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飛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是學生可以在正式上課鈴響之前來到計算機教室,在這個時間段里學生可以通用微課視頻來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因此,研究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當前有著一定的意義。文章研究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的重要性、以及應用的具體步驟,并分析了應用效果。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9-0065-02
一、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的重要性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外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chuàng)建微課視頻,學生在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yè)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tài)。
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強的學科,所以,常常會出現,教師講解時有的學生接受理解掌握了,而有的學生掌握了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沒有了解,在應用中,就會出現,有的得心應手,有的需要求教,而有的干脆模糊不清、無從做起。所以,在進行實驗指導時,會出現教師一遍一遍地演示同一個操作的情況。因此,為了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有效性,采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未來,它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在未來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途徑將會由課上聽課變?yōu)檎n前看微課視頻;學生的學習將會由課上轉為課前;教師的功能將會逐漸的由知識講解變成答疑解惑。
二、應用步驟
(一)課前模塊
1.開發(fā)微課
要想實現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那么就需要一個重要的資源——微課。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程當中,微課視頻成為傳播知識的重要媒介,其質量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成效、速度與質量。因此,第一步是要開發(fā)出高質量的微課視頻。
錄制微課前首先要分析本節(jié)的題目、內容、教學目標、重難點,然后經過設計,將關鍵的部分,開發(fā)錄制。一節(jié)課的內容,通過一個微課來集中講解,一定是言簡意賅的。結合高中學生學習的特點,微課長度應在10分鐘以內,如果能在3-5分鐘說明問題的就不要做得太長。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很多知識都是進行計算機操作,因此,可以采用以錄屏軟件為工具的錄屏模式來制作微課。
【案例1】
學生在學習Excel公式與函數之前,我們制作微課視頻,充分展現Excel操作過程,讓學生自學之后,馬上可以自己運用Excel中的公式或函數進行數據統(tǒng)計,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去發(fā)現問題,在回歸課堂時有目標的解決問題。下圖為視頻截圖。
【反思1】
在錄制微課時一定先寫好腳本,不能像教師在課堂講課一樣,有隨意性,語言一定要精練、準確、不能有知識性錯誤;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時也一定應該是流暢、順利、符合規(guī)范的,不能出現操作失誤重新操作等情況。對于關鍵步驟,要通過打字幕或結合PPT提示等方法,進行文字性提示,以方便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能夠縷清頭緒,把握準確的思路與方法。
2.設計與下發(fā)任務單
在課前教師一定要向學生下發(fā)紙質或電子的任務單。學生按照任務單的要求,在課前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單當中通常要明確學習的內容、目標、步驟。如(1)完成微課視頻的學習。(2)完成書后或任務單當中的習題(3)反饋學習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當然,任務單當中的任務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內容而定,有些內容可能需要學生課前按照微課進行重復操作,有些內容可以配合除微課中例題以外的其它習題,而有些內容可能只適合配合幾個簡單問題,需要在課程上進行實踐操作。
一、學習指南
1.課題名稱:Excel數據統(tǒng)計中公式與函數的應用
2.達成目標:針對各種不同的數據,能夠靈活運用公式或函數進行統(tǒng)計
3.課堂學習形式預告: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并完成學習任務,同時發(fā)現問題,課堂上與同學老師交流解決問題
二、學習任務
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自學,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任務一:①在表格中統(tǒng)計出每個人的每月消費合計;②整個班級的各項消費合計
任務二:統(tǒng)計出每個人的消費合計占班級總合計的百分比(格式設置為保留2位小數的百分比)
三、困惑與建議
【案例2】
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
【反思2】
教師一定要考慮到高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的設計任務單,使得學生在可控的時間內完成課前的學習任務。如果學生學習緊張階段,可以只讓學生觀看微課,或者明確學生觀看兩次微課或三次微課,通過看,來學習知識,再通過課上的操作來應用知識。
3.學習與反饋
學生在收到任務單后,需要按要求進行微課的學習,其學習時間也不會太長,學生可以在空閑時段,自己找時間完成,并記錄遇到的問題。
在學生完成學習后,對于前課學生是否認真完成了學習、學習效果等,教師一定要及時反饋,在課前做到心中有數。
【案例3】
學生的反饋:
①公式與函數有什么區(qū)別
②絕對引用的“”應該什么時候使用
③不連續(xù)的區(qū)域的自動填充
④不輸入等號會出現什么情況
⑤為什么在公式中不能使用單元格的內容
【反思3】
學生結合視頻演示與自己的操作經歷,能夠發(fā)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不同于視頻演示的其他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課中模塊
對于翻轉課堂教學的課堂教學,主要以實踐應用與信息反饋為主。即通過課堂的再加工,使得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可以應用于實踐。具體的課堂教學步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設定。以下研究
1.解決問題
師生根據課前微課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尋找正確答案、準確方法。教師根據課前任務單上的反饋,將問題歸納分類,反復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統(tǒng)一的分析解講。一些非典型的問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型式,互助解決。
【案例4】
問題的分類解決:
在本節(jié)課中,單元格的絕對引用是一個難點,不出意外的成為了學生反應最多的問題,教師統(tǒng)一分析講解了絕對引用中“”符號使用的幾種情況,集中解決了這個問題。反饋中的公式或函數要使用單元格名稱而不能使用內容的問題,同桌之前相互研究,反復嘗試已經能夠自己解決。
【反思4】
問題反饋歸納分類的同時,能夠使教師更加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的知識點講解,學生帶著目標的學習也加深了理解。學生之間的互助也鼓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踐操作
教師布置具體的實踐任務,由學生進行現場實踐。對于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可以隨時找到微課,按照其中的步驟進行操作,方便而快捷。微課可以隨時的暫停、重新播放、反復播放,直到學生看懂看會為止。在實踐中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針對具體的題目進行交流。對于學習基礎較弱的同學,教師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給予指導。
3.總結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總結回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課堂學習結束之前,師生需要共同總結學習與實踐當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與解決方案,對照學習目標,把握學習效果。
三、應用效果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也是剛剛起步,尚在探索當中,但實踐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說是其未來工作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而在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教學中學生的這方面能力被訓練的很少。而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針對性訓練,這種訓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憑有據、科學合理的,學生需要按照學習任務單進行學習,通過常期訓練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具備了學習的能力。
(二)提高了學習成績
微課學習是高效的學習,因為每一節(jié)微課都是精心設計的,最合理的教學過程,語言精練、操作流暢、方法科學。學生學習效果顯著提升。采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之后,學生的學習由課上的學習延展到地課前,而課上,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尤其是對學困生,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幫助,班級的學困生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好。
(三)融洽了師生關系
在采用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之后,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因此,師生交流的機會更多,教師由講臺上走到課桌間,與學生研究討論,增進了師生感情,融洽了師生關系。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1]賀玉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趙瑩瑩.“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3]劉芳.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教學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4]艾元元.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5]夏吉潔,朱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08).
[6]魏杰.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01).
[7]郭寶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5,(01).
[8]許旭.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2015,(02).
[9]竇勝杰.“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學測復習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6).
[10]劉訓才.用翻轉課堂模式,分解傳統(tǒng)課堂——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