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父母是第一責任人,甚至是終身的責任人,一輩子你都要做示范,一輩子你都有責任為你的孩子、為你的孫子、為你家族的人做出一個榜樣。我們需要教育,需要激濁揚清,為孩子提供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這是每個大人的責任。需要我們謹記:處處當孩子的榜樣。
理解孩子,需要溝通,需要聆聽來自孩子的聲音。
有時候,多聽聽孩子對生活、對個人成長的理解,多詢問一下他對生活對生命的感受,真的是一種享受。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斷;不能代替孩子去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回到自己來理解這個世界,選擇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式,讓他得以健康成長。父母呢,要盡到責任,幫助他支持他肯定他的個人選擇;在他選擇之后,有時要幫他承擔這種風險。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充滿各種風險的,而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在他感到迷茫的時候,父母能不能更堅定地站在他身后,我覺得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極其重要?,F(xiàn)在在小學(xué)階段,對父母來說學(xué)業(yè)上的壓力還比較少,到了初中,你不要看有的孩子他學(xué)得那么好學(xué)得那么輕松,我的孩子學(xué)得這么辛苦學(xué)得這么差,其實這個時候恰恰就是父母有勇氣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哪怕孩子遇到各種各樣的失敗,你也要堅定不移地支持他,這樣能夠讓他活得比較從容,樹立自信心,這點很難但確實非常重要。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質(zhì)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
生活中,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和克制的比比皆是。孩子犯了錯誤,一些家長還沒有說上幾句就急了,破口大罵,甚至動起手來。缺乏耐心和克制,粗暴對待孩子,常會對孩子產(chǎn)生傷害。家長若能克制自己的情感,和孩子一道冷靜地分析問題,一定會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教育孩子,不是玩泥巴,隨意而為。著急沒用,責怪更沒用。打罵,只會適得其反。理解,寬容,他反而會心懷愧疚,會極力反省并改正錯誤。
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一日為父母,終身為父母,終身為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責任幾乎就是終身制的。誠然,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xué)校。父母要盡全力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失望和厭煩,任何時候愛孩子,都是一種自覺的行動。無論什么時候,你要讓他相信:你和他在一起,你帶領(lǐng)著他,你站在他身后,你是他最強大的支持。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也是如此。我們父母們必須轉(zhuǎn)變觀念,做專業(yè)的父母,做有教育智慧的父母。父母在讓孩子改變前先改變自己,只有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1.父母要作出具有強烈責任心的榜樣
“責任心只能用責任心來培養(yǎng),家庭教育的突出特點就是潛移默化。”的確,如果父母是對家庭很有責任心的人,對工作對事業(yè)有強烈責任心,對社會同樣很負責任,對孩子的熏陶示范根深蒂固,孩子的品性自然卓越優(yōu)異。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對家庭不負責任,對工作對事業(yè)敷衍塞責、對社會麻木不仁,孩子的心智必定會出差錯。問題家庭出現(xiàn)了問題孩子,這種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父母自己事業(yè)心不強,卻要求孩子好好學(xué)習,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父母對社會沒有責任心,增強孩子的自私心理,為孩子人生的成功埋下了定時炸彈。
2.父母要盡可能多地給孩子提供擔當責任的機會
“言語只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焙⒆拥呢熑涡氖窃谛袆又信囵B(yǎng)的,培養(yǎng)得越早越刻骨銘心。閨女自幼兒園起,就開始學(xué)著收拾自己的房間,并且跟爸爸一起承擔冬天平臺、家門口掃雪的責任。因此,不管閨女走到哪里,擔當責任的品質(zhì)一直深得周圍人的好評。而且我們努力讓她明白,今天的責任,今天的付出,是迎接明天最好的鍛煉。讓孩子開動腦筋,想方設(shè)法擔當責任,鍛煉了自己,學(xué)習了技巧,提高了處事能力,真是一舉多得。
3.從點滴細微之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我們知道孩子的世界很少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孩子責任心培養(yǎng)也只能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不經(jīng)意的細微之處做起。父母要“狠下心來”,不能越俎代庖,凡事代替孩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錯誤自己擔責,自己的承諾要千方百計地兌現(xiàn)。我鄰居家的小孫女上小學(xué)一年級,她走在大街上看見有人扔下垃圾袋,便主動撿起來,送進門口的垃圾桶里。孩子小小的舉動,充分折射出學(xué)校和家庭要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其實并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到,關(guān)鍵是習慣和品質(zhì)的養(yǎng)成。
4.父母必須首先做出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子不教,父之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對孩子大愛,不要溺愛。大愛和溺愛的共同點都是愛孩子,但卻有本質(zhì)的不同。在學(xué)校里面,老師用愛心教育孩子。在家里,父母寵愛孩子這是天性,是天經(jīng)地義的。眾所周知,大愛能夠幫助孩子走向人生成功,溺愛貽誤孩子發(fā)展,甚至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禍根?!按髳劬褪歉呒壍膼?,智慧的愛,自然的愛。而溺愛則是低級的愛,本能的愛,刻意的愛?!币P(guān)注孩子“做人”,不做分數(shù)的奴隸;要座有個性有思想的孩子,不要乖孩子;做正爸爸,不做負爸爸;要為孩子做楷模,而不是注重說教;用你的手為孩子鼓掌,而不是給孩子耳光。
大愛孩子的父母,往往特別關(guān)注孩子高層次的需要,如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盡可能多地為孩子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三心二意” (“三心”指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心;“二意”指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讓孩子有自己的理想抱負等等。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出色的孩子,大都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有所擔當?shù)牡浞丁?/p>
溺愛孩子的父母,往往過度關(guān)注孩子低層次的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孩子的吃穿要關(guān)照好,有的人認為讓孩子穿名牌、用品牌是愛孩子,不能讓孩子受到任何委屈,不想讓孩子受到任何挫折等等。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孩子不成器,給自己招惹無盡的麻煩和痛苦。真可謂是“辛苦一輩子,一把辛酸淚!”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在暗暗警戒自己:愛,不可盲目;愛,要智慧,更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