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梅,鄭永群,陳 濤
(四川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手術室,四川 成都 610000)
護理干預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應激
何 梅,鄭永群,陳 濤
(四川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手術室,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護理干預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在圍手術期的心理應激,減少或消除負面情緒,讓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骨科??曝熑巫o士與手術室研究員共同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68例進行圍手術期的交談、訪視,對患者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此次住院主要應激心理反應的應激源10項、心理需求13項。并針對此次圍手術期的心理應激行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導致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主要應激心理反應的應激源10項中,骨折后肢體無法活動,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事事需要人照顧等(100%),其他(1%~96%)。在心理需求13項中,患者及家屬對關節(jié)置換、PFNA、DHS手術的優(yōu)、缺點、手術的安全性、手術及麻醉的風險程度、希望與主刀醫(yī)生交流、手術團隊專業(yè)水平等心理需求比較強烈(100%),其他(28%~96%)。針對此次住院患者的心理應激行護理干預,其中“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和“手術團隊多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和溝通”有效率和溝通率都是100%;其他針對個例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率分別(7%~96%)。結論 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是個特殊群體,有著其復雜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問題。通過調查、分析其心理應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使患者以積極態(tài)度配合治療,讓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獲得最大程度的康復,以提高生存質量。
護理干預;高齡;圍手術期;心理應激
老年人因鈣質流失,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跌倒時易發(fā)生股骨轉子間骨折[1]。而早期的手術治療能使患者盡早進行功能鍛煉,可減少因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fā)癥,降低致殘及致死率。手術前患者對安全手術有著強烈的需求及恐懼焦慮心理,易產(chǎn)生心理應激反應[2]。同時,高齡患者多合并多種疾病,治療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筆者收集了四川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在參與手術治療≥75歲以上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68例,實行對導致患者心理反應的應激源、患者術前心理需求等作分析。針對此次圍手術期的心理應激行護理干預措施,減少或消除負面情緒,讓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為目的,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男27例、女41例;年齡75~93歲,平均(82.3±8.1)歲;其中,75~80歲52例,80~89歲13例,90歲以上3例。主要患內科疾病61例(90%),其中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59例(87%),腦血管疾病31例(46%),呼吸系統(tǒng)疾病28例(41%),糖尿病26例(38%)。受傷前能在戶外活動者59例,室內活動者9例,其中需扶手杖行走7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和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且都進行手術治療。
1.2 方法
1.2.1 心理應激問題分析
高齡患者因年齡大、病情重、合并多種疾病,骨折后又癱瘓在床,需要人照顧,易產(chǎn)生老而無用的孤獨、依賴、悲傷等心理。加之住院環(huán)境的陌生和對自己病情的不了解,對自己的病情較為悲觀,擔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癥,而產(chǎn)生強烈的緊張焦慮、恐懼等抑郁心理。在住院后對骨折能否治愈、行動能力無礙期待過高;有無并發(fā)癥及后遺癥、昂貴的醫(yī)療費以及對家庭、子女帶來的影響等都會造成患者憂心忡忡,異常敏感。懷疑親友與醫(yī)生對他隱瞞病情,懷疑醫(yī)生與護士的技術水平與療效,從而顯得焦躁易怒。
1.2.2 心理應激采集方法
在高齡患者入院確定手術方案后由骨科??瀑Y歷高、工作經(jīng)驗豐富、溝通能力較強的責任護士與手術室研究員共同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進行圍手術期的交談、訪視。交談前先查閱病歷了解患者一般資料,研究員先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此項調查的目的及意義,說明調查過程中對參與者的保密原則、參與者的權利,尊重參與本次被研究者的意愿,征得同意后,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依照調查表的內容逐條詢問填寫,問卷調查當場完成并回收。
1.3 評價指標
1.3.1 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心理應激問卷調查
納入標準:已確定手術方案,患者意識清醒、表達清晰,能與家屬共同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合并內科疾病未得到控制,未確定手術治療;問卷調查時間:入院確定手術方案后。調查人員:骨科專科護士和手術室研究員。手術室研究員并一起參與巡回護士對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術前訪視、術后回訪等。
共發(fā)放問卷68份,完成及回收68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為100%。
2.1 根據(jù)問卷調查了解到導致此次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主要應激心理反應的應激源(見表1)
表1 導致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應激心理反應的應激源(n,%)
2.2 在問卷調查中還了解到患者及家屬對此次手術相關的知識、渴望與本次手術團隊交流、技術方面等都有強烈的心理需求(見表2)
表2 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前心理需求(n,%)
2.3 對導致此次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在圍手術期的心理應激行護理干預(見表3)
表3 護理干預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心理應激的措施(n,%)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高齡股骨轉子周圍骨折患者日漸增多,且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和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3]。目前大多學者主張手術治療,以獲得堅強內固定,使患者早期活動。因患者年齡大、手術耐受力差、風險大等問題,所以要合理選擇好手術時機及術式,并充分認識合并癥。因此,正確處理好圍手術期很關鍵。
3.1 圍手術期行護理干預措施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懼、抑郁與焦慮心理應激
應激是一種情緒狀態(tài),主要反映在情緒“緊張—輕松”這一維度上,表現(xiàn)為一種高度緊張狀態(tài)。引起應激反應的主要不良情緒有焦慮、恐懼、抑郁、悲哀等。此次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導致患者應激心理反應的應激源主要有10項,骨折后肢體無法活動,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事事需要人照顧等(100%),憂心手術失?。?6%);被迫臥床,生活習慣改變(91%);患肢疼痛,加重身體不適感和憂心合并的疾?。?2%~88%);住院費用昂貴,給家庭帶來負擔(56%);其他(1%~7%)。可見,引起患者應激心理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骨折后,行動受到限制,生活不能自理,對病情不了解,又伴有各種疾病,害怕在發(fā)生創(chuàng)傷時原有疾病會加重以至惡化,影響骨折的療效和功能的恢復,不能恢復到受傷前,而易產(chǎn)生強烈的緊張焦慮、恐懼、抑郁心理和孤獨無助感。對患者行護理干預措施時,首先為高齡患者選擇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較安靜的床位,并控制好溫度和濕度。在護理干預措施這一項中“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患者68例很滿意安排的床位(滿意率100%)。患者住院后,我們不直接稱呼其名字,會以:“某某阿婆、某某阿公”來稱呼,讓患者得到被尊重感,有利于促進溝通交流。在與患者及家屬交流溝通過程中,患者68例及家屬都對關節(jié)置換、PFNA、DHS手術的優(yōu)、缺點、手術的安全性、手術及麻醉的風險程度、希望與主刀醫(yī)生交流、手術團隊專業(yè)水平等有強烈的心理需求(100%)。因此,行護理干預措施時,我們加強了手術團隊多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和溝通(溝通率100%),讓每一位患者及家屬都能夠了解到手術的安全性。從而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以平和的心態(tài)渡過圍手術期。
3.2 圍手術期行護理干預措施的意義是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促使積極配合治療為手術安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早期的手術治療可使患者盡早進行功能鍛煉,減少因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fā)癥,降低致殘及致死率。然而高齡患者對“手術”缺乏了解;又對麻醉、手術愈后等效果不確信,害怕疼痛與死亡;伴有合并疾病的,擔心術后恢復及醫(yī)療費用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這些均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積極配合治療的負面情緒。在患者心理應激源中“憂心手術失敗”和心理需求中“希望得到醫(yī)護人員的重視與鼓勵”(96%),這表明患者缺乏安全感。行護理干預措施時不僅加強手術團隊與患者及家屬多交流和溝通,還“介紹同病種已康復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與患者以聊天的形式“交流疾病方面知識,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睢保ㄓ行?6%)。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已康復的患者很支持我們這一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現(xiàn)身說法??梢?,多為患者著想,多與病人溝通交流,才能提高患者的信任。在應激源中有一項不可忽視“被迫臥床,生活習慣改變”(91%),這也是高齡患者焦躁易怒的原因之一。行護理干預時,除了做好基礎護理外,還發(fā)放由我院老年科制作的彩色圖文并茂關于老年患者需要進食那些有營養(yǎng)食物的手冊,讓其飲食品種多樣、易消化吸收、營養(yǎng)豐富;并協(xié)助家屬對患者定時翻身、抬腿、按摩骨突部、患肢等活動。在按摩前,我們以和藹的語氣講解按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同意,減少恐懼心理,也為術后的康復訓練做準備。在行護理干預時“及時解決身體不適,分散注意力”中82%的患者覺得通過按摩患肢、骨突部、翻看營養(yǎng)手冊等能分散注意力,其中患者6例及家屬覺得增進了彼此感情。針對在應激源中82%的患者感覺“患肢疼痛,加重身體不適感”和心理需求中88%的患者有“手術后鎮(zhèn)痛和自身對手術耐受程度”的需求,我們請麻醉科的醫(yī)生加強溝通交流,適當給予藥物止痛和術后安置鎮(zhèn)痛泵。88%的高齡患者“憂心合并的疾病”,同時75%的患者有“術前合并內科疾病控制結果”的知情需求,我們請內科醫(yī)生會診時,還請家屬參與會診結果的討論,并委婉地告訴患者其結果,消除親人和醫(yī)生對自己隱瞞病情的疑慮。在術前多學科協(xié)作,主要目的是術前加強控制合并癥,增強患者機體的抵抗力和耐受力,同時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促使積極配合治療,為盡快手術和確保麻醉及手術安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3.3 圍手術期行護理干預措施的用意在于讓高齡患者得到人性化護理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
我們在行調查問卷時還了解到,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68例中,大多已喪偶,獨居4例,在康復養(yǎng)老院1例,其余和家人同住。患者有社會保險41例,新農(nóng)合25例,商業(yè)保險2例。在心理應激源中56%的患者擔心“住院費用昂貴,給家庭帶來負擔”,有“手術費用”的知情需求。行護理干預陪伴談心時,及時了解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并把住院費用的透明度增加,以供家屬可隨時查到住院費用。對于個例經(jīng)濟困難者,聯(lián)合多科室減免費用,讓老人“老有所醫(yī)”?;颊?8例有因家庭原因5例(7%),住院期間子女不能常陪伴,患者常和陪護員爭吵。通過談心了解到,患者易怒的原因是“家人不能陪伴,感到孤獨陌生”,在與家屬溝通交流時,我們向家屬轉達了患者這一意愿,并鼓勵家人多在身邊陪伴。在取得患者同意情況下,合理安排同齡患者住一間病房,并加強醫(yī)護人員的溝通交流。同時在協(xié)助家屬給患者做按摩時,給予一定引誘患者傾訴內心感受的語言暗示[4],緩解患者焦慮狀態(tài),讓其增進彼此感情。我們在做問卷調查時,有一項備注,爭取了解到高齡患者的特殊紀念日。在住院期間遇到這一天時我們和家屬為患者過這一特殊日子,這也是得到很多家屬支持的項目之一。高齡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心理和情感上比健康人更為脆弱,又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骨折,身心具受創(chuàng)。我們的用意在于要讓高齡患者在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上,給予更多的關懷,解決患者存在的問題,讓高齡患者得到人性化護理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讓老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樂”。
綜上所述,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是個特殊群體,有著其復雜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問題。通過調查、分析其心理應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使患者以積極態(tài)度配合治療,讓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獲得最大程度的康復,以提高生存質量。此研究是一項須循序漸進、多學科協(xié)作的研究,因樣本量較小,不能代表老年骨折患者的全部人群,但最終目的是為更多的老年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就醫(yī)環(huán)境。
[1] Rao V,Shyam C,Anvesh.Surgical manage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A study using dynamic hip screw and proximal femoral nail[J].J of Evolution of Med and Dent Sci,2015,4(66):11440-11445.
[2] 馮 君,于周濤,李景紅,等.心理干預對術前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40.
[3] SinghA.The manage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Femur by dynamic hip screw[J].Journal of Evolution of Medical and Dental Sc iences,2014,3(74):15575-15579.
[4] 郭亞君.個性化心理干預對圍手術期直腸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22):2680-2682.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8.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