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武申
陪同鄧大姐看望“二七”廠女工
謝武申
去年秋天,我從北京到上海拜望《世紀》雜志社的同志,往返乘坐快捷而舒適的“動車”,思緒不禁閃現出我國鐵路運輸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磁懸浮機車和高速機車的發(fā)展歷程,也不禁回想起45年前我在“二七”廠參加試制第一代內燃機車的情景……
1970年,周恩來與鄧穎超同志在中南海西花廳
長辛店的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工廠,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修理蒸汽機車和貨車車廂的大型工廠,原名北京長辛店機車車輛廠,后為紀念“二七”大罷工而改為今名。該廠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中央警衛(wèi)部隊(即8341部隊)軍管的“六廠二?!敝弧_@“六廠二?!笔敲珴蓶|主席親自抓的“點”。毛主席的秘書徐業(yè)夫、衛(wèi)士長王宇清,周恩來總理的三位秘書周家鼎、趙茂峰、趙煒和機要干事鄧東來,李先念副總理的秘書徐貴寶,李富春副總理的秘書賀光輝,中央警衛(wèi)團的武健華(時任副政委,后為政委、中央警衛(wèi)局副局長,抓捕“四人幫”的主要指揮員之一)等都先后在軍宣隊工作。
1970年8月初,我有幸成為該廠軍宣隊的一名成員,先后擔任過機車系統(tǒng)的部件車間和附屬品車間(當時稱“車間”為“連隊”)軍代表。王宇清和賀光輝先后擔任機車系統(tǒng)的“片長”(軍宣隊內部也稱排長),是我的直接領導。
我來之前,工廠已經開始試制3000、6000馬力的內燃機車。在廠里分配給附屬品車間的攻關任務中,有一項是試制“針閥”和“針閥體”。因我參軍前當過鉗工,自以為對鉆孔還算內行,便和車間的工人、技術人員一起,在鉆床上用細如發(fā)絲的合金鉆頭反復給針閥體鉆孔,但均告失敗。原因是針閥體的硬度相當高,頭部是錐形,需要鉆孔的地方恰在斜面上,稍一用力,鉆頭就打滑、偏離位置或折在孔中。為解決這一難題,我曾帶領技術人員到北京手表廠,參觀如何在手表盤上打孔。記得針閥體上的孔,后來是采用激光技術解決的。
就在“二七”廠投入內燃機車試制的時候,在鐵道部內部產生了兩種不同意見:一是主張先搞電力機車;一是主張先搞液力(即柴油)機車。但制造電力機車,需要大量的銅,由于銅是戰(zhàn)備物資,并且還需要進口,所以價格很高。
周家鼎(時化名賈汀,任“二七”廠黨委書記、軍管會主任)、賀光輝和徐貴寶同志把鐵道部的不同意見,向李先念、李富春和余秋里,以及一機部部長周子健等主管經濟和工業(yè)的領導同志作了反映;先念同志又請示了周總理??偫碇甘荆嚎梢韵仍囍苾热紮C車,盡快投入使用,不讓冒黑煙的火車頭進首都;并表示支持“二七”廠由修理轉制造和試制內燃機車的規(guī)劃。
此后,周總理很關心試制工作的進度,經常讓家鼎匯報內燃機車的性能,如速度,燒什么油,跑到廣州中途要加幾次油和水,“二七”廠是否能制造全部零件,工人的收入等等,非常細致。他還指示,柴油機的燃燒狀況能不能到西南去試?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要搞好協(xié)作,爭取過關。
1971年4月,8341部隊駐“二七”機車車輛工廠軍宣隊部分成員在宿舍前留影。第二排左二為賀光輝。第二排左四為周恩來總理的機要干事鄧東來。后排左三為筆者,左四為宣萬友
周總理將“二七”廠試制內燃機車的事,報告了毛澤東主席和朱德委員長。毛主席指示:“二七廠生產問題,當前以修為主,制造為次,可以搞點制造,多搞幾次試驗,方向要往這上走。”
朱德委員長視察“二七”廠時,也對職工說過:“內燃機車,主席很關心,你們要搞好它?!?/p>
周總理還曾委托鄧穎超大姐到“二七”廠看望正在攻關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一次是1970年10月13日,到硅元件班視察,并開了座談會,詳細了解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工資、糧食定量和家庭經濟狀況;再一次,是1971年春季,鄧大姐來附屬品車間看望女工。
這年春季的一天,賈汀、武健華等軍宣隊的領導和當時也在軍宣隊擔任軍代表的趙煒同志找我和附屬品連隊的另外一位軍代表宣萬友談話,交代了一項任務——組織好接待鄧大姐到附屬品連視察的工作。他們還對我說,你們連女工比較多,鄧大姐要看望女工,和她們談談。
賈汀和健華同志說,事先要做些準備工作,一定要保證鄧大姐的安全,和工人們打個招呼,要堅守工作崗位,不要圍觀,回答問題時要實事求是。
我接受任務后,非常緊張,因為我沒有接待中央領導同志的經驗,于是就向趙煒同志請教了幾個問題,并問道:我和工人們怎么稱呼鄧大姐呢?是不是叫“首長”?
趙煒說:不要叫首長,就直接稱呼“鄧大姐”或“大姐”就行了,鄧大姐不讓稱呼她“首長”。
我又問:我是晚輩,叫“大姐”不合適吧?
趙煒說:我們這些大姐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是晚輩,她也讓我們叫她“大姐”,說這樣更親切一些,表示都是革命同志,是平等的。
因為當時工廠里的派性還沒有完全消除,我和宣萬友擔心有些人知道鄧大姐來附屬品連隊時,會闖進來“反映問題”,造成圍觀,容易發(fā)生擠壓的危險,就對連隊黨、團支部負責同志說,過幾天,有位中央首長要來我們附屬品連視察,名字暫時保密,到時就知道了。接著,我們和他們研究了接待方案,物色了幾名女工,讓她們做好準備,首長來后,問什么,就實事求是地回答。
之后,我們分頭向各班組的工人們講了接待中央首長的事,叮囑大家不要圍觀,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并把車間打掃干凈。
鄧大姐來“二七”廠的那天,由秘書趙茂峰(在“二七”廠軍宣隊工作時化名趙峰)等同志陪同,先是到廠辦公室,向廠黨委和軍宣隊的負責同志轉達了周總理對試制內燃機車的支持,并向參加攻關的人員表示慰問!希望早日看到內燃機車馳騁在祖國的鐵路線上。
鄧大姐從廠辦出來后,由趙峰和趙煒等很少的幾名同志陪同,向附屬品車間走來。
我和宣萬友早已在車間外等候,見首長走過來,就迎了上去,喊了聲“鄧大姐!”立正敬禮。
趙煒同志向鄧大姐介紹說:“這是附屬品連的軍代表小謝和小宣?!?/p>
鄧大姐伸出手來,親切地同我倆握手。我見鄧大姐穿著舊得有些發(fā)白的藏藍色布衣,胳膊上搭著一件同樣有些發(fā)舊的風衣,和女工們沒有什么區(qū)別。
我向鄧大姐介紹了車間的幾位負責同志,和準備陪同大姐的青年女工吳瑞銀(團支部委員,已病逝)。之后,我們便請大姐來到車間。她邊走邊和工人們打招呼,說:“你們試制內燃機車,辛苦了!”她不時向女工們詢問車床上加工的是內燃機車上的什么零件,有什么作用?女工們一一作了解答。
之后,我們又陪大姐專門看了看正在研磨針閥的女徒工。大姐問加工的精度是多少?我記得她們回答是“***12”,即研磨精度最高的一級。
在車間的一角兒,我們請大姐坐在馬扎上休息一會兒,并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白開水,還找來幾名女工陪她。大姐邊喝水,邊親切地問她們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是什么工種?有沒有孩子?孩子小的,喂奶時間夠不夠?她語氣和藹親切,就好像同自己的親姊妹拉家常一樣。所以,女工們一點兒也不感到緊張,對大姐說,工廠安排得很好,有專門的育嬰室,喂奶時間都可以保證。
大姐對我和車間的負責同志叮囑說,對女工一定要照顧好,除了保證喂奶時間,還要給她們安排一些學習時間。
大約談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快到午飯時間了。大姐說,到職工食堂看看伙食怎么樣?
我們陪她到了食堂后,幾個打飯的窗口都已經排上了十來名工人。于是,大姐就排在了后面。
“二七”廠制造的“北京”號6000馬力內燃機車
工人們有的認出了是鄧大姐,就紛紛請她到前邊先打飯,但大姐就是不肯。我們勸說,讓趙秘書去打飯,請大姐坐下等,正好同女工們談話。
大姐說:那好,就讓趙秘書買飯吧,但是也得排隊。
就這樣,我們陪鄧大姐用了一次職工食堂的飯菜。記得是饅頭、窩頭和炒圓白菜、肉絲炒豆角,外加兩三個咸菜。
餐后,鄧大姐叮囑趙秘書:你再打一份兒,帶回去給總理嘗嘗。
出了食堂,我問趙秘書,大姐外出視察,都是自己排隊買飯嗎?
他說,到哪兒都是這樣,有時是我們勸她,替她去排隊,但是大姐囑咐,不論誰去買飯,都要排隊,自己付錢。
曾經當過三年工人的我聽著聽著,雙眼泛起淚光,視線漸漸模糊起來……
不久,內燃機車試制出來了,被命名為“北京”號。我們和全廠職工非常興奮,輪流站在由“北京”號牽引的敞篷貨車車廂上,從長辛店到琉璃河跑了個來回。
周總理和鄧大姐支持“二七”廠試制內燃機車的事,我銘記至今。然而,使我更難忘的,卻是大姐在職工食堂給總理帶飯的事。他們的心,和工人是連在一起的……
今年,是敬愛的周總理逝世40周年,也是第一臺“北京”號6000馬力內燃機車試制成功45周年。筆者遂擬此文,以為紀念。
(作者為國防大學研究員)
責任編輯 周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