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雷
(遼寧省開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2300)
?
新生仔豬1周內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
許 雷
(遼寧省開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2300)
新生仔豬死亡多發(fā)生在出生后1周內,因此抓好仔豬出生后1周內的飼養(yǎng)與管理非常重要。新生仔豬1周內飼養(yǎng)管理到位不但可以減少仔豬死亡率,增加仔豬體重,還可對仔豬后期的生長帶來積極的影響。
1.1 體溫調節(jié)、保溫能力差
新生仔豬皮下脂肪少,被毛稀疏且濕潤,保溫能力差。體表面積大,體熱喪失快,極易受寒,特別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所以溫度是仔豬成活率最大的影響因素。
1.2 抗體少、免疫力差
新生仔豬體內抗體很少,完全依賴初乳獲得母源抗體。免疫力差,所以細菌和病毒的侵入相對容易,容易生病。
1.3 生長發(fā)育快、代謝能力強
新生仔豬出生后,在母乳充足的情況下,生長發(fā)育迅速,體重成倍增加。
1.4 消化器官發(fā)育慢,消化機能不健全
新生仔豬消化器官發(fā)育的較慢,對食物的吸收能力差。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度比較快,由于消化機能的不健全,對食物營養(yǎng)吸收不全面,會造成仔豬的營養(yǎng)不良。
2.1 加強保溫防壓
哺乳仔豬適宜的溫度為:1~3日齡30~32℃,4~7日齡28~30℃。仔豬舍內應溫暖、干燥,通風良好。可在圈舍內設置恒溫箱,也可用遠紅外線及鋪設電熱板取暖。仔豬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怕冷,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所以做好防寒保溫措施,防止仔豬因產后環(huán)境溫度過低而造成的凍昏、凍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還要有專人看護以免仔豬被壓死。
2.2 及早吃足初乳
新生仔豬體內抗體缺乏,先天免疫力低,必須讓仔豬盡可能早的吃到初乳,以提高免疫力。另外,初乳中有仔豬所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尤其是其中的乳糖,能補充剛出生仔豬血糖的迅速分解產能的消耗,增加產熱,提高仔豬抗寒的能力。初乳中還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尤其是有較多的鎂鹽,可以促進仔豬胎糞的排出,對促進仔豬消化功能正常有一定的作用。
2.3 固定乳頭,及早寄養(yǎng)和并窩
仔豬有爭奪乳頭的習慣,而母豬放乳時間短。為了在放乳時所有的仔豬都能吮乳,所以要人工固定乳頭,把個小的仔豬放在前面,個大的放在后面哺乳,這樣可以保證仔豬均勻生長。如果母豬產后無乳或者少乳,產仔數(shù)多于有效乳頭數(shù)或者母豬產后突然死亡,就要及時寄養(yǎng)和并窩。為了順利寄養(yǎng)和并窩,可在要寄養(yǎng)和并窩的仔豬身上涂抹將寄養(yǎng)和并窩母豬的奶和尿,干擾母豬的嗅覺,達到寄養(yǎng)的目的。
2.4 剪牙齒和斷尾
為了減少仔豬相互爭斗或咬傷母豬乳頭,就要剪掉其犬齒。另外,為了預防仔豬咬尾癥的發(fā)生,要給仔豬斷尾。斷尾時間應在新生仔豬吃過初乳,毛干后進行。
2.5 補充鐵、硒
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仔豬會患貧血癥。新生仔豬體內存鐵只有30~50 mg,而仔豬每日生長需要7~8 mg,可是仔豬每天只能從母乳中獲得不足1 mg的鐵,遠遠不能滿足仔豬對鐵的需求,所以仔豬出生3日就要給其補鐵??杉∽㈣F制劑150 mg,特殊情況可在7 d后再注射一次。仔豬硒缺乏癥是一種多發(fā)生于仔豬的營養(yǎng)不良病,仔豬缺硒,容易發(fā)生缺硒性下痢、患肝壞死和白肌病。仔豬缺硒多是由于飼料中硒和維生素E含量不足而引起,可在仔豬3~5日齡肌肉注射0.5 mg的0.1%亞硒酸鈉注射液,也可于首次用藥后間隔1~3 d,再給藥一次。
2.6 及早開食補料和自由飲水
哺乳仔豬的營養(yǎng)只靠母乳的供給是不能滿足其迅速生長發(fā)育需求的,應提早開食補料。根據(jù)仔豬有啃咬硬物、拱掘地面的習性,訓練仔豬自由采食適口性好、易消化、營養(yǎng)全面的全價乳豬顆粒料。在飼喂上要少給勤添,保持飼料的新鮮。仔豬斷乳后需要大量的水,要有清潔、充足的飲水才能維持體內的新陳代謝。飲水不清潔會造成仔豬下痢;長時間缺水,會造成仔豬脫水衰竭死亡。
2.7 預防仔豬腹瀉
腹瀉是常見的影響仔豬生長發(fā)育的最重要因素。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要采取以預防為主的綜合性措施:母豬妊娠期飼喂全價飼料,不突然改變飼料的配方;注意豬舍的保溫,保持舍內干燥通風良好;對嚴重的腹瀉仔豬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防止其脫水。
2017-04-21
許雷(1975-),男,本科,獸醫(yī)師。
S828.4
B
1005-2739(2017)04-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