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遠征
摘要:隨著新課改工作的不斷推進,中職政治學科也呈現(xiàn)出全面的素質教育趨勢。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的實施,能夠使政治學科更好的適應時代發(fā)展。中職政治教學中,不僅要以學科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還要以生活為基礎,使教育回歸生活,使學生真正學以致用,通過中職政治的學習,更清晰的認識生活。因此,針對中職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的研究,對于教師與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職;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前言:新課改倡導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豐富政治課堂的內容,使書本的政治理論能夠被學生活學活用。本文針對中職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研究,將從中職政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入手。接著,通過中職政治教學模式的“生活化”,以及中職政治教學過程的“生活化”的論述。最后總結出中職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完善我國中職政治教學提供參考性建議。
一、中職政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中職政治教學內容方面的“生活化”,就是實現(xiàn)政治內容的開放性,將教材內容作為重要課程資源,教學要將學生的生活納入到政治課堂中,給學生講述生活中的涉及到的政治內容,使學生充分了解政治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相關性。例如,在講述國家職能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抗震救災事件,講述我國做出的努力,這樣就很好的增強了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性,學生也會更加直觀的理解我國職能的內容和意義。再例如,降到意識與客觀事物的關系時,教師可以以科學技術作為引入,列舉學生熟知的的科學技術,再將科學技術進行物質與意識上的區(qū)分,也可以舉出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成果等,呈現(xiàn)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二、中職政治教學模式的“生活化”
中職政治教學模式的“生活化”,需要教師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通過豐富教學課堂模式,盡可能的接近生活。有三種方式。第一,實踐法。實踐法就是用中職政治理論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其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價值觀內容,可以向學生講述我國偉人的事跡,挖掘學生學習目標和興趣。第二,模擬法。模擬法就是模擬生活中的實例。例如講到買賣方市場特征時,可以將整個流程詳細的呈現(xiàn)給學生,通過角色演繹,使學生自己總結出二者的特征。第三,娛樂法。娛樂法就是借助音樂、詩歌等文娛形式,解釋政治理論知識,例如通過趙本山的小品《心病》,來講授股票的風險等。
三、中職政治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中職政治的教學過程,同樣是從導入開始,其生活化的體現(xiàn),就是利用生活化的特征作為導入,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和分析。例如講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近期召開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錄像,吸引學生眼球。在增強學生理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運用生活實例解釋和分析,例如講解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fā)展時,教師可以用腳與鞋的關系進一步說明,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抽象的政治理論。在應用練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要從生活出發(fā),以作業(yè)形式,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政治理論,例如在學習價值規(guī)律及其形式一課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調查近幾年房價變化趨勢與原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可以應用到政治,學習政治是具有應用價值的。
四、中職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一)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生活主題
中職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主要包括三點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就是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生活主題[1]。每節(jié)課都有政治思想重點內容,而生活化教學模式中,生活主題不能不結合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根據生活實例展開教學,直擊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慎重選擇好生活素材,避免教學主題的缺失,避免過于發(fā)散,這樣就會使學生失去政治學習意義[2]。
(二)用中職政治學解釋生活疑惑
中職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是實施策略中,教師還要善于用政治學解釋學生生活中的疑惑,樹立政治課回歸生活的理念。將學生置身于生活的真實情景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政治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書本知識去解決生活政治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會批判性的思維,以及政治性的思維,分析生活判斷生活。同時還要使學生掌握我國的大政方針,真切感受思想政治帶來的福利[3]。
(三)教學目標與生活的有度結合
教學目標與生活的有度結合,就是要避免只顧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機械的套用生活經驗,而脫離教學目標。生活實際的引入嚴重脫離政治教學目標,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將毫無意義[4]。生活化的引入只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個有效途徑,是一種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手段。因此,必須重視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理解。重視對中職政治教材的應用,實現(xiàn)知識的融會貫通[5]。
結論: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生活化教學。教師要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將理論與生活結合,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學。本文針對中職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研究,是從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入手。接著,通過中職政治教學模式的“生活化”,以及中職政治教學過程的“生活化”的論述,最后總結出了中職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幾點實施策略。第一,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生活主題;第二,用中職政治學解釋生活疑惑;第三,教學目標與生活的有度結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完善我國中職政治教學提供一份借鑒。
參考文獻:
[1]賴永珍.把“活水”引入中職政治課堂——淺談中職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文學教育(中),2014,05:149.
[2]陸培良.課堂教學需要“引進來”與“走出去”——《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之“課前和課后”策略[J].長三角(教育),2012,02:48-49.
[3]陶力越.基于主題情景式的中職地理案例教學初探——以“城市(City)·綠色(Green)·工業(yè)(Industry)”一課為例[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5,S1:48-50.
[4]周強.共享:讓中職思想政治課堂走向生活——淺談中職思想政治共享課堂教學策略的教學目標價值[J].華夏教師,2015,06:22-23.
[5]殷敦新.從“有效提問”到“提問有效”——對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提問效益的實踐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3,17:42-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