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分析大學生信仰教育現(xiàn)狀的基礎上,探討了加強大學生信仰教育的路徑: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并實踐大學生信仰教育;以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態(tài)度強化大學生信仰教育。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信仰教育;現(xiàn)狀;路徑
教育是把某種文化認同向時空上拓展,并為將來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貯備能量。在文化認同中,終極目標就是信仰。信仰是人的思想認識的高級層面,是指人們對一定觀念的堅信并崇尚、仰慕,它給予人們以價值維度、精神支柱及理想構建,使人獲得情感依托、心靈凈化??梢娊逃龤w根到底是信仰教育,同時信仰培養(yǎng)也是教育的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新形勢下進一步推進大學生信仰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要求,是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的時代主旨和本質所在。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三個層面的具體內容,對于大學生信仰教育路徑探析提供支點和理論引領。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對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這三個層面的具體內容,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為一體,而這一整體恰恰是高校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課教育大力弘揚的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2]“兩課”作為大學生接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存在著授課形式單一、過于理想化等問題,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大學生信仰教育出現(xiàn)滑坡、迷失自我現(xiàn)象,這些都與大學生信仰教育的困境密不可分。
課題組對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現(xiàn)狀做了調查問卷。本次調查采用無記名問卷的形式,在遼寧警察學院、大連海洋大學、大連醫(yī)科大學三所本科院校的學生中進行,共計發(fā)放問卷450份,收回有效問卷430份。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是:本科在校學生涉及理科、工科文科等學科門類。調查內容包括:對大學生信仰教育的基本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二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育等幾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81.32%的學生認為人是需要信仰的,僅有71.65%的人認為信仰重要。但是對于信仰究竟是什么,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信仰時,大學生就表現(xiàn)出了多元化,而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的調查只有56.3%的學生有所了解,對自己的信仰模糊的占到了30.12%,這充分說明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現(xiàn)狀。在我們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時期,大學生在信仰方面存在的這些問題原因眾多: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和電子時代的到來,動搖了大學生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的信仰的堅定性;如今很多同學加入微商創(chuàng)客的隊伍,在這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信仰教育相脫節(jié),所以對大學生信仰引領和教育已經(jīng)迫在眉睫。此外,在各高校評優(yōu)、入黨方面,重學習成績,輕思想政治素質,以學習成績代替政治標準,認為學習成績是易于量化的標準,便于掌握,而思想政治素質沒有量化的標準,難以把握。[3]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下加強大學生信仰教育就成為思政課的重要教學目標。
二、大學生信仰教育路徑探析
大學生信仰教育面臨著“路徑困境”。所謂“路徑困境”是指對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論灌輸與大學生生活世界相脫節(jié)造成信仰教育低效。[4]如何讓信仰教育之花盛開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文提出了一下兩個方面的路徑。
1、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并實踐大學生信仰教育
從實踐出發(fā)去思考現(xiàn)實生活與人的信仰的關系,從本體論上看,二者是存在與意識的關系,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馬克思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chǎn)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5]也就是說,信仰終究是社會生活在人們精神世界的內化,反映的是精神的內核,這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謀而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閾下信仰教育的實踐路徑將更為具體化。歷史已經(jīng)證明,沒有共產(chǎn)主義理想,就沒有中國的今天。同樣,沒有共產(chǎn)主義理想,也不會有中國的燦爛明天。[6]雖然信仰的本質,歸根到底是人類的一種自我超越,是一種超越有限追求無限、超越匱乏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但是人的信仰會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外化出來,把內心的應然轉化為實然。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實踐活動及其效果充其量只不過是自我超越的特定現(xiàn)實成果。[7]大學生信仰教育具體化到生活實踐中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2、以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態(tài)度強化大學生信仰教育
知識是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為學貴在勤奮、貴在有恒。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钡赖轮趥€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明辨就是要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篤實就是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8]以上四點態(tài)度就是加強大學生信仰教育的根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信仰教育的養(yǎng)成不是一日之功,努力把信仰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閾下變成日常的行為,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仰。信仰不要隨著生活的變化而有所動搖,無論何時,都要堅守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視野下,實踐大學生信仰教育。
【注 釋】
[1][2][8]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5.4.
[3] 贠小波.高校規(guī)模擴大后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思考[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22.
[4] 林雪原.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路徑探析[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教研交流版,2011(4).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43.
[6][7] 荊學民.當代中國社會信仰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58.
【作者簡介】
林玉華(1979-)女,漢族,遼寧朝陽人,遼寧警察學院思政部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