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 要 打鬧游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游戲類型,這種游戲活動與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通過適當的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社交能力,對此本文對其相關價值與作用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 親子打鬧游戲 教育價值 社交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9.065
The Value of Parent-child Slapstick Games in
Enhancing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CHEN Hong
(Hangzhou Qingbo Kindergarten,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
Abstract Slapstick game is a common type of game, the game activit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parent-child play can improve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in the course of children's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d on the related value and effect of inquiry.
Keywords parent-child slapstick games; education value; social skills
打鬧游戲的本質就是一種通過有游戲模式開展的兒童混戰(zhàn)活動,其與真正的打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就是兒童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打擊、突襲以及追逐等相關行為。在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適當增加這種親子打鬧游戲對于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有著一定的增強作用。
1 打鬧游戲的基本特征
打鬧游戲與其他類別的游戲共同具有一定的主動性、興趣性、形象性以及社會的特征,但是基于打鬧游戲自身來說,其也具有一定的經濟性、開放性、易學性以及變通性的基礎特征。
1.1 經濟性特征
打鬧游戲是一種最經濟的游戲模式,其主要表現在以下相關內容之中:
第一,空間經濟性特征。此種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并不受到空間的制約,也就是說,打鬧游戲可以在任何場合中開展。第二,金錢經濟,也就是此種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并不需要專門的購買工具,也無需對場合進行特別的布置,小朋友在活動中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想法與興趣開展各種追逐活動。第三,時間經濟。打鬧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對于時間沒有過多的限制,其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開展。
1.2 開放性特征
開放性就是打鬧游戲的主要特征,因為打鬧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并不受到外界的限制以及約束,游戲參與者可以基于自身的想法與興趣自主的進行游戲開展地點、時間的選擇,對于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以及內容也沒有固定的要求,游戲參與者在開展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釋放自身的情緒與行為。
1.3 易學性特征
打鬧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容易學習、容易傳播的特征。打鬧游戲開展較為簡單,其并沒有空間、時間以及經濟的限制,這屬于兒童的一種游戲本能。
1.4 變通性特征
變通性是打鬧游戲較為突出的特征之一,其主要就是表現在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游戲的參與者可以基于具體的實際狀況而有針對的開展各種游戲活動與內容,其可以基于參與人數以及實際狀況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
2 親子打鬧游戲與攻擊性行為的區(qū)別
親子打鬧游戲在實踐中與攻擊性行為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但是在實踐中一些家長與家長與幼兒無法對二者進行有效的區(qū)分,認為二者是相同的。下面就對二者的區(qū)別進行探究分析,希望相關家長與幼兒與家長可以正確認識親子打鬧游戲。
第一,角色不同。打鬧游戲具有一定的雙向性以及可逆性,也就是說在大鬧游戲開展過程中,兒童有家長可以進行角色的互換的,而攻擊性行為的主要角色是不可互換的。第二,是行為結果的不同。在一些大鬧游戲開展過程中,兒童會掌握一定的力度,控制自己的行為,可以說打鬧游戲的開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兒童與家長的親密性,但是在攻擊性行為中兒童會用盡全力,會導致相關行為個體產生傷害。第三,游戲場所的不同。打鬧游戲的開展大多在戶外以及操場可以可以進行奔跑的地方,而攻擊性行為則是在各種地方產生。
3 親子打鬧游戲對于增強兒童社交能力的價值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游戲的開展可以提升兒童的愉悅性,可以充分拓展幼兒的素質能力。打鬧游戲作為游戲活動的主要形式與手段,在實踐中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交際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第一,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與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著推動作用。兒童正處于身體發(fā)展的高度階段,其精力相對旺盛,大多活潑好動,渴望與人交際,打鬧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可以讓兒童進行奔跑、跳躍以及追逐,可以釋放兒童自身的力量,兒童在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可以滿足幼兒的各種需求,進而提升了幼兒的游戲參與性,使兒童在相關社會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積極性,進而有效提升了幼兒的社交能力。
第二,打鬧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兒童可以通過自己方式表達自身的各種感受,進而充分釋放其內心,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會適當掌握一定的度,進而提升了幼兒的情緒控制以及調節(jié)能力;同時在打鬧游戲開展中,幼兒可以有效宣泄其各種情緒,使得兒童充分釋放了自己的攻擊以及傷害等相關行為傾向,進而有效避免幼兒在相關游戲活動中產生各種攻擊性行為,為幼兒的社會交往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endprint
兒童渴望與其他人交往,打鬧游戲的開展無疑為兒童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機會,在一些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兒童通過各種肢體接觸,加強情感交流。充分的感受帶了其他兒童的內在形象特征,通過與家長以及其他兒童的互動,感受到一個動態(tài)的、全面的人物形象,進而有效促進了兒童社會化的發(fā)展。相關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兒童在實踐中參與的打鬧游戲越多,其社交能力也相對較強,在家長中也可以發(fā)現打鬧游戲參與較多的兒童更加容易與人交流與溝通,也就是說打鬧游戲為提升了兒童自身的成就感以及自信心。
第三,合理的引導與監(jiān)督,充分凸顯其社交能力。在兒童的發(fā)展過程中,男孩相對與女孩來說會參與更多的打鬧游戲,這種游戲有效滿足了男孩對于力量以及運動技能的需求,在這些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可以充分鍛煉兒童自身的滲透力量,同時在打鬧游戲的開展與參與過程中,兒童可以通過模仿,提升自身的社會性情感以及認知發(fā)展能力。
而在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家長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監(jiān)督引導作用,讓兒童了解自己行為的危險性,在什么狀況之下要終止游戲,在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要提升安全意識,避免打鬧游戲演變?yōu)楣粜孕袨?。對此家長在兒童開展打鬧游戲的時候,可以對兒童進行適當的詢問,讓兒童了解其動作行為的意義,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打鬧游戲的作用與價值,讓兒童在打鬧游戲中提升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
4親子打鬧游戲開展游戲方式與策略
在親子打鬧游戲開展過程中,要對幼兒自身的身體素質、智力成長以及人格的塑造予以一定的重視。但是在現階段的親子打鬧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與家長對于幼兒自身的智力發(fā)展相對較為重視,忽略了幼兒的身體素質能力、品德塑造以及人格健全等因素,在親子活動的內容設計上過于片面。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缺乏思考,家長與教師也是敷衍了事,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教師與家長沒有重視自身身體力行的重要性,不利于親子打鬧游戲活動的價值彰顯。對此,在實踐中要基于以下幾點提升親子游戲的內在價值,全面推動兒童社交能力的提升。
第一,優(yōu)化家長親子打鬧游戲的觀念與想法。作為家長,在開展家長親子打鬧游戲開展過程中,融入科學的方式與策略。切實實現家長親子打鬧游戲的內在價值。在家長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與設計過程中要給予正視、客觀的認知,要優(yōu)化家長自身的思想與觀念,保障親子打鬧游戲的有效開展,通過自身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不斷地優(yōu)化與完善親子打鬧游戲內容與主題。
第二,優(yōu)化家長對親子打鬧游戲內涵的認知。家長對于親子打鬧游戲有著組織與協(xié)調的作用,家長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責任與內容,提高對親子打鬧游戲內涵的認知,進而全面保障幼兒親子打鬧游戲的有效開展。要想提高親子打鬧游戲的針對性與系統(tǒng)性,家長就要完善自身的素質能力,在思想上提高對親子打鬧游戲的認知。首先,要提高家長相關親子打鬧游戲的認知,提高家長對親子打鬧游戲開展的能力,保障家長親子打鬧游戲的教育性與科學性,全面促進幼兒整體發(fā)展;其次,要提高家長的溝通與互動,通過家長與幼兒之間的親子打鬧游戲開展,家長要總結問題與經驗,可以適當了解各種專業(yè)的親子打鬧游戲知識,提高親子打鬧游戲的科學性,保障幼兒親子打鬧游戲的有效開展。
第三,幼兒園要構建完善的家長親子打鬧游戲模式。家長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與設計要明確具體的教育目的,根據實際情況構建一個完善的親子打鬧游戲機制,為相關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與設計提供科學的技術與理論支持,通過系統(tǒng)的組織、實施以及開展,保障親子打鬧游戲的科學性。在進行親子打鬧游戲制度構建過程中,要明確具體的親子打鬧游戲目標、原則以及相關內容,設計合理的形式與活動框架,通過相關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要根據具體問題與狀況進行系統(tǒng)的調整與分析,進而保障整個活動的有效開展;通過協(xié)調家長與幼兒、家長以及幼兒之間的關系與角色定位,保障三方在親子打鬧游戲中的角色定位,積極解決各種親子打鬧游戲問題,通過兒科學的評價與系統(tǒng)的總結,全面促進親子幼兒活動的整體發(fā)展。長效的互動模式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與家長要通過長效的互動形式,加強幼兒園與家庭、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系與溝通,構建長效的互動模式,進而為幼兒教育、生活以及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
5 結束語
在親子打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要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培育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家長在游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引導,提升親子打鬧游戲的整體作用與價值,進而充分提升其內在的社交作用,只有這樣才可以加強對兒童的引導,為兒童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Eric Scott & Jaak Panksepp. Rough- and- Tumble Playin Human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2003.29:539-551.
[2] Anthony D.Pellegrini.Perceptions and Functions of Play and Real Fighting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2003.74(5):1522-1533.
[3] 杜玉珍,邱學青.大班幼兒追逐打鬧游戲行為信息加工過程的假設與分析——基于社會信息加工理論模型的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12(4):30-35.
[4] 張彩霞.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本質功能及其影響因素[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7):199-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