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凱
電視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拍攝時,需要始終保持編輯意識與思維,這樣才能確保新聞編寫質量。所謂的電視新聞拍攝中的編輯思維,就是在進行新聞拍攝時,就已經(jīng)有明確的剪輯目標,在擁有編輯思維的前提下進行采訪時,就不會出現(xiàn)亂拍的現(xiàn)象,從而影響剪輯質量?;诖丝梢钥闯?,拍攝人員不僅只是進行拍攝,還需要具備編輯意識與思維。
一般情況下,對于近景拍攝需要嚴格遵守一二三拍攝原則,務必要保證拍攝質量的高清性,并且需要從多角度來對畫面進行分析。正常情況下,副書記級別上的領導保證一人一個鏡頭,副廳機以及常委級的領導就需要轉變?yōu)閮蓚€人一個鏡頭,對于其他領導可以三個人一個鏡頭,務必要依據(jù)上述拍攝原則進行拍攝,對于大會而言,需制定多種拍攝方案,保障領導特寫,其余副職套拍,有的領導神態(tài)若是不清晰,還需要找角度進行拍攝。比如,要有寫字的、轉身的,抬頭的,這樣能夠切實避免時政新聞插資料,單靠會上畫面的情況。
務必要保證會議條幅的正面全景,給予左右中景和側景;以會場過道為中點對兩側觀眾進行拍攝,由從主席臺搖到聽眾席。正常情況下是需要拍攝特寫鏡頭的,嚴格按照前后順序進行拍攝,保障每個鏡頭有兩到三人,合理利用中景鏡頭:確保各個會議鏡頭都能成組,確保中、近、遠鏡頭。
會議新聞拍攝需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來構成會議畫面,在電視新聞畫面中務必要呈現(xiàn)清晰的全景,從而提高表現(xiàn)能力;可以增長一點正面畫面,以便進行剪輯;主席臺周遭的畫面都需要有,在進行剪輯時可以斟酌的利用一些鏡頭,拍攝有利于進行剪輯,不但要拍攝上述鏡頭,還需要有拍攝轉場畫面,以便進行編排與剪輯。在進行拍攝時需要合理運用挑、搶等,拍攝好特寫,對時間進行分配。
會見類拍攝時間受限,因此需與記者保持編輯意識與思維。記者需要做好事先準備工作,抓緊拍攝領導握手的畫面,只有對動作持續(xù)拍攝,才能使握手鏡頭的全面性得以保障,以便編輯時有更多選擇。
對省級領導會見畫面拍攝時,需給主要領導進行畫面特寫,正面講話鏡頭等,對于副級領導進行套拍,其余參與者也需套拍,主要領導兩側以2人套拍,保障二人各一個畫面;副職領導一般情況下參加的人數(shù)不會超出3人,每個人一個正面特寫,其余的人2~3人進行套拍,來賓方對應的拍攝。畫面拍攝的時間長短來賓方與我方對比為6:4。
對于U型的會見室:需要有左右側以及正面全景鏡頭;主要領導的特寫鏡頭,其中包含聽與講話時的鏡頭;來賓的特寫鏡頭,其中也是需要包含聽與講話時的鏡頭;由領導講話轉至來賓,并拉開二者中景鏡頭。
對領導調研與視察類的時政新聞進行拍攝,是最考驗拍攝工作人員專業(yè)性的,需要將領導認真且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全程的記錄下來,要保證鏡頭拍夠、拍足,不僅要有領導的全景,還需要有領導的特寫,所拍攝的全景需要將氣勢與場面的拍攝出,特寫就需要注意展現(xiàn)領導神態(tài),在拍攝領導時需要避免將他人帶入其中,排除因坐的太近這個因素。在對領導參加活動進行拍攝時,需要注重突顯畫面細節(jié),隨意表現(xiàn)出來的也許是畫面最精彩的部分。要拍攝好群眾與領導一起交流的鏡頭,有意識對群眾與領導交流的中心詞語進行錄制。領導調研、視察互動的拍攝一定要突顯出場景轉換的畫面,要拍出新意。場景畫面與專場畫面的鏡頭比需要控制在1:3之上。場景畫面與轉場畫面需要成組展開拍攝,其中包含全景、特寫、中景、近景;若是有條件,時政記者需要提前進入到拍攝場地,選擇適當?shù)呐臄z位置。
綜上所述,身為一名時政電視新聞記者,不但要保證自身職業(yè)道德,還需要擁有較強的編輯意識與思維,這對于時政電視新聞的拍攝的實效性具有積極意義,其是確保電視新聞質量的基礎,也是減少后期剪輯人員工作壓力的關鍵,因此,在時政電視新聞拍攝中的需要時刻保持編輯思維至關重要。
[1]胡瑜濤.淺談地方電視臺電視時政新聞拍攝的幾點體會[J].新聞知識,2012(07):73+42.
[2]董曉.基層單位新聞拍攝技術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06):165+177.
[3]姜帆.電視新聞及拍攝要義之我見[J].現(xiàn)代電視技術,2011(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