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財鋒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執(zhí)著地栽培自己。
很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把重心放到了培養(yǎng)孩子上。然而,我們更需要重視的是自身的成長。對孩子真正重要的,不是父母表面上做了什么,而是父母是怎樣的人。育兒也是育己,只有不斷的自我覺察、學(xué)習(xí)和實踐,我們才會多一點淡定,少一點焦慮,多一些力量,少一些猶豫。
一、吃——吃苦吃虧
做家長一定要多吃兩樣?xùn)|西:一是吃苦,二是吃虧。
人這一輩子,要活得有意義,有所成就,那必須先學(xué)會吃苦。
一個不懂得吃苦,怕吃苦的人,往往與成功失之交臂。
吃虧,誰都不想,但有些虧還是要吃的。
鄭板橋以“吃虧是福”“難得糊涂”為最高處世哲學(xué),并身體力行。這兩句飽含人生哲理、代表他畢生智慧的名句,雖歷經(jīng)三百多年,卻依然膾炙人口。
鄭板橋在跋語中寫道:“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內(nèi)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笨梢?,鄭板橋吃虧不是為獲得報酬。自己受損失,有利他人,他人不嫉妒,自然對我心平氣和;我沒因為獲得私利去損害別人,所以也心安理得。平安,就是福。
在古代民間,百姓家的楹聯(lián)有“能守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的句子,這和鄭板橋的“吃虧是?!薄奥斆麟y、糊涂更難”是相吻合的。
在吃苦與吃虧的過程中,磨煉的是自己的毅力,堅定的是自己的信念,樹立的是自己的信心。
請好好珍惜周圍拋過來的苦與虧,千萬不要放它們走!
因為,只要你學(xué)會品嘗,學(xué)會吞咽,那么你就能成為一個幸運者,一個后福人,一個成功者!
二、喝——喝彩贊美
在同伴里,常有這樣的人:自己有了成績、榮譽,就歡呼雀躍,神采飛揚;別人有了進步,卻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甚至挖苦、嫉妒、冷嘲熱諷,很少真正從心底里為他人喝彩。
為別人喝彩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只有胸襟開闊、氣度恢宏的人,才能容納百川,營造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增強人際吸引力,更好地成就事業(yè)。
學(xué)會真正為別人喝彩,說到底是一種人格修養(yǎng),對于自己逐漸走向成熟和完美有著直接的影響。西班牙學(xué)者巴爾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書》中寫到:“一個人總能在某一處勝過別人,而在這一處上又總會有更強的人勝過他。學(xué)會欣賞每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智者尊重每個人,因為他知道各有其長,也明白成事不易?!庇纱丝梢?,為別人的成績而喝彩還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其實就是做人的智慧,對生存能力、合作能力、發(fā)展能力的增強和提高,都大有裨益。
三、拉——團結(jié)拉攏
電視劇《大浴女》中一位父親在女兒走入社會時,給女兒送了四句話,聽后頗有感受。
他說:在你走入社會時,要學(xué)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是要把別人當(dāng)自己;二是要把自己當(dāng)別人;三是要把自己當(dāng)自己;四是要把別人當(dāng)別人。這四句話看似簡單,也有點繞口,但細細琢磨,蘊含著深刻的做人學(xué)問和人生道理,真要做到確實不簡單。
這四句話真可謂做人的格言。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成功不是一個人的成功,拉攏是與人為善團結(jié)友愛,拉攏能獲得人心獲得友誼,拉攏是最終獲得成功的基礎(chǔ)。
劉備從桃園三結(jié)義,拉攏了關(guān)羽、張飛,再到三顧茅廬拉攏了臥龍孔明,最終使得蜀國成為三國鼎立的一員;劉邦從一個小亭長,拉攏了一幫為他賣命的流氓混子,慢慢發(fā)展到拉攏蕭何、張良,再到拉攏了英布、彭越、韓信,最終奪取了天下。
我所說的拉攏,就是有團結(jié)他人的能力,不是貶義上的拉幫結(jié)派。
四、撒——張揚個性
我所說的撒就是張揚個性。個性就是展現(xiàn)自我的風(fēng)采,展現(xiàn)自我的才華,展現(xiàn)自我的見解。個性張揚有利于個人的發(fā)展,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我所提倡的“個性張揚”必須是針對自我的內(nèi)在和潛能。只有真誠,誠實地秀出自我,才能張揚個性。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個性,張揚著愛國之心;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個性,張揚著純潔正直清白之心。
失去了個性不僅僅是失去了走向成功的鑰匙,更是失去了自己鮮活的人格。個性給予我們更大的自由空間,讓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感悟。
在教會翻云覆雨的時代,地球中心說已根深蒂固,但布魯諾不畏強權(quán),堅定地豎起哥白尼的地球繞太陽運動的大旗。八年的牢獄生活沒有使他屈服,臨刑前還大聲疾呼:“地球是圍繞太陽運動的。”你會看到他身上散發(fā)出追求真理的個性。
個性不是固執(zhí)己見,在張揚自己個性的同時,也要兼顧到友人的想法和集體的利益,要學(xué)會讓步和聽取意見,只有在張揚個性與顧及集體和他人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處理好與別人的關(guān)系,為集體帶來利益,為自己成就獨具特色的美好人生。
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tài)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zhí)著地栽培自己。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奮好學(xué)、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參考文獻:
趙芝.教育孩子與教育自己[J].人才開發(fā),1994(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