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艷
如何讓語文課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樂起來,使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方法多種多樣,結合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趣味教學 課堂導入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趣味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痹谛抡n程的實施中,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給語文課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呢?
一、教學生有趣地識字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法,以趣為眼,用生動有趣的各種形式打開學生的視野,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態(tài)下學習漢字。學生學會了識字,就等于拿到了開啟世界之門的鑰匙,而興趣恰恰是學生在尋找鑰匙的過程中一直支撐學生的精神力量。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多識字、愿意識字,在識字中找到樂趣。我最常用的就是以讀兒歌的方式教學生認字,根據(jù)漢字的特點,編一些適合學生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chǎn)生直觀印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教師還可以編一些謎語,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既能懂得字的特點,也掌握字的寫法。例如,教學“心”字的時候,我是這樣總結的:月牙彎彎像張弓,上邊掛著三顆星。通過這樣的順口溜,我形象地講出字的結構和主要筆畫,讓學生可以清楚地記得。在識字教學中,正是有了教師的鋪路搭橋,正是因為教師的趣味性教學,才使得識字這原本枯燥的學習,變得妙趣橫生了。
二、通過講故事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教學的趣味性,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的再現(xiàn)作者的感情。教師只有自己首先進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感染人,給人以入迷之感。教師要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變成故事的主角,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好像唱歌一樣,加上節(jié)奏使故事具有可聽性,語言親切,又有變化??梢允褂酶鞣N各樣的象聲詞,各種動物的叫聲的模擬詞,把角色的對白進行擴充,適當重復,適當提問,讓孩子們與故事中的角色進行互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一定會越來越喜歡老師的,自然也喜歡我們的語文課堂了。講故事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以講故事為契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設置精彩的課堂導入,增加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泵刻谜n的課堂導入就成了這堂課成功的關鍵。課堂導入設計得是否成功,直接關系著我們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調(diào)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把他們在剛剛課下游戲的思緒中拉回到課堂教學中來,也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課堂導入的設計一定要別出心裁。而且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來進行設計。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人們積極探究新事物的一種傾向,是人的天性,是興趣的先導。而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普遍很強,對于新鮮的事物和問題總想問個為什么,弄出個所以然,所以我們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來進行;對于需要設定情境教學的課堂內(nèi)容,我們就可以通過構建情境教學的方式來進行。至于課堂導入的方式,語文老師要照顧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心理喜好,最后來確定導入的方式。
四、通過玩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與生動的游戲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在教學中,把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讓學生親自參加,親自體驗,寓教于樂,寓學于玩。在許多情況下,學生并不是為了認識一個事物而去主動觀察,而是由于情緒的激動,興趣的導引不由自主地去觀察,使學生入情入境入理。繞口令游戲,造句接力游戲,指令游戲,傳話游戲,猜字游戲,聽音辨音游戲,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能幫助學生克服膽怯害羞的心理,從而勤思考,大膽說。這種活動化的教學讓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從做中學,從玩中學。
既增強了教學情趣,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小游戲在大教育中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和意義。
五、運用獨特的語言訓練,強化學生人格的養(yǎng)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闭Z言文字訓練與趣味教育是血肉與靈魂的關系,是語文形式與思想內(nèi)容的統(tǒng)一,是語言文字工具訓練與趣味陶冶的綜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著意引導學生于語言習得過程中確立主體意識,鍛煉獨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師在常規(guī)的聽讀訓練中銳意革新,要將學生從有限的所謂“重點”篇章束縛中解放出來,鼓勵他們廣泛閱讀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時利用電視廣播新聞媒體,不斷吸取傳統(tǒng)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時代改革的驚濤駭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這一切都應該在聽、說、讀、寫中去落實。這一段富有詩意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學生們開始了與文本的對話,與他人的心靈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無聞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當代雷鋒”;有的想起了每日迎著朝陽美化世界的環(huán)衛(wèi)工;有的想起了戰(zhàn)斗在玉樹第一線的武警戰(zhàn)士;也有人說起了為學生嘔心瀝血的老師……學生們在學習文本、積累文本的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靈的洗滌。
總之,在語文課堂里,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更應關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資源,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生命領域,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的身心參與其中,讓課堂充滿趣味,課堂才能由此煥發(fā)生命活力,也才能彰顯語文教學的藝術性、豐富性、趣味性。
參考文獻:
[1]孟婷.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的嘗試[J].新課程學習,2014,(11).
[2]牟景文.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