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內(nèi)的現(xiàn)代學者對于孔子對人的認識持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認為孔子開創(chuàng)了人性論,另一種則認為孔子幾乎未闡述過人性。本文在擱置上述分歧的前提下,通過梳理《論語》中記錄的孔子言論,試圖分析孔子在對人的認識方面所闡述的觀點。
關(guān)鍵詞:孔子;《論語》;認識;人
作者簡介:岑益郎(1980-),男,浙江慈溪人,碩士研究生,浙江大學六級職員,主要從事黨政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2-0-01
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思想的民族,歷代思想家在對人的認識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究??鬃邮侵袊拇笏枷爰?、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1]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記錄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整理編寫成《論語》一書。[2]孔子繼承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春秋思想遺產(chǎn),成為我國思想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國內(nèi)的現(xiàn)代學者對于孔子對人的認識持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認為孔子開創(chuàng)了人性論,如“中國歷史上真正第一次系統(tǒng)地提出‘人性論問題的還是孔子” [3];另一種則認為孔子幾乎未闡述過人性,如“孔子并沒有給人性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4]。本文借助《論語》,通過梳理孔子的言論,試圖分析孔子在對人的認識方面所闡述的觀點。
一、對孔子對人的認識的總體理解
孔子的言論雖然較少涉及“性”,這可從記錄在《公冶長篇》中,孔子學生子貢所說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找到佐證,但是并非沒有。如在《陽貨篇》中,就記錄了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對于孔子的這個觀點,對照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孔子所指的“性”即人的先天因素,所指的“習”即人的后天因素。如此一來,孔子所指的“性相近”和“習相遠”,可以理解為:人的先天因素是相近的,人的后天因素卻相差較大。
二、對孔子所贊成之“性”的進一步分析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性”、“質(zhì)”兩字連用組成“性質(zhì)”一詞。在《論語》中,“性”與“質(zhì)”兩字含義雖相近,卻分開使用。對孔子提及的“質(zhì)”字進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孔子對“性”的觀點。如《顏淵篇》中記錄了與學生子張討論“一個士怎樣才算是達”的問題,孔子的觀點是“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又如孔子在闡述如何成為一個君子時指出,“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wèi)靈公篇》)。由此可見,孔子贊成人性中率直和合宜的天性或本質(zhì)。
三、對孔子所贊成之“習”的進一步分析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德性”與“習性”兩詞的含義較接近。對《論語》中孔子提及的“德性”進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孔子對“習”的觀點。如《顏淵篇》中記錄了季康子問政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時,孔子反對道:“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庇纱丝梢?,在孔子的觀點中,“習”不僅可加以引導,而且就像風加在草上后草會隨風倒一樣,善“習”完全可以壓倒惡“習”。
四、對孔子所贊成之“性”與“習”兼顧調(diào)和觀點的分析
此外,孔子還贊成“性”與“習”兩者的兼顧調(diào)和。如孔子在闡述如何成為一位君子時指出,“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由此可見,在孔子的觀點中,過分注重秉持率直和合宜的“性”就會像一鄉(xiāng)野之人,過分注重文化的善“習”也只能像一文書人員,只有兩者兼顧調(diào)和才能最終成就一個君子。
綜上所述,孔子是從“性”、“習”以及兩者的關(guān)系三個方面來認識人。具體而言,孔子贊成人的“質(zhì)直”或“義以為質(zhì)”、善“習”以及兩者的兼顧調(diào)和。他宣揚道德和力行教書育人的一生,可理解為是開創(chuàng)隱惡揚善風氣、著力于人的后天因素的一生??鬃訕淞⒌娜烁駱藴?,更是成為了中華民族歷代志士仁人的楷模。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孔子.[EB/OL].[2016-11-08].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176/5070682.htm?fr=Aladdin.
[2]百度百科.論語.[EB/OL]. [2016-11-08].http://baike.baidu.com/view/19183.htm?fr=Aladdin.
[3]王琦,李生龍.善乎?惡乎?——論孔子人性論所蘊涵的兩極趨向[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3).
[4]王志強,王功龍.孔子人性論新探[J].江西社會科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