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霞,王 浩,許曉南,許 芳
?
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皮膚皰疹的療效
吳紅霞,王 浩,許曉南,許 芳
[目的]探討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治療手足口病皮膚皰疹的療效。[方法]選擇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04例手足口病患兒設為對照組,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兒為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手足口皮膚護理,觀察組采用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比較兩組患兒皮膚恢復程度、臨床預后及護理配合度。[結果]觀察組入院3 d后、出院前皮膚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上藥依從性、皮膚清潔依從性、皮膚保護依從性得分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皰疹潰瘍愈合率100.00%,愈合時間3.07 d±0.52 d,對照組皰疹潰瘍愈合率95.19%,愈合時間5.14 d±0.77 d,兩組皰疹潰瘍愈合率、愈合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在手足口病患兒皮膚皰疹的皮膚恢復及皰疹潰瘍愈合方面療效滿意,可以提高患兒護理配合度。
手足口病;皮膚護理;皰疹;配合度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潰瘍?yōu)樘卣鞯牟《拘詡魅拘约膊1]。患兒受損局部疼痛明顯、瘙癢劇烈。相關文獻報道,由于手足口病患兒行為不受控制,無法配合治療,經(jīng)常抓撓,使局部損傷程度加重,繼發(fā)細菌感染率將上升3.2倍[2]。因此,對手足口病患兒皮膚黏膜護理更為重要[3]。至目前為止,手足口病以對癥治療與護理為主,所以加強皮膚皰疹護理方面規(guī)范對減輕患兒皮膚炎癥損害、促進糜爛早日愈合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探討優(yōu)化皮膚康復護理對手足口病患兒皮膚、黏膜的改善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202例,年齡1個月至7歲,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手足口病的診斷標準,均有手、足、口及臀部皰疹、潰瘍。納入標準:無免疫缺陷及其他重大臟器疾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并發(fā)癥者;心肺腦基礎疾病;先天性兒茶酚胺類物質增多疾病。其中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4例手足口病患兒設為對照組,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兒為觀察組。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手足口病皮膚護理,即保持床單元干燥清潔,溫水清洗全身皮膚,每日2次,衣物勤洗勤換,二便后保持會陰清潔與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患兒抓撓;生理鹽水口腔護理,每日2次;皮疹、潰瘍涂擦西瓜霜或爐甘石洗劑。
1.2.2 觀察組 結合當前我院資源,參考手足口病護理相關研究,由研究者整合臨床、護理、管理多方面專家的建議,制訂手足口病皮膚優(yōu)化護理及手足口病皮膚觀察量表,具體內容如下。
1.2.2.1 皮膚狀況評價 采用自制手足口病皮膚觀察量表全面仔細地檢查皮疹、潰瘍皮膚情況,每日3次,給予評分,通過量化分值客觀判斷皮疹周圍皮膚變化,檢查內容包括足底、手掌、口唇、會陰皮膚紅腫消退、水泡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抓痕、清潔度情況,分值<5分,增加護理頻次。每班床頭交接,兩班護士按觀察量表檢查局部皮膚。檢查完全后,按下述各部位依次清理、換藥。
1.2.2.2 口腔護理 3歲以上患兒溫開水漱口,3歲以下患兒溫開水棉簽輕輕地清潔口腔,每日3次~4次,每次漱口后口腔潰瘍噴利巴韋林氣霧劑(上海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每次2噴~3噴,每噴0.5 mg;唇周皰疹消毒后涂復方魚肝油氧化鋅軟膏,每日3次~4次。
1.2.2.3 手足護理 溫水洗凈局部手足皮膚,拭干水跡,每日2次,每次清洗后噴利巴韋林氣霧劑,每次2噴~3噴,每噴0.5 mg;大水皰處用一次性注射器刺破水皰吸出膿液,敞開傷口,用蒙脫石散3 g+維生素B2+維生素E+生理鹽水調成糊涂抹于水皰處,每日3次。
1.2.2.4 臀部護理 清洗肛周及會陰部,清洗后噴利巴韋林氣霧劑,每次2噴~3噴,每噴0.5 mg;大小便后溫水洗凈會陰、肛周。
1.2.2.5 皮膚護理指導 責任護士利用每次清洗、上藥的時間,對患兒家屬照護技巧進行指導;家屬床邊學習皮膚清潔、皮疹潰瘍上藥方法、紗布手套制作;健康宣教內容包括如何防止患兒抓撓、衣物選擇、皮膚保護、局部用藥、二便衛(wèi)生等。
1.2.2.6 質量控制 采用追查評價方法,由研究者或科護士長于任一時間段進入科室內隨機進行現(xiàn)場觀察,記錄皮膚護理方案執(zhí)行情況,并進行現(xiàn)場反饋,并于每個月開展一次總結會議,針對出現(xiàn)的操作不當、評估不準確、指導不充分、溝通不良等問題共同討論分析,并將討論結果向科室護士反饋,以保證護理質量。
1.3 效果評價
1.3.1 手足口皮膚情況 自行設計手足口皮膚觀察量表,評估患兒皮膚情況,得分越高,皮膚恢復越好,見表2。
表2 手足口皮膚觀察量表
1.3.2 臨床預后 記錄兩組手足口病患兒皰疹潰瘍愈合例數(shù)及愈合時間。潰瘍愈合是指皰疹消退、表面干燥無滲液,愈合時間是從開始進行皮膚護理到皰疹潰瘍愈合時間。
1.3.3 配合度 根據(jù)手足口皮疹恢復的影響因素,同時參閱文獻,制訂皮膚護理依從性量表。量表分為上藥依從性(按要求上藥、按劑量上藥、按時間上藥)、皮膚清潔依從性(漱口、洗手洗腳、便后清洗)、皮膚保護依從性(防抓撓、衣物選擇、二便衛(wèi)生)3個方面和9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1分~4分分別表示根本做不到、偶爾做得到、基本做得到、完全做得到。總分為9分~36分。得分越高說明患兒配合度越好。經(jīng)15例小樣本預實驗,測得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0。
表3 兩組患兒皮膚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兒臨床預后比較
表5 兩組患兒護理配合度比較分
3.1 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對手足口病患兒皮膚恢復有著重大意義 由于手足口病患兒往往出現(xiàn)皮疹、潰瘍的病變,尤其容易引起口腔會陰黏膜、手足皮膚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損害,疼痛瘙癢明顯。因此,皮膚即使產(chǎn)生小面積皮疹后或淺表潰瘍,也會引發(fā)患兒劇烈反應,護理困難。文獻報道,因手足口病皮疹導致的繼發(fā)感染數(shù)占非皮疹病例的35%~50%[5]。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因手足口病皮膚損害引起的疼痛和瘙癢尚不能徹底消除[6],故手足口病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措施在于增強手足口患兒的皮膚護理,提高患兒的治療配合積極性,進行皮膚的主動護理。目前,對手足口病皮膚護理以多方面、綜合性為主[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入院3 d后及出院前皮膚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科學客觀的皮膚觀察與系統(tǒng)護理方案相結合,不僅重視全身重點部位皮膚的觀察,同時充分關注皮膚護理。而對于手足口病不但應加強疾病護理,更重要的是保證患兒配合。因此,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綜合觀察、清洗、預防、健康宣教等環(huán)節(jié),并作為一個系統(tǒng)來干預手足口病護理,增強手足口病系統(tǒng)皮膚護理,達到防治的最佳目標。
3.2 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臨床療效有賴于專業(yè)化的皮膚護理技術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皰疹潰瘍愈合率、愈合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在緩解皰疹潰瘍疼痛的同時,保持其局部皮膚清潔、干燥,改善局部皮膚狀況,減少創(chuàng)面刺激,進而有效增強了消炎、止癢作用;通過氣霧劑給藥,使藥物直接作用于患兒口腔、手掌、腳掌、臀部等處皰疹創(chuàng)面,利于緩解局部出現(xiàn)的瘙癢感及疼痛感。另外,手足口病患兒上藥次數(shù)多,需要防止患兒抓撓,低效的護理對手足口病患兒的防治往往起負面作用,甚至會增加患兒抵抗,加大損傷及感染率[8]。運用系統(tǒng)優(yōu)化方案護理后,使患兒得到了有效的綜合防護,得到了很好的護理技術指導,進而在皮膚恢復、皰疹潰瘍愈合獲得了較對照組更好的療效。說明運用系統(tǒng)的皮膚護理方案對于手足口病患兒臨床療效的改善具有重大意義。
3.3 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提高了患兒護理配合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上藥依從性、皮膚清潔依從性、皮膚保護依從性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提高了患兒護理配合度。護理操作舒適性及健康教育在提高患兒治療配合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9]。觀察組護理方案以減輕患兒疼痛為出發(fā)點,使每項護理措施均能減少患兒不良應激,并在每次操作中與患兒家長進行交流指導,提高家長的照護能力,特別是各種皮膚保護的防治知識,患兒疼痛減輕的同時更愿意配合下一步的護理工作,兩者形成良性循環(huán),既控制病情,預防再次感染,也可以與家長進行個別溝通,交流疾病控制知識和防治方法,獲得家長的認同[10]。
[1] 潘少妹,高令心,許桂娣,等.中藥藥浴對治療手足口皰疹的皮膚護理體會[J].醫(yī)藥前沿,2012(29):328-329.
[2] 王瑞,李冬梅,周鳳,等.聯(lián)合療法預防索拉菲尼所致手足皮膚反應[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1,6(8):757.
[3] 劉莉萍.利巴韋林氣霧劑外用治療手足口病皮膚皰疹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與保健,2014,22(1):47.
[4] 胡亞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205-209.
[5] 田曉川,田曉輝,李海鷗,等.皮膚康洗液及思密達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療效[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5):283-284.
[6] 唐匯群,胡小英.EV71致手足口病的皮膚黏膜護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10):90-91.
[7] 喬玉香,伍心蓮,譚芬華,等.運用護理程序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健康教育[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21):106-107.
[8] 鄧慧玲,張玉鳳,馬超峰,等.以大皰樣皮疹為特征的手足口病病原學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15,53(8):616-620.
[9] 李夏蓮,黃麗嬌.手足口病患兒口腔皮膚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0,31(17):2713-2714.
[10] 姜燕,李曉菊.開喉劍噴劑佐治手足口病口腔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3,20(6):67-68.
(本文編輯蘇琳)
Curative effect of skin optimized nursing program for skin herps in children with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Wu Hongxia,Wang Hao,Xu Xiaonan,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Hebei 075000 China)
河北省張家口市2013年度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基金項目,編號:1321029D。
吳紅霞,副主任護師,本科,單位:075000,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王浩、許曉南、許芳單位:075000,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信息 吳紅霞,王浩,許曉南,等.皮膚優(yōu)化護理方案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皮膚皰疹的療效[J].護理研究,2017,31(21):2652-2654.
R473.7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1.031
1009-6493(2017)21-2652-03
2016-04-20;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