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菊寧
【摘 要】本文探索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提出要熟悉閱讀理解的考題特征和答案特征,掌握跳讀、略讀、精讀等閱讀方法,以及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等不同類型閱讀文的閱讀技巧和答題技巧。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理解 答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B-0152-02
閱讀理解部分是高考英語的重點和難點,分值大,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要想在高考英語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必須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本文探討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部分的答題技巧,希望能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
一、熟悉考題特征和答案特征
熟練掌握考題類型和答案的特征,有利于我們準確、有效地獲取問題答案。在英語考試中,閱讀題的考題類型一般分為猜測題意題、綜合概括題、回答細節(jié)題和推理判斷題。這些問題的答案,一般是原文的語句,或者原文語句內容相似或相反的語句;也有的是對原文長句或難句的進一步解釋等。
例如,一般常用的設問形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1.主旨大意。通過速讀全文來掌握全文大意,抓住主題。常見的提問方式如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主題句通常在文中的段首、段尾或中間。
解題策略:學生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結構形式與具體的推理過程。閱讀理解文章通常是議論文與說明文,因此學生必須掌握這兩種問題的結構特征,即“提出問題—論述問題—得出結論”。
2.詞義猜測。正確理解文中單詞或短語的含義是理解文章的基礎。在閱讀時,學生經(jīng)常遇到一些之前從未見過的詞語,但是此類生詞的詞義可通過上下文來推斷。常見的提問方式如:The underlined word“…”refers to.
解題策略:可按照定義或者解釋來猜測詞義;按照同義、同等以及對等關系來猜測詞義;按照因果關系,結合上下文來猜測詞義。
3.推理判斷。閱讀文章的目的就是獲取信息,在實際閱讀中,學生需要按照文章給出的線索進行邏輯推理,判斷作者未提及的事實或者某些事發(fā)生的可能性,由此判斷文章的寫作目的。常見的提問方式如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解題策略:可通過縱觀全文,掌握文章結構,還可抓住細節(jié),進行周密的分析。但推斷并不是主觀臆斷,不能脫離文章自己想象,需要全面理解文章,把握上下文間的聯(lián)系。
二、閱讀文閱讀的方法
1.跳讀。所謂跳讀就是有選擇、有目的地閱讀。這種閱讀方法非常快,適合根據(jù)文章的關鍵詞有選擇地進行閱讀。例如,當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關于 what、when、who、where 等之類的問題時,最適合根據(jù)這些關鍵詞進行跳讀,直接找出問題的答案即可。
2.略讀。所謂略讀指的就是將閱讀內容從頭看到尾簡單地粗略地讀一遍,大概知道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這種閱讀方法的速度也比較快,僅次于跳讀。這種閱讀方法非常適合回答 why、how等之類的問題。
3.精讀。所謂精讀就是將內容從頭到尾細細地讀一遍,而且要理解每句話所要表達的含義。這種閱讀方法最慢,但是對全文的掌握最為全面。適合回答問題較難的題目。
總之,要想在英語閱讀部分既要做到節(jié)省時間又要做到通讀全文,可以根據(jù)以下技巧來做:帶著問題閱讀原文,即帶著問題找答案;迅速找到文章主題句,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根據(jù)單詞推斷句子的含義、根據(jù)句子推斷文章的含義等。
三、不同類型閱讀文的閱讀技巧和答題技巧
1.記敘文。記敘文一般分為兩大類,傳記類和故事類。在閱讀傳記類文章的時候,我們主要抓住時間,根據(jù)時間就可以找到事件,然后掌握全文。故事類的文章需要牢牢抓住時間、地點、人物和所發(fā)生的事件,這樣就能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以及文章的重點。記敘文中包含了大量事件發(fā)展過程的細節(jié),包括了記敘文的 5W(what,who,when,where,why)要素。在作答時,通常需要從前到后、從上到下的順序逐一解決。
2.說明文。說明文主要是利用定義法、比較法、解釋法等方式對實物的性質、特征、形狀等進行介紹。閱讀說明文掌握實物的特征和本質是理解說明文的關鍵。說明文一般又包括數(shù)字說明文、解釋說明文、比較說明文等類型的說明文。說明文試題通常以 To defend…,…uses…等為設問方式。解題時,應當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含義。此外,在科普說明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標題判斷題,主要針對學生對于全文的理解進行考查,主要是以“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為設問形式,在解題時,需要注意科普說明文的介紹,注意標題。
3.應用文。應用文一般是對廣告、通告、書信等的一種表達方式。應用文一般語言簡潔,沒有多余的不相干內容。但是應用文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其內容,尤其是時間、地點、時間等關鍵要素,并且能夠以這些關鍵要素進行答題。
(1)事實細節(jié)題。此類題型通常是細節(jié)類閱讀題,一般是針對特定細節(jié)進行設題?;卮疬@類問題需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主要抓住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過程和結果。但是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文中的轉折句,例如體現(xiàn)因果關系的 because,as 等,表示轉折的有 but,however 等。要善于根據(jù)文中的轉折點找到問題的答案,切不可望文生義。
(2)猜測詞義題。在高考英語閱讀中,我們經(jīng)常會被兩大問題所阻礙,一是被已知單詞的熟知意義誤導,二是面對一些不認識的新單詞會產生恐懼感,由此無法充分理解文章含義,出現(xiàn)偏差的想象。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其實并不難,只要考生注意上下文的連貫,善于順藤摸瓜,就能根據(jù)已有文章的含義推測出陌生單詞的意思。方法如下:
第一,根據(jù)已有的定義與說明等來猜測單詞的意思。例如在當句中出現(xiàn) be、be called 等判斷詞時,就可按照已經(jīng)理解的部分,推測生詞的含義,如 The herdsman,who looks after sheep,earns about 650 yuan a year.通過理解定語從句的含義,就可猜測出 herdsman 的具體含義。
第二,按照對比關系來推測生詞的意思。例如在句子中出現(xiàn) but,though 等單詞時,就可以根據(jù)前面的內容,推斷出后面的內容一定是與前面已知內容相反的。例如 Jack was rather thin while his wife was really obese.這一句子中 while 前后關系的內容產生了一個對縫的關系,由此便可得出obese與thin為反義詞,是 fat 的意思。
(3)借助因果關系來判斷生詞的含義。例如 because,since 與 as 屬于連接原因的連詞,so 屬于連接結果的連詞,在閱讀理解中假如出現(xiàn)這些詞語,我們可以根據(jù)前面的原因,判斷出結果中單詞的含義,如 You should cut this paragraph so this essay will be more succinct.在句子中,cut this paragraph 的結果為 this essay will be more succinct。如此便可判斷出 succinct 的含義應當以與 simple 接近,這便是通過因果關系來判斷詞義的例子。此外,例如 it,then 以及that這類代替的指代,通常需要從詞語的前半部分來尋找,這些詞便是替代前面的部分。
(4)按照生活經(jīng)驗來推測單詞的含義。對于不認識的生詞,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生活常識進行推測。例如:Most of the roses are beginning to wither because of the cold. 按照生活經(jīng)驗與句子的含義,就可判斷單詞 wither 表示“枯萎”。
總之,教師一定要對英語閱讀部分引起足夠的重視,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經(jīng)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歸納閱讀題型和答題的方法技巧,同時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而高中學生也要尋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只有這樣才能在英語考試中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張韋丹.淺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應試技巧[J].教育教學論壇,2014(35)
[2]馬艷偉.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應試技巧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4(35)
[3]孫文娜.高考閱讀理解測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4
[4]郭建新.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題型歸納及應試技巧[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2)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