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四妹,鐘海英,邱晶
?
·臨床經驗·
子宮肌瘤不同術式治療對患者內分泌功能影響分析
沈四妹,鐘海英,邱晶
目的:分析2種不同術式治療子宮肌瘤對患者內分泌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抽取80例,按照手術方式將其分為子宮切除術組和子宮肌瘤剔除術組,比較2種手術方式對患者內分泌功能的影響。結果:通過對所有患者術前3 d,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的血清激素水平進行比較,子宮切除組患者術后3個月血清內雌二醇(E2)水平顯著低于手術前,而孕激素(P),黃體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等血清激素水平較術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子宮肌瘤剔除組患者血清內各項激素水平均無明顯變化。結論:為保持患者內分泌功能的正常, 應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
子宮肌瘤; 子宮切除術; 子宮肌瘤剔除術; 內分泌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為女性子宮肌層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病率為20%~25%[1]。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主要為手術,手術方式常包括子宮切除術和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能夠分泌多種激素,對體內內分泌的調節(ji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內分泌功能可作為不同手術方式的參考標準之一。為探討兩種不同術式對子宮肌瘤患者內分泌功能的影響,我們對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 抽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確診為子宮肌瘤, 且均無糖尿病、心臟疾病、肝腎等重大疾病病史?;颊吣挲g為26~49歲, 其平均年齡(37.1±4.1) 歲。80例子宮肌瘤患者中黏膜下肌瘤52 例, 壁間肌瘤18例, 漿膜下肌瘤10 例。根據患者病情,將其分為子宮切除組40例,子宮肌瘤剔除組40例。2組患者年齡、臨床病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于術前3 d,術后3個月及術后6個月分別予以靜脈抽血3 ml,用全自動化學分析儀器分別測定其血清內各項激素水平,并記錄相應激素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80例患者術前和術后血清內激素水平變化 所有患者術后3個月血清內E2,P,LH,FSH較術前的變化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6個月患者血清內E2水平則顯著低于術前及術后3個月(P<0.05), 余項無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80例患者術前和術后血清內激素水平變化 (±s)
表1 80例患者術前和術后血清內激素水平變化 (±s)
時間例數E2/(pg/ml)P/(nmol/ml)LH/(mIU/ml)FSH/(mIU/ml)術前3d80505.23±358.6613.25±12.909.57±8.237.63±7.02術后3個月80479.34±365.2316.52±14.0210.20±9.168.32±7.12術后6個月80392.35±310.1113.54±13.238.12±7.138.12±7.32
2.2 2種不同術式的患者術前和術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通過分析發(fā)現,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血清內各項激素水平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行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在術后6個月血清內E2水平顯著低于手術前期,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LH及FSH等血清激素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種不同術式的患者術前和術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s)
表2 2種不同術式的患者術前和術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s)
組別E2/(pg/ml)P/(nmol/ml)LH/(mIU/ml)FSH/(mIU/ml)子宮切除術組 術前3d532.35±425.3216.25±15.908.20±8.167.63±6.02 術后3個月448.21±370.5916.75±16.108.70±8.039.35±9.23 術后6個月360.25±278.2316.45±15.908.23±8.1210.32±9.34子宮肌瘤剔除術組 術前3d407.25±312.2113.21±12.3010.32±10.216.35±3.25 術后3個月502.28±389.0119.87±18.5614.26±12.326.23±3.15 術后6個月440.23±403.2110.56±10.039.52±9.106.21±3.56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病率較高且呈逐年上升趨勢[2]。其臨床表現多為壓迫和月經過多等癥狀。目前在臨床上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而最常用的手術方式為子宮切除術和子宮肌瘤剔除術。而對于子宮肌瘤術式的選擇,我們一般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生育要求及子宮肌瘤的部位、大小來決定最佳的術式,同時要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3]。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通常適用于較為年輕的未育女性,用以保留其生育功能。而行子宮切除手術患者通常為已育女性,已無生育要求,且腫瘤病變情況較為嚴重。但早期臨床研究證實[4],子宮切除手術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內分泌功能。
通過本資料結果分析發(fā)現,子宮切除術組的患者的E2,P,LH及FSH等內分泌激素術后6個月與術前3d比較,其E2水平明顯降低,這表明子宮切除術能夠嚴重影響患者的內分泌激素水平。其原因可能是[5]:卵巢血供的60%來自于子宮動脈,子宮切除破壞了子宮動脈對卵巢的供血,使得卵巢會逐漸出現衰竭癥狀,從而導致下丘腦-腺垂體-卵巢軸內分泌的改變,所以直接導致了E2的分泌降低,但LH,FSH和P卻反饋性的升高。而子宮肌瘤剔除術組對患者的E2,P,LH及FSH等內分泌激素水平均無影響,是由于其沒有破壞子宮與卵巢之間的正常結構,做到了最大限度地維持卵巢功能的完整,從而保證了血液運輸的正常。因此,子宮切除術相對于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內分泌影響較大。
綜上所述,子宮切除術能夠徹底根除子宮肌瘤,但是術后對患者內分泌功能影響較大。而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內分泌功能影響相對較小,且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但是其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6]。因此,上述2種術式各有其利弊,臨床醫(yī)生應該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選擇對患者最有利的手術方法,但是,為保持患者內分泌功能的正常,應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由于本研究屬于回顧性分析,且納入樣本例數較少,仍然需要更多的樣本作進一步觀察。
[1] 彭珺.子宮肌瘤不同手術方法對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34):186.
[2] 樓旭陽,陳素華,倪偉平.兩種子宮切除術對術后患者內分泌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15):32.
[3] 王紅菊,張小麗.不同術式對子宮肌瘤患者內分泌生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3):111-114.
[4] 袁媛,陳慶海,張文艷.不同術式對子宮肌瘤患者內分泌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2):48-49.
[5] 張麗霞.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子宮肌瘤對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響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5):2956-2957.
[6] 樓云霞,吳萍.不同術式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性激素水平與性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5,24(4):21-24.
江西省新余市中醫(yī)院 婦產科,338025
沈四妹(1973-),女,主治醫(yī)師,大學。
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6.031
R 737.33
A
1008-7044(2016)06-0694-02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