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青
“活”的音樂課意味著是充滿生氣的課。怎樣使我的音樂課成為“活”的音樂課,成為愉悅學生身心并受學生歡迎的課呢?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增強求知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充分說明了做任何事情有良好開端的重要性。課堂教學中的導語,就是一堂課的良好開端,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良好的導入,猶如打開了一扇神奇迷宮的大門,使學生迫切想進入其中去探險、去遨游……課堂中,我十分注重導語的設計,這樣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產生好奇,對新課有興趣,并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之中。這是上好一堂“活”音樂課的第一步。比如教唱《風鈴》這首歌時,我?guī)Я艘粋€自行制作的風鈴到課堂上,并用風扇吹擊,讓學生在欣賞外觀的同時感受不同風力吹風鈴的聲音,由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風鈴》這首歌的興趣。同時,也為歌曲中的三段歌詞中表現風鈴在微風、輕風和狂風不同風力的吹動下發(fā)出“丁零”聲所對應的三種節(jié)奏的學習做好鋪墊,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學習歐洲的文化與音樂時,我是這樣給學生導入的:“同學們:今天要給同學們辦理護照,請同學們填寫好相關內容,一會兒我要帶同學們到法國和英國旅游去,在那里我們可以游覽世界著名的名勝古跡,欣賞他們的經典歌曲?!痹拕傉f完,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想進行音樂旅游,為本課的學習添加了催化劑。
二、不斷豐富課堂內容,促進課堂教學
1. 借助影像資料,提高教學效果
“音樂教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這是音樂課程標準的理念。在學生參與音樂審美時,要引領學生從音樂的音響中去感受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喜、怒、哀、樂。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理念,在日常教學中,要借助影視作品,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去感受,更好地從心里獲得共鳴。音樂感知活動不僅僅是一種聽覺感知活動,它是多種感知通道的協同活動。影視節(jié)目的音樂、圖片、文字等都很精美,特別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它直接、感性,使學生容易對音樂情感產生共鳴。我在教學中,會適時地運用影視作品,幫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ǔ前娴谖鍍缘?課教學內容是音樂欣賞。在學習單簧管樂器、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時,我首先讓學生觀看了無聲電影《彼得與狼》,再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學生注意力特別集中、情緒也高漲,大大降低了教學難度。他們在觀看電影的同時也記住了單簧管音色,并感知了音樂的情感。
2. 選用課外歌曲,加強情感教育
音樂的作用不僅僅是審美、愉悅,還具有教育的作用。對學生來說,由于教材中的歌曲、樂曲創(chuàng)作年代相對久遠,他們對音樂背景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更加難以理解音樂帶給他們的情感教育。如果一直學唱教材中的歌曲,學生未免有些膩煩,也達不到教育教學效果。所以我在教學中會適時地教唱一些課外歌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借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如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教唱歌曲《媽媽》,國慶節(jié)前夕,教唱歌曲《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等。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適當地給學生聽一些流行、時尚的音樂,感受現代音樂的魅力,如《蟲兒飛》、《讓愛傳出去》等。
三、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方式,把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中心的灌注式教學模式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樂在其中。我在教學中,有時是我教,學生學;有時則是學生先自學,遇到問題,則由同學討論,教師總結糾正。遇到不同的教材內容,要適時地調整教學方式與方法,這樣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獲。比如唱歌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在課室,通過放錄音、介紹歌曲、教師帶唱、學生學唱、學生表演等環(huán)節(jié)與程序完成的。這樣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失去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當我要給學生教唱歌曲《春天來了》這首歌曲時,根據實際,結合教材內容,大膽地做了嘗試。我變換了教學地點與方式。那幾天正好陽光燦爛,天氣晴朗。于是,我跟同學們說:“春天來了,今天我?guī)瑢W們去踏青”,然后就把同學們帶到室外校園里,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傾聽小鳥的叫聲,聞著淡淡的花香,看著綠綠的小草……同時讓他們把聽到的,看到的簡單地畫出來。之后組織同學們做游戲,讓他們把自己所畫的展示出來,并說出自己的感受(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結果同學說得很好:“鳥兒飛過來了,他們在唱著歌兒飛來飛去……”,之后我把預先準備好的歌曲錄音放給同學們聽時,他們很興奮,歌詞內容基本上通過自己的感受已經知道了,跟唱兩遍就完全學會了。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