饌花飲酒沐春風
文/聶宏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教授 高級營養(yǎng)藥膳師
編者按:隨著對花卉性狀和食用、藥用價值的不斷認識,花饌得以不斷興盛與發(fā)展,現代《中藥大辭典》收載花藥約250余種。如何吃花更健康、更科學?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鮮花入菜在中國歷史久遠,人類在尋求天然食品的實踐中,很早就發(fā)現了花卉菜肴既芳香美味,又營養(yǎng)豐富,兼?zhèn)涫秤梅奖愫挽畈娚淼奶厣?/p>
早在戰(zhàn)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就寫到“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載花卉藥物約100種。
古今花饌,不僅富有營養(yǎng)與療疾價值,而且芳香襲人,引人食欲,飽人口福。清代《養(yǎng)小錄》中記載了一種叫做“玉蘭花瓣”的食品,是把玉蘭花用手掐一掐,再掛上面糊,入油鍋炸熟,加糖食用,可謂一種以花為主料的油炸點心。
南宋古籍《山家清供》里記載:用梅花和檀香末入水浸泡,再以此水和面,搟成面皮,然后用形似梅花的鐵模子將面皮鑿成一朵朵梅花形狀,入水煮熟,撈入事先制好的雞湯中食用,叫做“梅花湯餅”。
《清異錄》里記載了五代時廣陵法曹宋龜創(chuàng)制的一種“縷子膾”,是用菊苗和嫩筍墊底,用鯽魚細切,并配入鯉魚籽制成。
中國人餐花,可入茶、入酒、入肴,花饌并不限制于制作糕、餅、飯、粥之類的食品,還廣泛地用它與雞、鴨、肉、魚等一起烹制成佐酒下飯的佳肴。烹調方法可涼拌、炒、煎、炸、氽、蒸等,也適用于多種方法綜合使用。
常見可以食用的花有:菊花、玫瑰花、茉莉花、桂花、荷花、桃花、蘭花、金針花、油菜花、梅花、洛神花、絲瓜花等。
花乃植株的精華,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比莖葉多出幾倍?;ǘ渲泻胸S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一些能增強人體體質的高活性生物質,被稱為健美長壽佳品。
相傳慈禧太后為美顏養(yǎng)身,常以鮮花為食。據相關文獻記載,她將鮮荷花的花瓣浸在雞蛋液調好的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黃酥脆作為點心;她還將玫瑰花搗爛,拌以紅糖,經過特殊的配料加工,制成一種花醬,涂在面食點心上,食后齒頰留香。由于慈禧太后常以鮮花美容、潤膚,故她的肌膚老而不衰。
正值春季,百花盛開,我們不妨讓鮮花在餐桌上“盛開”,如喝杯花茶,用玉蘭花炒肉片,用石斛花拌涼菜,用玫瑰花、月季花做蜜餞,用槐花制餡烙餅等,既增添了我們的生活情趣,又很健康。
因春氣通于肝,故此時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肝。食花應選用花色清揚、具有清肝明目之功的花卉,可使人的肝氣旺盛而升發(fā),讓人精神煥發(fā)。為此,筆者為您推薦四款春日的花饌:
【桃花餛飩】
主料:桃花30克,面粉100克,瘦豬肉100克。
配料:蔥、姜、精鹽、味精、雞湯各適量。
制法:將瘦豬肉洗凈,切碎,和蔥、姜剁為肉泥,加精鹽、味精調勻為餡。將面粉與桃花加水適量揉為面團,搟成皮。然后將面皮與餡做成餛飩,入雞湯中煮熟。
功效:本方來源于《太平圣惠方》,能美容養(yǎng)顏、活血通經。
使用注意:體弱年高者慎用;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服。
【桃花白芷酒】
主料:桃花250克,白芷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農歷三月初三或清明節(jié)前后采摘桃花,特別是生長于東南方向枝條上的花苞及初放不久的花更佳。將采得的桃花與白芷、白酒同置入容器內,密封浸泡30日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5毫升~30毫升,同時倒少許酒于掌心中,兩手掌對擦,待手掌熱后涂擦按摩面部患處。
功效:活血通絡,祛斑潤膚。適用于瘀血所致之面部晦暗、黑斑、黃褐斑等;也可作為傷風頭痛、眩暈等病的輔助治療。外用可美面色、潤肌膚,防治皮膚燥癢等。
使用注意: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及陰虛血熱者忌服。
【菊花綠茶飲】
主料:菊花3克,槐花3克,綠茶3克。
制法:將以上三味放入瓷杯中,用沸水沖泡,密閉浸泡5分鐘~10分鐘。頻頻飲用,每日數次。
功效:本方具有平肝清熱、明目止痛之功。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之頭痛目脹、眩暈耳鳴、心中煩熱、口苦易怒、小便短黃等癥,對溫病初起或疔癰火毒亦有良好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性偏寒,脾胃虛寒、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者慎用。
【玫瑰五花糕】
主料:干玫瑰花25克,紅花、雞冠花、凌霄花、野菊花各15克,大米粉、糯米粉各250克,白糖100克。
制法:將玫瑰花、紅花、雞冠花、凌霄花、野菊花諸干花揉碎備用。大米粉與糯米粉拌勻,糖用水溶開。再拌入諸花,迅速攪拌,徐徐加糖開水,使粉均勻受潮,并泛出半透明色,成糕粉。糕粉濕度以手捏一把成團,放開一揉則散開為度。糕粉篩后放入糕模內,用武火蒸12分鐘~15分鐘。當點心吃,每次30克~50克,每日1次。
功效:本方來源于《趙炳南臨床經驗集》,具有行氣解郁、涼血活血、疏風解毒之功。適用于肝氣郁結所致的情志不舒、胸中郁悶,或面上有雀斑、黃褐斑之人。
使用注意:本膳行氣活血作用較強,故氣虛、血虛、經期、孕期、哺乳期等患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