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超
淺談泵站工程深基坑的開挖及支護措施
張學超
1.靈活性
深基坑施工比其他工程施工更加靈活。在深基坑施工中,縱向可以利用土地資源,能夠加大對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有助于節(jié)省地面空間和土地資源。當前一些工程的性質導致其對地下空間的要求有著一定的差別。深基坑的深度會根據(jù)空間需求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建筑如果需要安全保障性高,那么就會要求基坑有更深的深度。所以深基坑施工的深度有著很大的靈活性。
2.施工難度大
地下施工需要面臨更加復雜的環(huán)境,尤其是現(xiàn)如今地下管道復雜,各種管道、管線縱橫在地下空間中,導致深基坑施工需要面臨更多的問題,需要和多方溝通。此外,地上因素也可能會導致深基坑施工受到影響。比如承載力低的地段不適合開展深基坑施工工作,地面壓力大的地區(qū)會對地面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此諸多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增加深基坑施工的難度。
3.類型多
當前施工技術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深基坑支護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工程施工當中,更好地保證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質量。在具體施工當中,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當前深基坑支護的類型主要為支擋型、加固型。其中地下連續(xù)墻支護、排樁支護、土釘墻支護等屬于支擋型深基坑支護,混合式支護、水泥攪拌樁支護、懸臂式支護等屬于加固型深基坑支護。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選擇需要基于兩點原則,首先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是最為重要的,技術的選擇必須要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其次要盡可能地提升空間的利用效率,然后再根據(jù)施工情況選擇具體的深基坑支護技術。
在泵站工程施工中,深基坑開挖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工程的安全性。當前深基坑開挖技術在泵站工程的應用十分廣泛,需要切實提高開挖的施工技術水平。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對于泵站工程的質量以及安全等方面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在泵站工程施工中,深基坑開挖作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工程施工的進度、安全以及質量等方面,因此需要積極研究和分析泵站深基坑開挖技術,促進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保證泵站工程施工的高質量。
在深基坑開挖施工方案編制之前,需要詳細測量和調查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保證深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制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施工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嚴格的執(zhí)行,嚴格按照相應的要求來進行施工。
開挖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需要準確測量中心樁、基礎縱橫邊線、中線等各項數(shù)據(jù),還需要詳細檢查斷面測量結果以及基礎邊樁位置,確定合格后才可進行施工。首先對基坑的開挖范圍進行劃定,通過全站儀來測定中心位置以及縱橫向中線的位置,在保證測量結果準確的基礎上放置方向控制樁在縱橫中線的端口位置。開挖邊線的確定需要根據(jù)十字線與設計的挖掘深度進行,施工范圍就是邊線與十字線以及交角處的重合點所囊括的范圍。在開挖施工前需要清除四周的障礙物以及雜物,避免這些雜物影響施工。同時需要做好排水系統(tǒng)的設置,避免降水排水因素影響到施工??蓪⒔厮疁显O置在距離基坑一定距離的位置處,盡可能避免降水排水因素的影響。同時機械設備必須要配置齊全,在施工前需要對運輸車、挖掘機、排水設備以及各類打樁設備等進行檢查。假如基坑所處的位置地下水位較高,則需要在開挖前進行井點降水和降水井降水,地下水位距基底的距離不得少于0.5m,排水完成后正式進行基坑開挖施工。
針對基坑所處外界環(huán)境和設計需要選擇不同的基坑底面,不同基坑底面的技術要求也不同。例如無水土基坑底面其每條邊的放寬距離不少于0.5m;有水基坑底面由于四周有排水系統(tǒng),每條邊的放寬距離不少于0.8m。基坑的挖掘工作需要人與機械一同配合,根據(jù)施工圖紙中標明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要時刻監(jiān)控施工現(xiàn)狀,一旦發(fā)現(xiàn)開挖尺寸或距離出現(xiàn)錯誤,要及時根據(jù)設計圖紙上的數(shù)據(jù)進行改正,杜絕超量挖坑導致回填方量增加。
在進行開挖工作時,要根據(jù)外界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例如地質情況較差的位置要小心出現(xiàn)滑坍;在建筑旁進行的基坑開挖要對薄弱處進行加固處理;地質水文環(huán)境較差的要及時進行加固處理或增加護道寬度。
1.重視工程勘探工作的有序進行
在泵站工程施工當中,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工程勘探工作,要分析施工的地理環(huán)境,對地質條件進行詳細了解,并強化施工測量以及方案的擬定工作,為后續(xù)施工提供良好的條件。為了確保深基坑支護施工更好地開展,勘探工作必須要有針對性。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qū)的地理地質環(huán)境差異很大,為此需要全面分析和評價施工地點的土層以及地質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案,特別是要詳細考察周邊建筑地基等情況,保證其承載能力,并制定合理的措施,避免周邊建筑在施工中受到影響。
2.對土釘墻施工技術的分析
在泵站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當中,土釘墻施工技術較為常見,具有施工簡單、造價低、效果好等優(yōu)點,作用主要是對土體、混凝土以及土釘群進行加固,突出其柔性特征,使其能更好地抵制地層壓力。在具體施工當中,為使泵站工程排水性能得到提升,必須要對排水網(wǎng)絡的應用加以重視,并且需要對水泥漿的注入流程進行嚴格把控,從而有效增強土釘墻支護的施工質量,進而為泵站工程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3.對護坡樁施工技術的分析
護坡樁施工技術主要優(yōu)點是成樁效率高、操作簡單、適用性強等。鉆孔技術是在護坡樁施工中集中使用的技術,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工程設計的標準,從而有效提升成樁效率。在護坡樁施工當中,需要多次注漿直到成樁,為此需要嚴格控制注漿施工流程,熟練掌握施工中的技術要點以及方法,確保成樁質量,從而為支護工程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提供保障。
4.對土層錨桿施工技術的分析
土層錨桿施工技術主要是通過錨桿鉆井完成,在施工當中要充分發(fā)揮錨桿鉆機的作用,在到達指定位置后將水泥漿注入孔內,在絞線鎖定完成后使支護主體的強度得到增強,從而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在工程建設前需要合理地測量施工主體,明確鉆孔的位置以及深度,為錨桿鉆機施工提供有效的依據(jù),避免出現(xiàn)偏差,為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需要嚴格控制鉆孔工序的施工,必須仔細地探察工程施工情況,若有障礙物應當立即終止操作,清除障礙物后再繼續(xù)施工。在注漿作業(yè)中要合理配置漿體,進行多次灌漿,提升支護主體的穩(wěn)定性,強化其排水性能,保障支護質量。
5.對自力式支護方式的分析
懸臂式排樁支護與水泥攪拌樁擋墻支護是自力式支護的主要方式。其中懸臂式排樁支護的操作能夠在缺乏支撐的情況下進行,若地質較差,位移會加大,從而增加施工成本。為此懸臂式排樁支護在6m以下的基坑中較為適用,對施工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但其優(yōu)點也較為突出,主要是穩(wěn)定性強、整體性能強、效率高、厚度大、造價低等。而水泥攪拌樁擋墻支護的操作也能夠在缺乏支撐的情況下進行,同時其有著較大的擋墻面積,土層中含的有機物也會影響支撐強度。
泵站工程深基坑的開挖與支護結構屬于相當復雜的工程體系,涵蓋了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程結構、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和施工管理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技能。上述的各個專業(yè)領域都或多或少影響著深基坑施工質量控制,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差錯就有可能導致整個開挖工程失敗,因此必須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質量,保障基坑開挖和支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蚌埠市江河水利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