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56-02
【教材依據】
本節(jié)內容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教材第五章第2節(jié)第2小節(jié)的內容。本小節(jié)通過一個音頻處理軟件Cool Edit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數(shù)字化音頻的簡單加工處理過程。
一、學生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通過前期的學習,學生己經可以熟練使用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程序。但由于生源和計算機接觸面的不同,學生知識經驗和技能水平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數(shù)字化音頻的基本加工和合成過程。2、能根據主題選擇音樂并對其進行加工處理。
【過程與方法】
1、體驗音樂的基本加工和合成過程。2、通過對音頻信息的加工,體驗音樂在信息表達交流中的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多媒體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作的習慣,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2、能理解并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guī),認真負責地利用音頻作品進行表達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驗音頻信息的加工過程。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使用信息技術的態(tài)度和信息技術價值觀。
四、教學策略
1、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對于制作手機鈴聲,學生非常感興趣。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手機鈴聲的制作,是一個創(chuàng)作實踐的過程。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實踐活動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氣氛中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合理設置任務,體現(xiàn)分層教學思想。由于學生在知識經驗和技能水平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故本堂課采用了分層教學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課堂掌握情況完成相應層次的任務,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均有所收獲。
3、自主探究,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任務十分感興趣,而且能熟練使用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程序,故本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教程的方式來達到學習目標。教師的角色轉變?yōu)閷W習資料的提供者和學習過程的組織者,教師主要是指導和組織學生學習,避免枯燥的講述,留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自主探索和具體操作的時間。
4、教學流程的設計
情境導入 探究學習 協(xié)助學習 實踐創(chuàng)新 拓展評價
五、教學方法
高中新課程理念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探究性學習模式
六、教學過程:
1、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3分鐘)
(1)請一位帶手機的同學撥打教師的手機號碼
學生欣賞教師手機鈴聲
師:大家知道剛才我的手機鈴聲是哪兒來的嗎?
學生七嘴八舌回答
“網上下載的”、“掏錢買的”……
(2)更換手機鈴聲,再請一位同學撥打教師的手機
學生議論
“這不是我們音樂課剛學的歌曲嗎?”
師:大家聽到的手機鈴聲都是我自己做的,第一首鈴聲是我女兒在幼兒園時唱的兒歌,我錄下來之后再配以背景音樂做成的。后邊聽到的鈴聲是你們最近在音樂課中學的王力宏的歌曲“心跳”,我把高潮部分截取下來做的。
2、任務驅動、實踐探究(30分鐘)。引入本節(jié)課學習主題:數(shù)字化音頻的簡單加工——手機鈴聲DIY
布置任務:把學生2人分為一小組,遇到問題互相討論、互相幫助,用Cool Edit軟件為自己或親友制作手機鈴聲。
任務一:截取歌曲的高潮(好聽)部分作為手機鈴聲。
(1)引導學生從學校的FTP服務器上下載教師自己制作的Cool Edit教程。
師:請同學們自己從網上下載一首歌曲用來制作手機鈴聲,注意不要侵犯別人的版權。如果是給親友制作,一定要考慮他們的愛好和欣賞水平。
學生下載教程后,從網上下載自己需要的歌曲。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Cool Edit教程進行探究學習,期間巡回指導,給學生以適當?shù)膯l(fā)和幫助。
學生邊學習教程,邊進行同步制作。
(3)等多數(shù)學生都完成后請一位操作較熟練的同學到教師機演示完成任務一的步驟,同時教師在旁講解,強調重點。對同學們積極探索、遇到問題互相討論、協(xié)作的精神給予肯定和鼓勵。
任務二:制作個性化手機鈴聲
師:現(xiàn)在,大家體現(xiàn)個性、展示自我的機會到了。讓我們來做個個性化的手機鈴聲吧??赡苡械臅r候,大家有一段獨白或者其他聲音,然后又聽到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想將這兩個聲音片段疊加在一起作為手機鈴聲。
引導己完成了任務一的同學實踐探究教程里的“個性化手機鈴聲制作”方法,完成任務二。
鼓勵沒有完成任務一的同學繼續(xù)努力完成。
學生對照教程二邊學習邊制作,甚至有個別同學還用Cool Edit自己錄音。
提示學生可以自己錄一段想說的話或者唱點小曲再找背景音樂合成。
巡回指導,關注學生實踐情況。
3、作品評價(5分鐘)。根據交上來的作品選取幾個比較典型的個案,請這些同學分組上來為大家播放作品并介紹鈴聲是給誰做的,自己認為做的怎么樣,有哪些優(yōu)缺點,請其他同學評價,最后教師點評。
4、總結拓展。請幾位學生先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最后進行概括和補充。
師:音樂在信息交流中有其獨特的魅力,我們在對其加工過程中要用心去感受。請大家課后到網上去探究學習,對自己今天制作的鈴聲進行美化和潤色比如添加回聲、混響、平滑、音色等。
七、教學反思
1、本堂課按預先設計是學生完成任務一之后教師不進行示范操作直接讓學生去探究完成任務二,但我在巡回指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少部分基礎差的同學對于自己探究學習好象無所適從,又不善于向同組成員求助,大多數(shù)同學任務一都完成了,他們才剛把歌曲導入,所以我讓一個操作熟練的同學到教師機一步一步示范操作,同時進行講解,強調重點(這個過程中己經完成任務一的同學在腦海中也可將自己剛才的操作做以總結),最后又給予個別輔導,使這些同學最后順利完成了任務一。
2、本節(jié)課將信息技術教育、藝術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融為一體,符合高中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和理念的要求。讓學生進行協(xié)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培養(yǎng)他們學會科學地使用信息技術,運用技術為別人奉獻愛心和表達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