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舌尖上的重慶冒菜館
在重慶,有這樣一家位于街邊的冒菜館,店面不到50平方米,是完全沒有裝修過的簡陋街邊攤,每天卻坐滿外國顧客,而老板一句英語也不會說。
怎么點菜?
這家冒菜館老板、今年49歲的華山說,小店開了8年,四五年前有了第一個外國顧客,至今他除了這些外國顧客的名字,只會幾個打招呼的英語單詞。
店里用繩子掛起各個菜品的圖片和中英雙語,來店里的外國人只要指一下圖片,華山就知道要做什么。
雙語菜單翻譯十分地道甚至創(chuàng)新,冒菜叫Mixed Vegetable Boiled in Sauce(水煮混合蔬菜),鹽煎肉叫Fried Pork with Black Bean Sauce(黑豆醬炒豬肉),麻辣毛肚叫Spicy Flavoured ox tripe(辣味牛肚)。
華山介紹,菜單最初是一個常來吃飯的工商大學(xué)英語專業(yè)學(xué)生做的,后來有一位英國人幫忙校對、修改,期間還有很多外國顧客給出了修改意見。
怎么做菜?
采訪時,今年23歲的法國人John來吃飯,他點的菜沒在菜單上,菜名叫John’s炒飯。
華山說,外國人吃的菜品一般比較單一,但要求比較細,譬如Jonh每次來都點3個蛋、多加飯、適量炒肉、不要辣椒的炒飯,“許多外國人每次都點一樣的東西,要求一般很私人化,就有了John’s 炒飯、William’s炒面這些菜名。”
John端著自己的John’s炒飯開心地說,認識Hua(華山)三四年了,只有他能做自己想吃的。一旁23歲的法國人William也說,自己3年前在沙坪壩的川外讀書,因為嘗過一次Hua為自己專門做的William’s炒面,就把學(xué)校換到了重慶交通大學(xué),“這樣就可以天天來吃William’s炒面了?!?/p>
華山雖然主營冒菜,但為了按照每個外國朋友的意思做專屬菜肴,這些年來,中餐如鹽煎肉、宮保雞丁,西式快餐如薯條、炸雞等他都會做了。他的菜品每份賣價多為10元,較其他餐館稍稍便宜一些。
華山越來越了解不同國家顧客的餐飲習(xí)慣,荷蘭人喜歡吃酸甜的東西,他就在飯菜里多加西紅柿,法國客人來了,他基本不放辣椒,把飯菜做得清爽自然,如果來了澳大利亞客人,就得把菜做得和重慶人吃的一樣辣。
怎么交流?
晚上9點以后,華山的店里陸續(xù)來了10多位外國朋友。
同為27歲的法國人Gaspard和 Remy說,他們每天都來這里吃夜宵,Hua的餐廳是他們外國人固定的聚集地,曾經(jīng)他們分散在各個地方,但附近的餐館要么不合他們的胃口,要么對他們區(qū)別定價,只有Hua這里干凈實惠,而且他們想吃什么Hua都會試著去做,時間一長,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剛果、印度、泰國什么國籍的人都來了。
Remy說,有一次自己從法國帶來當(dāng)?shù)氐能钕憔频街貞c喝,喝完后拿著剩下一點酒向Hua說想喝家鄉(xiāng)的酒,“他竟然為我釀了出來,真是感動到哭”。
為了走進年輕人的圈子,華山注冊了微信,加入這些外國顧客的各個微信群,與他們互動。華山時常被邀請參加各種外國人的聚會,在新年的時候華山也曾請這幫外國朋友吃飯喝酒。華山說,自己是四川資陽人,8年前女兒考上了工商大學(xué),他便到工商大學(xué)門口開餐館陪她,“現(xiàn)在她上班了,我就繼續(xù)在這里陪這些年輕人、外國人”。
(重慶市外國專家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