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舒
(沭陽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600)
集束化護理對重癥患者大便失禁皮膚干預的影響效果分析
王 舒
(沭陽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600)
目的 總結集束化護理對重癥患者大便失禁皮膚干預的影響。方法 將90例重癥大便失禁患者隨機分為45例實驗組(集束化護理)、45例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實驗對象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肛周皮炎發(fā)生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肛周皮炎發(fā)生為4.5%,護理滿意度為95.5%;對照組患者肛周皮炎發(fā)生為26.67%,護理滿意度為71.11%。兩項指標對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重癥大便失禁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可以降低肛周皮炎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建議實施。
集束化護理;重癥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炎
臨床治療中,很多疾病均會導致患者大便失禁問題,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以及護理工作難度,影響治療預后效果的實現(xiàn)。有報道指出,對重癥大便失禁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皮膚干預,可以降低患者肛周皮炎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诖耍疚倪x擇我院收治治療的重癥大便失禁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對比常規(guī)護理、集束化護理干預價值,內容匯報如下。
1.1 基本資料
實驗對象均為大便失禁患者,病例選擇時間為2014年5月到2016年8月期間,大便失禁原因涉及到腦出血、腦梗、感染性休克以及顱腦損傷等,無合并精神障礙、智力障礙、器質性器官損傷患者,總計90例。隨機進行實驗分組,每組各45例。實驗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齡在50~72歲之間,年齡均值(52.05±3.50)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在50~70歲之間,年齡均值(52.20±3.35)歲。重癥大便失禁患者組間基本資料對比,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即對周圍皮膚進行常規(guī)溫水清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等。
實驗組:集束化護理。首先,創(chuàng)建集束化護理小組。集束化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經驗豐富護理人員作為副組長,小組全部成員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護理方案,并對組內成員進行護理計劃內容培訓。其次,護理評估。在與患者交流后,通過患者主訴以及肛周皮膚檢查進行患者病情評估,對患者大便失禁問題改變情況優(yōu)化護理方案。再次,皮膚護理。清除干凈患者大便,并保證患者皮膚的干凈、整潔、干燥,肛周皮膚處使用溫水清洗。另外,留置一次性造口袋并剔除肛周毛發(f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皮膚沖洗,剪開造口袋邊緣確保肛周位置皮膚暴露,并縱向置于大腿處。第四,心理護理?;颊呋疾∑陂g有明顯消極情緒,在失禁后更是感到羞恥,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清醒狀態(tài)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患者發(fā)生失禁的原因,在交談期間話題要有正能量且積極向上,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第五,飲食護理。綜合患者喜好、病情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飲食上以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食物為主,確保食物可以加速腸道蠕動,利于患者順利排便,并通過飲食調節(jié)提高患者抵抗力。最后,并發(fā)癥護理。護理人員及時調整患者體位,在翻身時動作要輕柔。另外,對于肛周皮膚有變化的患者及時匯報主治醫(yī)師并遵從醫(yī)囑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重癥大便失禁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百分制問卷調查,>9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其余則為不滿意)、肛周皮炎發(fā)生情況[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重癥大便失禁患者指標數(shù)據(jù)結果經SPSS 19.0計算。護理滿意度、肛周皮炎發(fā)生率以%形式表示,X2檢驗。同一指標差異結果為P<0.05,證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1 組間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非常滿意34例,滿意9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為95.5%(43/45)。對照組:非常滿意16例,滿意16例,不滿意13例,總滿意為71.11%(32/45)。經統(tǒng)計學計算,X2=9.6800,P=0.0018,實驗組優(yōu)勢明顯。
2.2 組間肛周皮炎發(fā)生率對比
實驗組中肛周皮炎患者2例(4.5%),對照組中肛周皮炎患者12例(26.67%)。經統(tǒng)計學計算,X2=8.4586,P=0.0036,實驗組低于對照組。
大便失禁是常見性疾病代表,治療不及時會發(fā)展成為重癥大便失禁,患者有菌群失調以及腸道異常等表現(xiàn),另外糞便刺激性下,會造成患者肛周、會陰皮膚被侵蝕情況,出現(xiàn)皮膚角質層損傷,并直接降低皮膚抵抗力,最終出現(xiàn)肛周皮炎[4]。為了降低肛周皮炎并發(fā)癥,必須做好臨床護理干預工作。集束化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模式之一,通過護理干預可以成功降低為肛周皮炎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集束化護理包括患者皮膚評估、皮膚清潔處理、保護以及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符合重癥大便失禁患者需求。
此次實驗選擇了90例重癥大便失禁患者,根據(jù)護理干預方案,分為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以及采取集束化護理的實驗組。兩組重癥大便失禁患者組間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肛周皮炎發(fā)生率分別為95.5%、4.5%,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肛周皮炎發(fā)生率分別為71.11%、26.67%。組間護理滿意度、肛周皮炎發(fā)生率指標對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結果充分說明,對比常規(guī)護理而言,集束化護理更具實施優(yōu)勢。
集束化護理符合重癥大便失禁患者需求,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肛周皮炎發(fā)生率。
治療依從性是患者按照醫(yī)務人員治療方案或干預接受治療的遵從程度[1]。艾滋病患者目前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物,需長期服用藥物進行治療。艾滋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嚴重影響患者的能否堅持服藥,患者服藥不規(guī)律與藥物的不良反應、耐藥、療效不佳等相關[2]。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對控制艾滋病病情,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艾滋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原因較多?;颊叩男睦硪蛩厥瞧渲凶钪匾囊蛩兀颊邔Π滩〉恼J識錯誤以及人群對患者的歧視、孤立等外界因素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針對這一原因給予患者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3]。艾滋病患者的服藥時間長,部分患者對藥物產生較多副作用,患者因怕麻煩、擔心副作用引起的損害而減少服藥次數(shù)或服藥量,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針對這一因素,加強對患者的服藥指導和監(jiān)督,定期進行檢查,預防副作用的產生。
綜上所述,艾滋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現(xiàn)狀較差,受多種因素影響,針對這些影響因素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 黃自群.艾滋病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依從性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對策[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3,5(3):428-429.
[2] 李樹春.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現(xiàn)狀的調查結果研究[J].醫(yī)學檢驗,2013,10(1):120.
[3] 李惠平,謝惠娟,賴 權,等.心理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2,30(3):331-332.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
B
ISSN.2096-2479.2017.18.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