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閣
(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yī)院 神經外科 河南 南陽 473065)
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效果觀察
王相閣
(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yī)院 神經外科 河南 南陽 473065)
目的 探究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效果。方法 選擇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yī)院78例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依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保守治療,觀察組予以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比較兩組神經功能評分(CSS)、住院時間及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術后CS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縮短,且治療總有效率87.18%(34/39)高于對照組56.41%(22/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應用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康復。
雙額葉腦挫裂傷;中央型腦疝;雙側去骨瓣減壓術
雙額葉重度腦挫裂傷為一種外科常見創(chuàng)傷性疾病,主要因外力劇烈碰撞致使腦組織于顱腔內部產生滑動變形而致,常波及額葉底部、前端及顳葉等部位。雙額葉腦挫裂傷患者若長期處在腦水腫與較高顱內壓狀態(tài)下,易產生中央型腦疝,造成患者循環(huán)、呼吸功能衰竭,危及其生命安全[1]。本研究旨在探討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yī)院收治的78例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依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組,各39例。患者均經頭顱CT確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雙側額葉腦挫裂傷伴硬膜外血腫者。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為17~63歲,平均年齡(36.91±7.43)歲,腦損傷發(fā)病時間為1~14 h,平均發(fā)病時間(4.28±0.75)h;觀察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為16~61歲,平均(36.37±7.19)歲,腦損傷發(fā)病時間1~12 h,平均發(fā)病時間(4.05±0.83)h。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顱內壓監(jiān)測、給氧、維持呼吸道暢通;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應激性潰瘍等并發(fā)癥;糾正酸堿平衡、止血、脫水、給予腦保護劑、加速神經功能恢復;控制液體入量。觀察組實施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術前靜滴甘露醇250 ml降顱壓,采取氣管插管維持氣道通暢,依據(jù)患者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范圍確定雙側手術切口,將蝶骨嵴外側緣去除,充分暴露中顱窩底與前顱窩底,在雙側額部骨窗間保留寬3 cm左右骨橋,防止矢狀竇損傷;術中同時剪除雙側骨瓣,剪開硬腦膜前若觀察到硬腦膜張力較高,則于雙側額部硬腦膜位置各切開2 cm左右,釋放一部分硬腦膜下血性腦脊液及積血,于顱內壓降低后將硬腦膜呈放射狀剪開,減少術中腦膨出發(fā)生情況;仔細清除破碎腦組織、腦內血腫、硬膜下血腫,必要時切除少許額極腦組織以進行減壓;術畢以顳肌筋膜縫合硬腦膜。
1.3 觀察指標 ①應用中國卒中量表(CSS)評估兩組術后神經功能狀況,總分為45分,得分越低表示神經功能越好。②比較兩組住院時間。③術后隨訪6個月,以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評估兩組臨床療效。恢復良好為患者可正常工作及生活;輕度殘疾為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尚存在輕度認知、語言、精神障礙;重度殘疾為生活無法自理,存在較嚴重認知、語言、精神障礙;植物生存為患者意識喪失,處于長期昏迷或植物生存狀態(tài),將恢復良好與輕度殘疾計入總有效率[2]。
2.1 CSS評分、住院時間 觀察組術后CS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SS評分、住院時間比較
2.2 臨床療效 經術后6個月隨訪,均無病例丟失,觀察組恢復良好21例,輕度殘疾13例,重度殘疾4例,植物生存1例,總有效率為87.18%(34/39);對照組恢復良好14例,輕度殘疾8例,重度殘疾11例,植物生存6例,總有效率為56.41%(22/39)。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117,P<0.05)。
雙額葉腦挫裂傷為閉合性顱腦損傷類型之一,多因枕部減速性對沖傷與前額接觸力沖擊傷而造成,隨疾病進展,可引發(fā)大面積腦水腫和腦內血腫,致使顱內壓增高,引發(fā)中央型腦疝,危及患者生命。保守治療效果較差,適當放寬手術指征,有助于及時清除顱內血腫,提高救治成功率[3]。
去骨瓣減壓術為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常用術式之一,可明顯降低顱內壓,提高腦組織氧分壓,并增加減壓區(qū)域腦血供,能降低患者殘疾與病死機率,改善患者預后狀態(tài)[4]。但對于雙額葉腦挫裂傷伴腦疝患者僅予以單側去骨瓣減壓治療無法明顯降低顱內壓,改善腦疝癥狀,且術中易產生急性腦膨出,導致腦干移位使患者受到二次損傷。本研究對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應用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優(yōu)勢在于:①同時行雙側去骨瓣減壓能使雙側顱內壓一同降低,有助于防止腦干中線結構移位造成二次損傷;②適當釋放一部分硬腦膜下血性腦脊液及積血,在顱內壓降低后再將硬腦膜剪開,可減少術中腦膨出發(fā)生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CS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縮短,且治療總有效率(87.18%)高于對照組(56.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應用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對雙額葉腦挫裂傷并發(fā)中央型腦疝患者應用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康復。
[1] 李嚴, 錢令濤, 陳彬, 等. 雙額葉腦挫裂傷42例治療體會[J].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4, 39(8): 1044-1045.
[2] 藍威. 雙側去骨瓣減壓結合顱內壓監(jiān)測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伴腦疝16例分析[J]. 浙江醫(yī)學, 2014, 36(23): 1948-1949.
[3] 李景東, 吳勝青, 曾振坤, 等. 手術治療雙額葉重度腦挫裂傷并中央型腦疝的臨床療效[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2(3): 45-47.
[4] 朱青峰, 王國芳, 周志國. 雙額葉腦挫裂傷不同時期去骨瓣減壓術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3, 36(23): 65-67.
R 651.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50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