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偉
(江蘇省啟東市惠萍初級中學,江蘇 啟東 226200)
?
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 提高復習效率
——淺議提高初中數(shù)學復習課效率之途徑
張冬偉
(江蘇省啟東市惠萍初級中學,江蘇 啟東 226200)
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復習效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四項基本途徑,對優(yōu)化復習課堂結(jié)構(gòu)有指導意義.
初中數(shù)學;復習課;優(yōu)化結(jié)構(gòu);效率
每逢單元考試、期中考試,學生就要積極投入復習;面臨學年過關考試、中考,學生會更加全身心參與溫習;復習是鞏固學生已學知識不可缺少的途徑.孔子提出的“溫故知新”的教學理念高度概括了復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高度重視復習環(huán)節(jié),才能唱響行之有效的高效課堂進行曲,才能實現(xiàn)溫故而知新的宗旨.
數(shù)學知識比較繁雜、抽象,假如教師不對學生加強梳理、比較、歸納,那就不能使學生正確理清知識線索,解題思路也云里霧里.因此,我們一定引導學生在復習時加強知識點的歸類、梳理,通過建立“知識樹”、“列圖表”等方式形成一目了然的知識網(wǎng)絡,達到“橫成片”、“豎成線”的提綱要求.
教師在執(zhí)教復習課時,必須瞄準學習的難點、知識的重點和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把有關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和綜合,既可以采用表格式,也可以采用框架式或文字式,不求千遍一律,只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凡是學生在梳理知識時有一定推廣價值的,作為教師首先要予以適當?shù)谋碚茫煌瑫r,讓其他學生參與評論,最后得出比較科學、完美、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譬如:我在引導學生復習《平行四邊形》時,就鼓勵他們通過列表格的方法把菱形、矩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定義等進行分類、對比、歸納和整合,許多學生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體驗到了學習數(shù)學無比樂趣.最后,還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深入討論、歸納這些重要的知識點,正確區(qū)分各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讓學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斷完善知識網(wǎng)絡.
在復習過程中,面對一個整體部分的知識板塊,教師千萬不能一下子全部展示給學生看,務必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基礎比較強的學生,應該在思維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提高;針對一般的學生,復習要求一定要恰如其分,難易適中;對于一些“學困生”,則要降低復習要求,以利各個層次的學生通過自己的認真復習,在原有基礎上順利地上一個新臺階.
作為一名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設計復習思路時只有采用分步策略,才能劃分出梯度進行復習.譬如:我在引導學生復習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的時候,先安排學生進行常規(guī)復習,然后采取由簡到繁的原則展示如下習題:李菊的奶奶今年的歲數(shù)是她的7倍,過幾年變成她的6倍,再過幾年變成她的5倍.請問李菊的奶奶今年到底多少歲?學生解題時,沒有必要具體計算出數(shù)值,只要簡單地設李菊今年x歲,則奶奶7x歲.n年后,6(x+n)=7x+n,x=5n,x能被5整除.m年后,5(x+m)=7x+m,x=2m,x是偶數(shù).綜上所述分析,x是70的倍數(shù),則奶奶今年70歲.此題屬于較高梯度的未知數(shù)應用,安排在常規(guī)復習題之后進行比較合適.可見,合理的梯度劃分,恰似為學生邁向知識高樓搭建了步步梯子,教學效果喜人.
有些教師片面追求學生的考試結(jié)果,但比較忽視師生互動的合作過程,殊不知結(jié)出的碩果離不開園丁平時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學地管理,這些教師在數(shù)學復習課中把課程內(nèi)容簡單處理成了對知識點的羅列過程,其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復習課與新授課有相同之處,也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并突出復習的重點和難點.譬如:我在引導學生復習七年級下冊第九章內(nèi)容時,要求學生圍繞不等式的靈活變形這一重點知識進行探究性復習,并且舉出相應的題目:如果滿足不等式8/15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行動見效益.”在初中數(shù)學復習課上,假如不安排學生進行適度的練習,那就不能真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些教師喜歡搞“題海戰(zhàn)”或者讓學生盲目地參與復習題練習或者檢測,但是最終效果不夠理想.而知識的覆蓋面寬廣、試題形式靈活多變是新課改形勢下命題的總趨勢,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在復習課中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例題進行深層次探究,既可以一題多變,也可以多題一法,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需求,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練習題的訓練,不斷提高復習質(zhì)量.譬如,在學生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我先用多媒體展示了如下試題:在一塊寬12米、長16米的矩形草坪上構(gòu)筑一個花園,要求草坪面積是花園的面積的一倍,你如何設計出最佳方案呢?學生仔細閱讀題目后,立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有的小組的設計是順次連結(jié)矩形各邊的中點,所得到菱形的花園;有的小組設計成矩形的花園,花園四周是小路,它們的寬度都是一樣的;也有的小組設計成圓形的花園……最后大家一起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逐一驗證每一個設計的方案是否可行.這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僅鞏固了舊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途徑深入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改革無止境,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應該繼續(xù)探索提高復習效率的更佳途徑,以別具一格的策略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以發(fā)散思維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樹立創(chuàng)新理念,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穩(wěn)步不斷優(yōu)化復習課堂結(jié)構(gòu),進一步提高復習效率. [1]陳宏伯.初中數(shù)學典型課示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0). [2]奚定華.數(shù)學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2). [責任編輯:李克柏] 2017-05-01 張冬偉(1976.9-),男,本科,江蘇省啟東市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shù)學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7-0021-02四、靈活設計練習,提高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