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懌
【摘要】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的視野不斷得到開闊,為各種能力的增高提供了幫助。語文作為一門在生活中受到大量運用的學科,其重要性不必贅述。作文是展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一個項目,高中生對于作文的學習隨著新課改的步伐而不斷受到重視。然而,與高中生處于同年齡段的中職學生,卻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筆者在本文中對此進行論述,并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 中職語文;作文教學;體育學校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伴隨年齡的增長,高中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已然得到了充分發(fā)展,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取得了進步。語文作為一門對母語進行教學的課程,在社會生活運用過程中具有巨大的潛力。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啟動,對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了多方面的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著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作為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考查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重要方式。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作文教學也更加引起了師生的重視。然而與普通高中不同的是,在體育類中等職業(yè)學校中,作文教學卻存在著一些困難,出于多重原因,相較于普通高中生,體育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寫作水平提升的速度極為緩慢。作為一名體育學校的語文教師,筆者通過從多方面搜集相關的資料,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希望能夠對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提出有益的建議。
一、體育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在體校生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反正文化課考試我們考不好,就專心練自己的項目,專項練好了,拿到了金牌一樣能上大學”。他們似乎認為,僅僅能夠在自己所擅長的項目上有所成績,大學的校門就會為他們而開,文化課學習作為文化生的專長,并不需要自己進行過多的關注。這樣的觀點導致他們對文化課普遍采取漫不經心的態(tài)度,上課睡覺、不聽講的現(xiàn)象在體校生中極為常見。體育類學校因為其定位的特殊性,收錄的幾乎全都是將重心放在訓練和比賽上的學生,也就是說,訓練——比賽——拿獎牌……幾乎是他們在學校中最主要的任務。這導致在體育生中進行語文的作文教學存在著巨大的困難——學校內缺乏文化課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自身對于語文作文的長久不重視、中職學校學生本身作文基礎就較差……為克服這一困難,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特此提出以下建議。
二、提高體育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的建議
學生的寫作,基本上離不開這樣幾個關鍵點:有寫作材料,能夠在作文中“有話可說”;有語文素養(yǎng),能夠提高寫作文筆;有相關知識,能夠豐滿整體架構;有名言儲備,能夠充實寫作內容。在筆者看來,中職學校的學生如果能夠通過身邊觸手可及的事物就能夠提高這幾個關鍵點的掌握能力,那么其寫作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一)從教材中的課文出發(fā),豐富學生的語文體驗
對于體育學校的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在文化課的學習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科教材了,倘若學科教師能夠通過教材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或許能夠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之上,使學生對此學科投入更多的關注和學習。不同于其他教材,語文這門學科的教材中收錄了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記錄著多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學生的學習具有趣味性,語文教師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一點,讓學生從課文中學會各種修辭,掌握優(yōu)美的句子,懂得分析段落結構等。
拿教材中的課文來舉例,《雷雨》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這個短劇的高潮部分,極富閱讀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本篇課文為學生提高習作的相關知識。如文中的大風為故事的高潮埋下伏筆,雷電交加的天氣為整篇文章的高潮部分渲染了氣氛等。這種寫作手法可以作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潤色自身作文的最簡單方式。
(二)從體育運動項目出發(fā),擴展學生的寫作范圍
在體育學校中,中職學生接觸最多的要數(shù)自己的訓練項目了。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體育運動項目作為寫作的主體,在作文中記錄自己與運動項目的故事。對于中職生來說,或許讓他們對生活中其他描寫對象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理解模糊,然而對于自己的訓練項目,相信他們肯定能夠做到“有話可說”“有料可寫”。
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以“我的第一次訓練”為題進行寫作,跳高運動員會寫“初次面對那高聳入云的竿,我竟有所畏懼”;徑賽運動員可寫“我多希望,在那漫長跑道的終點,是我所書寫的輝 煌”……
另外,除了以上兩種從學生身邊事物出發(f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出有關建議:用夢境來展現(xiàn)整篇文章所描寫的故事、用線索將整篇作文聯(lián)系起來……一些常用的、簡便的、可以讓文章有所增彩的小方法,對于快速提高中職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非??捎^的影響作用。
三、總結
培養(yǎng)中職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應引起體校語文教師的重視。筆者希望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語文教學的經驗,為提高體校生的作文水平,從整體上提高體校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繼續(xù)努力。
參考文獻
[1]欒琴.以生為本,整合教材——對蘇教版中職語文新教材的分析[J].知識窗:教師版,2015(6).
[2]楊翠玉.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教學建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1).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