么可以使學生在加強閱讀理解的同時,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文章主要探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閱讀教學;應用
1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采用多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能夠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是一種十分具有效率的教學形式。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教師采用強硬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規(guī)定學生的閱讀范圍,控制學生的閱讀時間,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制約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而采用讀寫結合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充分的掌握閱讀知識內容的寫作技巧,使得這個過程更帶主觀性,也更有方向性,并通過閱讀和寫作結合,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當中,了解自我學習的薄弱點以及需要強化的內容和版塊,通過深層次的閱讀內容探究,不斷進行閱讀能力的提升,掌握知識和技巧,進而幫助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用到寫作之中,這對學生提升語文綜合素質,提高語文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連貫性和邏輯性來說,也是十分具有意義的。
2 讀寫結合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狀
2.1 形成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固化教學
在讀寫結合的創(chuàng)新型教育模式的推廣中,遭遇了較多教師的反對,因為這些教師大多有著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從而形成了獨有的教學形式,因此對新教學模式一時間難以適應。我國目前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大多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然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在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不到提升,沒有教會學生的閱讀方法,只是單純地將答案告訴學生,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成績得不提高,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2.2 閱讀教材復雜,不適合小學生閱讀
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普遍較弱,因為他們正處于智力的發(fā)展期,即使是中高年級的學生也是如此。但是在當今社會,一部分人受到利益的誘惑出版一些利潤較大、但是不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這些讀物中大多充斥著暴力與犯罪,學生閱讀這些讀物不僅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嚴重的甚至會對學生的三觀產生嚴重的影響。還有的讀物為了受到學生群體的歡迎,將歷史韻味濃厚的名著簡化再出版,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青少版,這樣做不僅沒辦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使得學生對于名著中具有鮮明特征的人物產生固化的刻板印象,例如在《水滸傳》中,對于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未進行具體刻畫,導致學生認為武松只是一介莽夫,還殺了自己的嫂嫂,這樣的讀物對學生閱讀都產生了極大的阻力。
2.3 學生的閱讀興趣較差
閱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中高年級的學生,一般從三年級開始,學校在語文教學中就會增設閱讀課,教師不僅會在課上指導學生的閱讀,還會布置課后的閱讀任務,但是這個年紀的學生在閱讀上會遭遇較大的困難,例如遇到不認識的字、遇到讀不懂的句子、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變差。最終就會導致學生對閱讀課產生厭學的情緒,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有違課程開展的初衷。
3 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
3.1 由感而發(fā),讀后感寫作
無論是閱讀和寫作,都講求有感而發(fā),采用讀寫結合的形式,可以使用閱讀之后寫讀后感的方法,來讓學生充分抒發(fā)自己在閱讀之后的感悟和情緒。比如,小學語文六年級的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一文,教師就可以采用寫讀后的形式,首先讓學生進行試讀、帶讀、朗讀等等過程,學生充分閱讀之后,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教師進行講解和進一步的疏通之后,再讓學生寫讀后感,聊聊自己通過這篇文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了什么感情。從而指導學生如何將這種感情更好的書寫出來,通過這種讀寫結合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提升理解能力,提升寫作能力,并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今后的自我發(fā)展來說十分重要。
3.2 根據(jù)課文進行仿寫
小學語文的課文是多位專家和學者經過大量的調查以及教育的經驗所得出的文本,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累積、人生觀塑造來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語文閱讀、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與課文結合,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技巧的提升。教師可以結合課文,采用讀寫結合的形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模仿文章當中作者的表現(xiàn)方式和寫作手法,通過進行仿寫、臨摹的形式,有利于學生盡快的掌握作者的寫作形式,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方式。比如,在學習《煙臺的?!芬黄n文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完成對沿海的煙臺的海在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段落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和與人探討之后,以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煙臺海的美麗壯闊,抒發(fā)個人情感。再比如,在學習《夾竹桃》一篇課文時,文章當中有大量的對月光下甲竹桃形態(tài)的生動形象的描寫,是十分具有情感色彩和技巧可言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一段內容進行仿寫,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周圍喜愛的植物或動物,以充分的想象力,通過寫作進行表達,體現(xiàn)個人思想和情感。
3.3 生活體驗,書寫日記
寫日記也是一種記錄生活、提升寫作能力的良好方式,生活來自理解和閱讀,寫作通過閱讀和生活體驗,它們是互相聯(lián)通、相互結合的一個整體,人生、學習、生活都是可以相互關聯(lián)的。在學習《黃山奇松》一篇課文的過程中[1],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當中的關鍵詞匯,比如文中“挺秀”“彎曲”“枝干盤曲”等等都是表現(xiàn)黃山上奇特松樹的詞匯,教師可以布置學生一篇課外拓展訓練,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去領略當?shù)氐拿麆俟袍E以及感受大自然所帶來的魅力,從而通過生活體驗、日記記錄這種有機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對事物的感受能力。這也是一種十分有幫助作用的讀寫結合形式。
4 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方式能夠將小學生的閱讀、寫作和思考三者恰當?shù)厝诤掀饋?,共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時林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方法探析[J].好家長,2015,(21):63.
[2]張慧玲.探究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