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洋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滲透,有利于引導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國燦爛文化的博大,更有利于學生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本文主要從挖掘國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等方面來闡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的。
關鍵詞:國學;初中;滲透;途徑
國學是我國博大精深文化的精髓,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是很多老師關注的問題。我國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具有豐富的國學經(jīng)典。語文教學應該肩負起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重任,將國學滲透到具體的教學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不僅是教育事業(yè)能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建設文明社會的需要,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大家知道,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老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審美能力。國學是我國文化的重要傳承的載體,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也許有人說,干脆在課堂教學中單獨的開設國學課吧,讓學生背誦國學經(jīng)典作品。假如這樣的話,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為這些文字不能親近學生的生活,除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外,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語文教學要淡化形式,將國學滲透其中才是最好的方法,才能潛移默化的將國學相關知識傳承給學生。那么,在具體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國學滲透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在此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滲透國學的途徑與方法
(一)挖掘國學知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學內(nèi)容中所含有的國學知識,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國學滲透的有機結合。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選取了不少含有豐富國學知識的內(nèi)容,老師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本,挖掘課文中的國學知識,然后結合語文內(nèi)容的自身特點,設計好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滲透國學知識。無論是知識的鞏固,還是能力的提升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都可以進行國學知識的滲透。比如,在《魚我所欲也》的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學生預習課文,在學生預習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中,請學生收集作者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孟子的思想與觀念有個大致的了解,這樣不僅無形中掌握了一些國學知識,而且為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與國學知識滲透的有機結合。又如,在學習《夜雨寄北》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一些描寫家鄉(xiāng)的詩句,然后再與學生一起談論一下李商隱的詩,一起欣賞他的無題詩中所寫下的千古名句,最后再介紹詩人在我國詩壇上的地位與成就,這樣的教學使學生能系統(tǒng)的掌握詩人的相關知識,打破了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習國學的呆板方法,有效的將國學滲透與語文教學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在國學知識滲透的時候,要讓學生得到無形的熏陶,無意中沉醉,決不能孤立的進行教學。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鑒賞國學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國家的國學文化及其豐富,有很多富有魅力的作品。這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如,在學習唐詩宋詞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誦讀來引導學生欣賞詩詞的意境美與音律美,教學可以組織學生采用各種閱讀的方式,如個人讀,小組一起讀,分角色誦讀等等,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詩詞的大意的同時,體會國學的美。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添加個人的演繹。比如,在學習《錢塘湖春行》中,可以鼓勵學生將詩詞中的優(yōu)美的意境,通過繪畫表示出來。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掌握國學,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提升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
我們知道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國學知識是博大精深的,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掌握博大精深的國學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國學,必須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力的驅使下,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時間,自發(fā)的去學習國學,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國學水平。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就沒有持續(xù)的學習動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有意思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三字經(jīng)》或者古詩文的背誦比賽,也可以舉辦名人的介紹會,也可以組織學生模仿古人的表演課本劇或者演講比賽等等,這些活動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滲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行在實際的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困惑,但只要我們能堅持探索,堅持努力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許瑤.小議在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國學[J].學周刊,2015(14)
[2]張文平.淺談語文教學的國學滲透[J].中學教育,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