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昕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翻譯
齊 昕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翻譯是一項古老的活動,然而其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卻僅僅開始于60多年以前。在深化對翻譯的理解過程中,語言學家首當其沖,他們從語言學角度對翻譯進行了深刻而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從語言學的角度,應用語言學的相關知識研究英語翻譯過程,進一步促進英語翻譯的發(fā)展。
翻譯;語言學;英語翻譯
翻譯作為一種語言行為,其產生和發(fā)展都與語言學密不可分。但是長期以來,翻譯在歷史上一直處于邊緣地位,得不到重視。翻開西方重要國家的百科全書,幾乎沒有一行文字論及翻譯以及其歷史與問題。(George,1963)如今,隨著各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各國之間聯系日益密切,同時,也由于翻譯理論的不斷深化和發(fā)展,這種情況已經發(fā)生了變化?;诜g同語言學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本文將從認知語言學,功能語言學和語用學三個角度對英語翻譯進行剖析,以科學的理論指導翻譯,促進英語翻譯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認知語言學是一種否認以生成語法為首的主流語言學的基礎上而建立起來的新語言學派,它強調概念、范疇、認知、心智、推理等基于身體經驗。根據認知語言學相關原理,翻譯活動是基于個人主觀感受和經驗,主要是譯者本人的主觀感受。傳統(tǒng)的翻譯觀是從純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認為翻譯在本質上是一種替換行為,譯語可以完全替代原語。但在實際的翻譯實踐中,人們發(fā)現,兩種語言完全對等的情況很少或者完全不會出現。兩種語言由于使用人群所處地理環(huán)境,歷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并不會完全對等,一味追求語言上的對等,只會給譯文讀者帶來困惑,無法準確理解原文所傳達的內容。
翻譯是一種認知活動,譯者首先要充分理解源語言,在充分理解源語言所傳達的各類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盡量在目標語言中尋找相對應的表達方式,并運用合適的語言進行表述,從而將源語言所傳達的信息再現給目標讀者。無論是理解的過程,還是表達的過程,都與譯者本身的主觀感受息息相關,譯者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都會通過譯文傳遞與表達。如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不同譯本中,有反映寶黛愛情的,也有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為線的。具體如何翻譯,還需結合譯者自身情況作不同調整。
功能語言學以為翻譯的本質在于“意義”在從一種語言轉移到另一種語言時保持不變。它主要包括語義、語用和語篇三個方面。基于上述定義,從功能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評判一篇譯文的好壞,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
隨著翻譯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功能翻譯理論應運而生,它將功能語言學與翻譯相結合。這一理論從譯者的角度解釋了翻譯活動,并從原語中解放了翻譯。在功能派理論中,翻譯的目的和忠誠準則居于主導地位。功能主義認為翻譯具有一定的目的,翻譯是否忠實,如何忠實于原文取決于翻譯的目的。在翻譯過程當中為滿足翻譯目的或譯文社會功能可以進行的適度的結構調整、形象替換以及合理性增刪。該理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助于譯者更好的從事翻譯活動,擺脫原語束縛。
語用學主要研究語言使用者如何使用語言進行交際,從這一層面看,語用學主要側重于讀者。一部好的翻譯作品,必然是受讀者歡迎的作品。譯者翻譯作品,從本質上說是服務于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既是服務于人民群眾,就必須充分考慮目標讀者喜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原文信息盡可能準確傳遞給讀者。如目標讀者是兒童,采用大量嚴肅正式而又專業(yè)的語言必然不適合,相反,選取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的語言,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兒童閱讀興趣。
基于此,譯者在進行翻譯實踐活動時,首先必須要對目標讀者進行判斷,這樣才能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選取合適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進行翻譯實踐,從而譯出好的作品,準確的向讀者傳遞出源語言文本材料所要表達和傳遞的信息。譯者在翻譯的過程當中,翻譯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更加困難也更為重要的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兩種不同文化,翻譯在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因此,作為譯者,應不斷推進讓翻譯走出純語言的境地,透過語言洞察文化,從而推進翻譯工作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學科,翻譯是基于語言的跨文化交際過程。正因如此,我們說翻譯與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作為譯者,在努力學習翻譯相關理論,不斷進行翻譯實踐的過程和前提下,還應積極主動關注語言學相關門類和學科的發(fā)展,不斷推進自身的發(fā)展,從而翻譯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更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作品。
[1] George Mounin.Les problemes the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Paris:Gallimard,1963.
[2] House.J.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Germany:GunterNarrVerlag Tubingen,1977.
[3] 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1.
[3] 卡特福德.翻譯的語言學理論[M].穆雷譯.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4] 王寅.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J].中國翻譯,2005,(5).
[5] 許鈞.翻譯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齊昕(1994-),女,滿族,遼寧興城人,碩士在讀,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yè),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H35.9
A
1672-5832(2017)12-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