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慧,喬莉娜,金鮮珍,廖春艷
?
護理干預降低直腸癌術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病恥感的效果觀察
樊 慧,喬莉娜,金鮮珍,廖春艷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降低直腸癌術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病恥感的效果。[方法]選取行永久性結腸造口病人98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試驗組48例和對照組50例,給予對照組病人常規(guī)出院指導,試驗組在此基礎上鼓勵病人參與造口之家活動,并接受造口隨訪,出院時及出院3個月后對病人的病恥感進行測評。[結果]試驗組出院時病恥感得分為3.04分±0.88分,出院3個月后為2.35分±0.71分;對照組出院時病恥感得分為2.91分±0.89分,出院3個月后為2.87分±0.55分,出院3個月后試驗組病人病恥感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給予直腸癌術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病人的病恥感。
直腸癌;造口護理;病恥感;造口之家;出院指導;延續(xù)護理
結直腸癌是世界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高發(fā)的惡性腫瘤[1]。手術治療目前仍是結直腸癌治療的主要方式,而結腸造口是在手術無法行一期吻合或無法保留肛門時常用的手術方式[2]。病恥感是指病人因患病而產生的一種內心恥辱體驗,可表現(xiàn)為因患病而感到被標簽化、被歧視和貶低、被疏遠和回避、不被理解和接納等[3]。雖然造口在結直腸疾病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造口術后大多數(shù)病人會有較嚴重的病恥感,積極采取措施減輕病人病恥感有利于使病人積極面對疾病,提高生活質量[4]。本研究在直腸癌術后永久性造口病人延續(xù)護理中采用多種護理干預減輕病人的病恥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病理檢查證實為直腸癌需行永久造口的98例病人。排除標準:不愿意配合;合并有其他腫瘤;孕婦;隨訪資料不完善;截止到隨訪結束死亡的病人。按照病人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4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給予對照組病人常規(guī)出院指導。試驗組病人在常規(guī)出院指導的基礎上鼓勵病人積極參加我院開展的造口之家活動,同時在出院半個月、1個月、2個月、3個月時對積極參與造口之家的病人進行隨訪,詢問造口護理情況及出現(xiàn)的問題,并積極協(xié)助病人處理問題。造口之家是我院造口中心對造口病人進行的特殊活動之一,每周會有造口門診對造口病人進行造口護理指導,并給予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積極協(xié)助病人解決,并鼓勵病人積極面對疾病。造口中心每2周會舉行1次造口病人聯(lián)誼活動,會有專業(yè)造口護理人員定期講解造口護理知識,并協(xié)助病人及家屬維護造口,同時會不定期邀請有豐富造口護理經驗的病人及家屬與病人分享造口護理經驗,講述自己如何看待疾病,從而提高病人對自身疾病的認識。此外,還對試驗組病人進行電話隨訪,電話隨訪由兩位有豐富造口護理經驗的護師負責,一般按每位病人規(guī)定的隨訪時間的前后2 d 19:00~21:00進行。隨訪時主要了解病人造口維護情況及所面臨的問題,病人參與造口之家活動的情況,病人對造口接受情況,并鼓勵病人積極認識自身疾病。
1.2.2 效果評價 兩組病人均于出院前及出院后3個月使用貶低-歧視感知量表進行測評。該量表為自評量表,屬于Link病恥感系列量表的一部分,主要測量病人對他人貶低和歧視的感知。量表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分4個等級,1分為非常不同意,2分為不同意,3分為同意,4分為非常同意。量表均值和中點分分別為2.50分,0.38分[5]。量表經翻譯回譯,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6]。
表2 兩組病人出院時及出院3個月病恥感得分比較 分
1963年, Goffman首先提出病恥感的概念,將病恥感定義為“極大地玷污某人名譽的特征”[7]。目前,對結直腸癌造口病人術后延續(xù)護理多數(shù)集中于造口維護方面。隨著醫(yī)學模式逐漸轉變?yōu)樯铩睦怼鐣J?,因此,醫(yī)護人員不應只關注于病人疾病本身,還需關心病人的心理健康情況。本研究借助我院造口中心的造口之家活動,通過積極宣教、逐步引導,使病人正確認識自身疾病,進而能夠接受造口,并通過參與活動,融入社會,逐漸減輕病人的病恥感。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人出院時及出院3個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恥感,出院時兩組病人病恥感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組病人病恥感都有不同程度降低,這可能與病人逐漸接受了造口有關,但出院3個月后,試驗組病人病恥感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本研究通過多方面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病人的病恥感。但本研究樣本量有限,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論證。
[1] 王寧,孫婷婷.中國 2009 年結直腸癌發(fā)病和死亡資料分析[J].中國腫瘤,2013,13(7):515-520.
[2] 蔣慧湘,黃嬋好.綜合護理干預對結腸癌造口患者性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8,7(1):7-8.
[3] 鄭曉娜,楊曉玲.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病恥感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7):69-71.
[4] 吳燕,虞正紅.永久性腸造口病人病恥感狀況調查[J].護理研究,2015,29(1B):171-173.
[5] 徐暉,李崢.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及其與服藥依從性關系的研究[D].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80.
[6] 尹慧芳,徐廣明.貶低-歧視感知量表中文版測評社區(qū)人群病恥感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28(1):63-69.
[7] 田增英.截肢患者病恥感的研究與護理干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25(22):3467-3468.
(本文編輯崔曉芳)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ermanent colostomy patients after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to reduce stigma
Fan Hui,Qiao Li’na,Jin Xianzhen,etal
(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nnxi710061China)
樊慧,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喬莉娜、金鮮珍、廖春艷(通訊作者)單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信息 樊慧,喬莉娜,金鮮珍,等.護理干預降低直腸癌術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病恥感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17):2155-2156.
R473.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7.037
1009-6493(2017)17-2155-02
2016-05-19;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