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梅
情感教育是實現(xiàn)素質(zhì)化教育的有效方式,其實施對于成長中的小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文本中包羅萬象,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元素,更應當引起每一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師的關注。作為教師在施教的過程中應當著眼于文本以及學生的實際,將文本當中的情感元素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來,借助科學的施教措施,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引發(fā)學生帶著情感認知,在生活中踐行正確的價值取向。著眼于“情感教育”之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闡述了對于實施情感教學的幾點方法,希望對今后的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實施措施
情感在人類認識事物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體現(xiàn)了素質(zhì)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年齡小而缺乏人生經(jīng)歷和社會閱歷的緣故,小學生的情感體驗相對不足。然而,小學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較強烈,十分需要教師通過適當?shù)姆绞竭M行引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思維和正確引導他們探究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師生的情感互動和溝通,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一、妙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共鳴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要具有相應的教學情境和氛圍,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才能有效地在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之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與學生缺少互動,主要是教師教授知識點而學生很少參與,因此傳統(tǒng)的課堂普遍缺乏活躍的氛圍。要充分發(fā)揮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歸根究底,還是要引導學生建立主動發(fā)展的良性機制,通過這一機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進行情感認識和情感體驗的能力。教師進行小學語文課堂設計的目的是通過有效利用學生大腦中的情感認知系統(tǒng),讓知識點與學生個體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使學生獲得情感層面上的體驗。例如,《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體現(xiàn)了主人公即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教師在講解這一篇課文時可以作適當?shù)那楦醒诱?,鼓勵學生學習主人公挑戰(zhàn)自我、努力克服困難的精神。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討論,讓學生參照主人公對自身進行評價和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并找出自身的不足在今后進行改善。通過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學習榜樣,在學習中刻苦勤奮,在生活中尊重師長、與朋友同學友好相處,并立志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優(yōu)秀人才。
二、優(yōu)化授課方案,援引情感興趣
在實施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積極探索和優(yōu)化授課的方案。例如,采用卡片制作、故事演講、電影賞析和話劇表演等活動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形式,一方面,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另一方面,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適當?shù)幕顒有问?,力求最有效地向?qū)W生進行情感傳遞。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多體驗生活中的精彩之處。然后,在觀察和體驗的基礎上思考生活,形成在語文課堂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素材,如學生和其他小伙伴相處的友情體驗以及和家人相處的親情體驗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孩子大多在周圍長輩的愛護中幸福成長,因此孩子們在與家人朋友相處的能力有所欠缺。對此,教師可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可以利用教材和相關活動等途徑適當滲透相關的教育,教育學生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進行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使他們懂得如何正確地與人相處。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第五單元的課文設置就是圍繞“可貴的親情”這一主題展開的。其中,《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說明了父母會記得孩子的生日而孩子則普遍不清楚父母的生日。教師可利用這篇課文,可以在講解這些課文時適當?shù)貪B透親情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父愛和母愛的無私和自身的不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學會關心父母與家人相處。
三、融注情感,構建和諧師生機制
師生間的相處是否融洽影響著情感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教師要注重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由于現(xiàn)代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共同成長的兄弟姐妹,他們的內(nèi)心普遍比較孤獨,和他人相處以及情感體驗和表達的能力有一定欠缺。而要提高小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在情感教學中取得成效,前提是教師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學生成為朋友,在情感上獲得學生的認同。教師要努力融入到學生的圈子中去,成為被學生信任的知心朋友,把傳統(tǒng)中嚴師的形象轉變?yōu)榱紟熞嬗研蜗?。在日常中相處中,通過情感的交流、融合和升華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贏得學生的信賴。在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師生溝通機制的基礎上,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構成元素,施教者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師生對話等多種教學策略,可以巧妙地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令其小小的心房中播種下愛的種子,由此,為良好人格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春艷.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基礎教育參考,2012,(04).
[2]李梅香.披文入境 辭動情生——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