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田田,石翔予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第一中學,江蘇 淮安 2117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關于開展全員運動會的幾點思考
沈田田,石翔予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第一中學,江蘇 淮安 211700)
全員運會即全員參與的運動會。運動會已成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學校開展運動會有多方面的教育意義,可以檢查學校運動開展情況,檢查教學和訓練成果,促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學生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學會了遵守紀律,遵守規(guī)則,尊重他人,集體榮譽感得到了提升。全員運動會項目多樣,有創(chuàng)意,學生參與面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調(diào)動學生參與運動會的熱情;全員運動會項目趣味性較強,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更好地構建和諧健康的校園。
全員運動會;創(chuàng)意;和諧健康
1.1 傳統(tǒng)運動會項目單一,缺少新意,學生參與人數(shù)少
本校開展的傳統(tǒng)運動會主要以田徑為主的秋季運動會,一般有100m、200m、400m、800m中長跑、4×100m接力、跳遠、投擲實心球、跳高等項目,這些項目幾十年一成不變,項目單一,學生參與度較低。由于本校學生約3 500人,進而限制每個班級人數(shù)限報5男5女,每人限報2個項目,每個項目限報2人,團體項目除外。雖然每個項目參賽人數(shù)很多,但相對于一個班集體,參與人數(shù)僅占總人數(shù)的16%,這樣造成極少數(shù)人在跑,大部分人在曬太陽的不協(xié)調(diào)場面,學生的熱情度相對降低,學生的激情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導致各班級加油助威的啦啦隊互動形式單一,比賽氣氛較差。
1.2 很多項目缺少團隊合作,大部分屬于個人奮戰(zhàn)
由于田徑運動會的比賽特點,每次比賽參與的學生基本上是每個班級的體育特長生,雖然他們分別代表各自的班級,但最終比賽成為他們個人之間的競爭,集體合作性質(zhì)較差,很難激發(fā)所有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體育興趣,違背了運動會的初衷。
1.3 比賽項目與體育課教學內(nèi)容脫節(jié)
比賽項目一般是田徑項目,而本校平時的體育課上卻是趣味性較強的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跳繩、竹竿舞、兔子舞、課課練等,這就造成比賽項目與體育課教學內(nèi)容脫節(jié)。
1.4 運動會時間安排不合理
本校每年運動會都是選擇在國慶假期快結束時舉行,占用了學生與教師休息時間,導致很多教師和學生的抱怨,更加不能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由于本校是初中,有著中考壓力的存在,很多初三學生不愿意參加運動會,寧愿遭到學校的批評,也不愿意參加或觀看比賽。
1.5 裁判員專業(yè)素質(zhì)參差不齊
由于本校人數(shù)較多,體育教師人數(shù)較少,因此,很多項目的裁判員由非專業(yè)體育教師擔任,雖然賽前都經(jīng)過專業(yè)指導,但比賽過程中仍然漏洞百出,給組委會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甚至影響到學生對運動會的積極認可態(tài)度。
2.1 運動會項目多樣,有創(chuàng)意,學生參與面廣
相對傳統(tǒng)運動會,全員運動會項目豐富多彩,將傳統(tǒng)運動項目改革創(chuàng)新,鍛煉效果更強,趣味性更強,本校首屆組織的全員運動會,將全校62個班級按年級人數(shù)平均分成3支隊伍,分別是紅隊、黃隊、藍隊,項目主要有風之輪、搬運工、齊心協(xié)力、多人角力、50m迎面接力、多足跑、親子趣味保齡球、親子袋鼠跳夾乒乓球、師生集體大跳繩等比賽項目,同時,在每3個項目中間加入一個本校特色表演項目,分別是繩操展示、兔子舞表演、竹竿舞表演。項目的設置一改多年一成不變的狀態(tài),積極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本校雖然屬于縣城學校,但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因此,很多項目的場地設置、器材設置、比賽規(guī)則等方面,筆者因地制宜的進行了優(yōu)化改良,如師生集體大跳繩,為了讓學生與教師有更親密的交流,增加參與人數(shù),將比賽規(guī)則設置為,每隊每班參與人數(shù)18人,2人搖繩,每4人(3名學生,1名教師)1組,2min時間,比賽槍聲響起后搖繩者開始搖繩,準備跳繩的同學面對搖繩繩峰的方向,每組4人手拉手同時跳繩完成1個算1次,失敗不算成績。跳完后從兩邊回到隊尾,依次循環(huán)進行,場地裁判進行督導。全員運動會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參加人數(shù),綜合本校開展的實際請況,平均每人參加1~2個項目,真正做到了全員參與。由于活動形式的新穎,學生參與面廣,學生啦啦隊加油助威的方式五花八門,如制作氣球加油、制作彩色加油標語、手工繪制宣傳板等方式,活動當天,學生熱情度極高,只要是屬于自己顏色方陣的學生在比賽場上,吶喊聲從未停過,比賽氣氛非常濃厚。
2.2 項目強調(diào)團隊合作
項目的設置既要求運動員自身運動技能要強,更要求團隊協(xié)作配合要好,如多足跑項目,每隊每班20人參加,10男10女,集體綁腿跑70m,沒有賽前的精心準備,根本無法參加比賽,這個項目要求的就是團隊合作,20人如一人在場上飛奔,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興趣。
2.3 比賽與展示項目緊扣平時的教學內(nèi)容
本校非常重視體育教學工作,各年級有自己的特色大課間項目,展示項目直接把平時練的項目進行提優(yōu)即可展示。比賽項目是平時常態(tài)體育課經(jīng)常運用的游戲進行改良創(chuàng)編的,項目設置上以鍛煉學生的體質(zhì)為基礎,更增強了趣味性。
2.4 合理安排運動時間
本次運動會首要考慮的不是周末,而是天氣和活動后期學生信息反饋,因而本次運動會時間選擇在周三,周一全校升旗活動進行最后的宣傳動員,周二進行賽前必要彩排,周三運動會,周四收集學生反饋信息,周五教師總結反思并組織相關研討會。這樣的運動會讓學生喜歡,教師辛苦并幸福著。
2.5 裁判員素養(yǎng)高
本次運動會全校所有職工全部參與,所有裁判員教師均有一個特殊身份:引導員,即把學生帶到指定比賽場地,過程中教師必須跟著音樂節(jié)奏快跑到比賽場地,孩子們激情很高,很大程度反過來刺激教師的責任心。因此,教師裁判員的積極性很高,責任心很高,比賽規(guī)則非常熟悉。
G812.2
A
1674-151X(2017)01-1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58
投稿日期:2016-11-27
沈田田(1986—),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