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光霞
語文教師語言表達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新知識接受的程度和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化深奧為淺顯,以聊代講,用淺近的語言,引領學生走入文本,近距離感觸文字,這需要教師學會在課堂教學中用各種教學技巧,引導學生大膽聊,盡情讀,盡情抒發(fā)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邊聊邊讀,讓小學語文課堂增智提效。
一、 聊場景,讓學生在體驗中悟語文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直接研讀文本,從自身的經(jīng)驗世界、內(nèi)心需要出發(fā),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對作品內(nèi)容仔細體味、深入揣摩。如在教授《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需要學生理解雜草在跟小稻秧搶營養(yǎng)時,是不由分說、一擁而上的。對于這樣一個教學場景,教師沒有簡單地講授“不由分說、一擁而上”的含義,而是播放了一段視頻短片,片中正是小稻秧和雜草爭論的場面,短短一分鐘的視頻短片,學生看得意猶未盡。這時,教師開始跟學生聊:“在這個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場景?”很多學生舉手回答短片內(nèi)容,在回答中,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的含義。隨后,教師繼續(xù)與學生聊:“你平時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無法辯解、被人欺侮的時候?”由于聯(lián)系到他們的生活實際,學生大多能暢所欲言,從而理解了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這句話的真切含義。有的學生甚至在朗讀中,自然地加入了動作,將小稻秧的氣憤表演得淋漓盡致。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表達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之中,真切感悟、換位思考,真正走入文本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后來,由于學生非常喜歡《小稻秧脫險記》這篇課文,部分學生排演了這個劇本,在班級舞臺一展風采,學生痛痛快快地當了一次“演員”。
二、 聊話題,讓學生在對話中讀語文
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與學生聊文本的話題,在邊聊邊讀中,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例如,《秋天》是一篇含蓄雋永的小詩,詩人王宜振用活潑生動的語言,用擬人化的手法,將秋天寫得生動活潑,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直接講述秋天的美好,而是采用了聊天的形式,讓學生近距離接觸秋天,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走進秋天。教師直接跟學生聊:同學們,你們看,秋天的使者——秋風,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的面前:秋風在田野里打滾/秋風在小路上奔跑/秋風抓一把桂子的香氣/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多么可愛調(diào)皮的秋風,同學們,現(xiàn)在請你們跟秋天的使者——秋風打個招呼吧。教師出示范例:調(diào)皮的秋風/你好/是你/像個調(diào)皮的小娃娃/在秋天的田野上打滾/在秋天的小路上奔跑。范例出示后,學生說了自己心中對秋風的印象,有的說秋風像個頑皮的小娃娃,有的說秋風像個男孩子,還有的學生說秋風像個惡作劇的孩子……教師充分肯定了學生的理解,學生在融入感受后,有感情地朗讀,讀得聲情并茂,抑揚頓挫,朗讀間充滿了對秋風的喜愛。
語文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講課不能是一種簡單的灌輸,而應該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真正做到理中蘊情,通情達理”。正如《秋天》的小詩,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動筆描寫了自己心中的秋天:美麗的秋天/你好/是你/給棉花披上了白披風/給高粱送了件紅戰(zhàn)袍……秋天/你是這樣的/惹人喜愛!
語文課堂,可以不僅僅有學生朗讀,教師的講解,也可以由學生與文本妙趣橫生的聊天與對話:在深層次的聊讀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開啟了學生的智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學生的記憶,調(diào)節(jié)了課堂氣氛和學生的精神,使語文課堂也能生趣盎然、回味悠長。
三、 聊生活,讓學生在動作中學語文
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進行文本解讀時,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感悟、對話來理解課文,而且可以在教學中,跟學生聊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動詞去理解、去解讀。筆者抓住小學生生性活潑愛動的特點,在理解課文的動詞時,輔之以動作演示,讓學生在動作中體會感情,感受到詞語背后所蘊含的深情,也感受語言文字的溫度。如《姥姥的剪紙》一課中,作者用一個“拴”字體現(xiàn)出姥姥對我的關心,也表達了作者對姥姥的敬佩、感激之情。在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直接拋出對于文字“拴”的理解,而是繼續(xù)跟學生聊生活:“同學們,這句話里有個動詞,你看到了嗎?什么叫‘拴?生活中你見過什么東西用‘拴”字嗎?誰能給大家做個‘拴的動作?”一下子就調(diào)動起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紛紛表示要給大家展示‘拴這個動作。當展示完畢,教師相機聊起這個問題:“剪紙能這樣‘拴我嗎?作者為什么要說是姥姥‘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通過教師的逐步深入啟發(fā),學生慢慢開始對動詞‘拴有了更深的理解,體會到“拴”字的表達傳神、形象。在以后的習作中,學生慢慢體會到動詞的作用,并運用于習作:“唉,周末,本想出去玩玩,可是老爸老媽卻用做不完的作業(yè)將我拴在了家里。
動詞,蘊含著情感,滲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神奇,也學會了表達的基本方法,實現(xiàn)了對詞語的立體感知,放大了詞語的文本價值。教師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巧抓動詞,實現(xiàn)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作者單位:無錫市八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