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棕寶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日前公開表示,上合組織內部將建立自貿區(qū),如果條件不成熟就等待一下,但是要推動各方加快推進。
2016年12月8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拉希德·庫特比金諾維奇·阿利莫夫在北京“歐亞大講堂”上發(fā)表了“上海合作組織現狀及其發(fā)展前景”演講,對上合組織成員國內建立自貿區(qū)、上合組織促進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等發(fā)表了看法。
共同事業(yè):絲綢之路復興
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2001年6月在上海成立,成員國有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6個成員國總面積為3018.9萬平方公里,占歐亞大陸總面積的3/5。十幾年來,上合組織從原來的一個維護地區(qū)安全、反對恐怖主義的地區(qū)性組織,逐漸發(fā)展成面對全球挑戰(zhàn)的全球性組織,尤其是在經濟合作方面不斷取得進展。
“絲綢之路的復興,是我們共同的事業(yè)?!边@是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態(tài)度。阿利莫夫說應該客觀的看待經濟合作的發(fā)展,在經濟合作方面,不能求之過快,不能要求今天做出決議,明天就要做到。
2004年之前,無論是吉爾吉斯斯坦還是塔吉克斯坦都沒有直通中國的道路,也沒有直達航班,只有每周一到兩次的包機。此后上合組織做了大量工作,道路和橋梁的建設使彼此連通,如今50-60億美元貿易額的60%左右都會通過這些線路運輸實現。每周有5班定期航班,而且客流量也在不斷增加。塔吉克斯坦方面,2005年的時候雙邊貿易額只有1.04億美元,到2014年的時候,貿易額達到了25億美元,是原來的25倍多。
阿利莫夫說這樣的成果,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達到的,這取決于我們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關于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所有的成員國都給予了支持?!彼f。
烏茲別克斯坦已經建立了第一個產業(yè)發(fā)展區(qū)或者叫工業(yè)發(fā)展區(qū),他們是利用中國的技術和工藝裝備。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正在建立一系列的工業(yè)發(fā)展區(qū)。據報道塔吉克斯坦北部的塔中工業(yè)園區(qū),是塔中兩國共建的最大合作項目,工業(yè)園為塔吉克斯坦市場提供了鉛、鋅和銅等有色金屬產品,使該國精煉鉛、鋅、銅的水平提高了20倍,填補了塔吉克斯坦有色金屬冶煉的空白。
在阿利莫夫看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方面,由于鐵路連接的便利,哈薩克斯坦參與非常積極。2016年1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對哈薩克斯坦進行訪問期間,和哈薩克斯坦總理薩金塔耶夫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庫斯塔奈市江淮汽車廠的揭牌儀式,見證中哈產能合作又一大項目“落地開花”。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與時任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以一頓“面包+沙拉”的簡單早餐,敲定180億美元的中哈產能合作巨額訂單之后,“中哈產能合作”不斷推進,如今已有收獲。在最新確定的中哈產能與投資合作第九輪早期收獲項目清單中,雙方合作項目達到51個,總投資額達到260多億美元。
穩(wěn)步推進:實現自由貿易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內建立自由貿易并不是一個新話題。在2011年上合組織成立10周年的商務日上,時任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提出,上合組織成員國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建立自由貿易區(qū)。
在2016年12月8日的“歐亞大講堂”上,談及上合組織成員國內建立自貿區(qū)的問題時,阿利莫夫說,我是鄧小平的門徒,借用他的話就是,如果條件不成熟的話,就等待一下,為什么要著急呢?
阿利莫夫認為,雖然建立自貿區(qū)的條件需要逐漸成熟,但是各方對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的謹慎態(tài)度,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不要去催著馬走,因為如果總是去催促馬跑的話,反而會跑得很慢,應該一步一步逐漸的達到我們的目的。第二,有些國家擔心一旦成立這樣的自由貿易區(qū),中國就會占主導地位。目前中國所面臨的任務就是要清除這樣的緊張情緒,給一些國家尤其是上合組織的國家,一些貿易方面的優(yōu)先權。
在阿利莫夫看來,上合組織非常重視經濟合作,但是并不急于建立一個經貿合作的平臺,我們正努力為確保有效的經貿合作創(chuàng)造條件。
2014年,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期間,六國代表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就是促進經貿合作所做出的努力,對中國倡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阿利莫夫說,現在為了打通這個綠色通道,我們又開始制定了一系列的具體文件。交通運輸的便利化會進一步擴大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貿易額,而貿易額的擴大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目前上合組織有一系列的合作機制,包括部長的定期會晤機制和定期會議機制,經貿部長的會議機制,也包括金融、交通、農業(yè)、衛(wèi)生、文化、教育、央行行長等定期會晤機制,2006年在上海還建立了實業(yè)家委員會。建立所有的機制或者機構的目標,就是在為確保有效的經貿合作創(chuàng)造條件。
上海精神:凝聚新的動力
上海合作組織進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聯合發(fā)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積累的寶貴財富。
2016年5月,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5周年成就與展望”報告會上,阿利莫夫說,上合組織從上海起步,經歷了自身的成長,其發(fā)展之路有些曲折復雜,但正因本組織具備上海氣質,勇往直前,不斷發(fā)展。他指出,“今天,上合組織已有18個國家,占全球人口的45%,其中70%年齡不到50歲,是世界上最具發(fā)展活力的地區(qū)。2015年,根據購買力平價統(tǒng)計的上合組織國家GDP總額超過37萬億美元,占全球的1/3?!?/p>
阿利莫夫在歐亞大講堂上演講時表示,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方面,上合組織成員國找到本國國家戰(zhàn)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點和共同點是最重要的。
實際上,上合組織成員國都在實施不同的經濟戰(zhàn)略,2015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哈薩克斯坦頒布了“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發(fā)展規(guī)劃?!八鼈冸m然表現形式不一,但目標是一致的,也就是要為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上海精神把他們團結到了一起?!卑⒗驈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