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晨
河南鶴壁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鶴壁 458030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急性闌尾炎效果分析
齊玉晨
河南鶴壁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鶴壁 458030
目的 分析腹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與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方法 將23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根據(jù)手術方式不同分為2組,腹腔鏡組(106例)采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小切口組(124例)采用腹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觀察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2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均短或少于小切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P<0.01)。結論 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術后恢復時間短。
急性闌尾炎;闌尾切除術;腹部小切口;腹腔鏡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臨床常以轉移性右下腹痛伴惡心、嘔吐為主要癥狀,以手術治療為主。2014-04—2017-01間,我院對收治的23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分別實施腹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并比較不同手術方法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30例患者均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術前CT、B超等檢查及術后病理學檢查確診?;颊呒凹覍倬炇鹬橥鈺?。排除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以及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等患者。根據(jù)手術方式不同分為2組,腹腔鏡組(106例):男59例、女47例;年齡18~59歲,平均35.62歲。病程0.4~3.5 d,平均1.21 d。單純性闌尾炎51例,壞疽性闌尾炎9例,化膿性闌尾炎46例。小切口組(124例):男66例,女58例;年齡18~60歲,平均35.71歲。病程0.5~3.5 d,平均1.22 d。單純性闌尾炎62例,壞疽性闌尾炎12例,化膿性闌尾炎50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1]腹腔鏡組: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臍部做10 mm切口,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維持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10 mm Trocar作為觀察孔。取頭低腳高左傾15 °~30 °體位。于腹部麥氏點和反麥氏點分別做切口并置入5 mm、10 mm Trocar。探查腹腔,吸凈腹腔內滲液,分離粘連。使用超聲刀在闌尾根部切斷闌尾系膜(動脈)并用he-mo-lock夾夾閉。在根部約3 mm處夾閉闌尾后剪斷,不對殘端進行包埋。如果根部穿孔,則可采用“8”字縫合殘端。將闌尾置入取物袋內從10 mm Trocar取出。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小切口組:硬膜外麻醉下,經(jīng)3~4 cm的麥氏切口常規(guī)行闌尾切除術[2]。
1.2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2.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比較 腹腔鏡組無中轉開腹病例。小切口組無術中延長切口病例。2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小切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等指標比較
2.2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腹腔鏡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小切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傳統(tǒng)開腹闌尾切除術切口較大(7~8 cm),患者疼痛感重,切口感染率等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腹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切口瘢痕小,符合部分女性美觀要求。但術野暴露受限,增加術中尋找闌尾的難度,且不利于清除腹腔內積液或膿液。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切口小且手術視野擴寬、清晰,不僅便于臨床診斷,同時更有利于術中精細操作,降低術中出血量和誤傷鄰近組織的概率。術中清洗腹腔徹底,縮短術后腸胃功能的恢復時間,且受患者的體態(tài)肥胖及異位闌尾等因素的影響小。
本文結果顯示,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小切口組,且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小切口組,應用效果肯定。與有關文獻報道[3]的結果一致。實施中須嚴格掌握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當闌尾位于腹膜外或盲腸壁內,尋找困難;闌尾與周圍臟器粘連嚴重或者解剖關系不清楚;術中發(fā)生無法控制的闌尾動脈出血;闌尾根部壞死、穿孔,闌尾殘端處理困難;以及發(fā)生其他臟器嚴重損傷時[4],均應及時中轉開腹或延長切口實施手術,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 左傳同,鞠青.腹腔鏡與小切口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比較[J/CD].臨床普外科電子雜志,2015,3(1):11-13.
[2] 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90.
[3] 閆俊鳳,劉云,李立德,等.兩種闌尾炎手術方式切口感染的對比調查[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7):582-582.
[4] 向華,楊峰,張武坤.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2):134.
(收稿 2017-04-09)
R656.8
B
1077-8991(2017)05-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