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男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時刻.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錯誤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學生犯錯的過程應被看作是一種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 但長期以來,對待學生的學習錯誤,我們往往是批評、挖苦,更有的教師為了避免學生犯錯誤,在學習活動中先講后做,剝奪了學生的思考過程. 教育專家指出:“課堂上的錯誤是教學的巨大財富. ”那么,如何利用這一“財富”,變學習錯誤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資源,發(fā)揮錯誤獨特的教學價值,讓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會因錯誤而生成精彩呢?
一、允許出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記得有一句口號是這樣說的:“教室就是讓學生出錯的地方. ”的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由于每名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他們所做出的學習策略當然也不一樣. 有了錯誤,學生才會對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有了錯誤,學生才能暴露出真實的思維過程. 假若我們教師能夠及時捕捉學生的錯誤,靈活處理,那么就可以讓學生在該錯誤中領悟知識,發(fā)展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我們就能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出現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展現課堂教學的獨特魅力,學生學習興趣倍增.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一直提倡: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許重想;不同意見允許爭論. 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實的保護,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答錯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更沒有被同學恥笑的苦惱,他們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習,思維活躍,敢說、敢做、敢問,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
二、巧用錯誤,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一位心理學家曾指出:“我們期望學生犯錯誤,因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便可爭取明天的成功.”學習錯誤是一種來源于學習活動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學習材料,它來源于學生、貼近學生,教學時又回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對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們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并且要巧妙、合理利用這一資源,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三、善用錯誤,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的內涵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出現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要學會冷靜處理,不要急于更正或否定,而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機智靈活地處理學生的錯誤,并且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的本質屬性.
有一次,學生們在完成一道計算題:1.65 ÷ 0.18 = 9…( )時,許多學生填的都是3,針對這一典型的錯誤,我沒有急于求成,而是把它作為一道判斷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先判斷答案是否正確,接著追問:“你是怎么發(fā)現錯誤的?”學生在富有啟發(fā)性問題的誘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很快找到了判斷方法:
第一,余數3比0.18大,余數比除數大,說明3是錯的.
第二,余數3比1.65大,余數比被除數大,說明3是錯的.
第三,驗算:9 × 0.18+3不等于1.65,說明3是錯誤的.
緊接著,我?guī)е鴮W生分析,找出正確的余數:由于計算時,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了100倍,雖然商不變,但余數是被除數擴大100倍計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數也擴大了100倍,應把余數縮小100倍變成了0.03.
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本來應該是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出現錯誤是正常的,關鍵是教師如何利用這一錯誤資源.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中選取錯例,充分挖掘錯誤中潛在的智力因素,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錯誤伴隨學生的成長,對于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錯誤,我們要站在數學價值角度上重新審視,發(fā)掘其內在的“閃光點”,對其進行新的探究和發(fā)現. 教材是靜止的,教學活動卻是動態(tài)生成的,因為出錯,才會有點撥、引導、解惑;因為出錯,課堂才是最活的,教學才是最美的,學生的學習才是最有價值的. 我們要及時捕捉學生的“錯誤”,鼓勵并引導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發(fā)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因為有了錯誤而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