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芳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shù)量多少、質量高低會對他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識字質量?工作中我體會到要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孩子識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chǎn)生積極興趣,就能自覺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11-01
在課改春風的沐浴下,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在接受著新課標的洗禮。課標強調了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學生在低年級段大量識字。因為識字量大了,才可能更快地進入早期閱讀,而及早閱讀對學好各門課程、豐富知識及學生一生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那么,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該如何去面對"識字教學"這份責任呢?
我想我們應該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征,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chuàng)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識字教學的快樂,思維創(chuàng)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能讓學生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閱讀寫作,我借鑒和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的識字方法,把枯燥、抽象、難于理解、難于認識的漢字,變成了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樂于掌握的知識,讓孩子在快樂中識字,讓孩子快樂的識字。
1.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識字興趣
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要讓學生全方位地動起來,包括聽、說、讀、寫、看、想,也包括唱、跳、演、畫、做、玩。
1.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識字。例如:小貓釣魚、給生字編故事、編兒歌等等。有的識字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
1.2運用直觀教具進行識字。根據(jù)課文內容自制生字卡片,使學生聯(lián)系課文學習生字。如:在學習《小書架》這一課時,我將每一張字卡做成書的樣子,把生字寫在卡上。上課時,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大書架,讓學生認出生字,并把它放到"書架"上,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反復的放取,使學生輕松地把生字掌握了。也可以采用將文字、圖片、圖象、動畫、聲音溶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的教學情境之中,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1.3在游戲中識字??梢圆捎?猜謎語"、"找朋友"、"排排隊"、"找媽媽"、"選難字"、"變魔術"、"讀詞賞畫"、"讀文找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等游戲進行識字教學。
(1)猜謎語。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學生猜測字謎的關鍵是學會按漢字結構規(guī)律猜想,這是鞏固識記漢字的一種方法,通過猜測,學生可加深對字形的記憶,鞏固所學漢字的有關知識。
教師編字謎,學生猜字謎,編口訣、兒歌、順口溜牢記字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學"晚"時,我們先將生字分為"日"、"免"兩個部分,由于"免"比"兔"少一點,就可編成順口溜:太陽出來照小兔,小兔藏起小尾巴。這樣通過順口溜,把生字和熟字結合起來,學生記得又快又準。
(2)找朋友(組詞)。老師把生字卡發(fā)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太"字說:"我是'太',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陽"的學生馬上出來和"太"合在一起,說:"我是'陽',我和'太'組成'太陽'。"全班讀"太陽"。組好詞后,再請一位學生用這個詞造句。這樣學生不僅會認這兩個字,還會用這兩個字組詞、造句,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3)找媽媽。給出一個偏旁,讓學生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從而找出規(guī)律,了解偏旁的意義。如,教學生字"拍、打、拔、跳、踢、跑"時,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們經(jīng)過同桌討論后,立刻舉手如林,說:"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關;"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與"腳"有關。了解了提手旁和足字旁所表示的意義,再根據(jù)意義來猜猜還有那些字可能是提手旁或足字旁,讓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媽媽"。
(4)"選難認字":各組商量選出本組的難認字后,各小組長在本組難認字的字卡上打"V"。先請幾個慢生開火車讀沒有打"V"的生字,再請幾個中等生開火車讀打了一、兩個"V"的生字,最后,請幾個學生讀打"V"較多的生字。鼓勵學生爭"聰明星",開動腦筋想辦法記憶難認字。
1.4在生活中識字。
(1)認同學的姓名,讓學生發(fā)作業(yè)本,能認識很多字。
(2)借助生活中的實物,在實物上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能認識表示該實物的字,引發(fā)學生的無意注意。
(3)利用"廣告牌、宣傳匾、包裝袋、商標、路牌"等識字。
(4)看電視、看報紙認字。
1.5根據(jù)兒童爭強好勝、自尊心強,愛表現(xiàn)的特點,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教學。看誰識字的速度快,就評他為"識字小能手";教學"眼、耳、鼻、脖、胸、手、腿、腳"等字時,讓學生比賽見字做動作,看誰眼疾手快。
2.基本學法的探究積累
漢字是形象聯(lián)想的文字。漢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表意文字的漢字強調重領悟、重意會的審美習慣。因此,看到一個漢字,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得兒童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憑借字形猜測出詞句的大意。掌握漢字規(guī)律,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平常的識字教學中,要注意滲透一些識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筆畫法、熟字換部首法、去部首法、形聲字學習法等。
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要選擇不同的識字方法。如,學習《口耳目》,要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與圖畫的聯(lián)系,掌握象形字的構字規(guī)律與識記方法;學習《菜園里》,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認識蔬菜的名稱,滲透識字與識物相結合的識字方法;學習《比尾巴》,讓學生邊看圖邊識字,滲透看圖識字的方法;學習《四季》,讓學生邊讀文邊識字,滲透隨文識字的方法……
學過的字要在閱讀和寫話中經(jīng)常運用,這是復習鞏固生字的重要途徑。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教師要有意識、有步驟地示范、引導,如讓學生用字組詞,用詞造句;讓學生讀短文,學說話,學寫話,寫觀察日記等等。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緊扣兒童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和生活實際,在識字的同時,達到聽、說、讀、寫、思的整體推進。
雖然每個孩子是不同的,但我們相信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我們要把兒童之間的差異看作寶貴的資源,把差異的產(chǎn)生和解決都視為推進兒童發(fā)展的契機,用我們的智慧為孩子的學習道路增添一份快樂,讓他們能夠快樂的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