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要】作為輔導員,教育促進后進學生轉變發(fā)展,不但是其職責所在,更是衡量教育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認真了解后進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分析其問題所在,針對特點,治“病”救人。輔導員只有準確評估了解學生,善于寬容、感化學生,以自己的真心與愛心去擁抱學生,才有可能轉化問題學生。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途徑
一、后進學生案例背景
牛茂朝同學在大一學年學習狀態(tài)不佳,經常無故曠課。即使上課,也經常出現玩手機、睡覺等現象,不能遵守學院的教育教學秩序。而且,長期獨來獨往,玩心很重,上網成癮,手機經常關機,導致輔導員、家長、同學都與其聯系不上,令家人及老師十分擔憂。
二、案例探索途徑
1、找該生同宿舍的學生及同班同學談話,了解情況。從與其同學的談話中獲知,該生平時生活比較懶散,個性突出,喜歡獨來獨往,在寢室時間較少,經常在即將熄燈時才歸寢。該生曠課或不在學校時,經常去網吧打游戲或者和外校女友約會,甚少與寢室舍友及班級同學交流,參加活動不積極。
2、針對該生的表現,與其家長進行了聯系,與其父親、母親都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得知其父親、母親因做生意工作繁忙,從該生兒時起就很少有時間對其進行教育,與孩子的溝通較少。
三、對該生行為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該生的父母因忙于生意忽視了對該生的家庭教育,并且該生與家長缺乏有效的溝通,和父母的交流時間少,導致該生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并且在性格方面不夠成熟,欠缺恬當的人際溝通方式與方法,做事容易走極端。
2、性格因素。該生性格內向,難以快速融入新環(huán)境,因此,入學之初經常獨來獨往,再加之高中學習期間對老師的畏懼,在老師面前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導致該生不愿與老師進行溝通。
3、缺乏學習興趣與不適應大學學習模式。此同學無法適應由高中嚴格管理到大學自主式學習的模式轉變,并且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所學專業(yè)嚴重缺乏興趣,出現厭惡心理,這些都是造成該生曠課的重要原因。
四、高校后進生轉化途徑
在教育促進后進學生轉變過程中,筆者遵循:真心對待后進學生,善于發(fā)現后進學生的優(yōu)點,以鼓勵學生為主,教育批評為輔助,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并勇于承擔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具體途徑如下:
1、以朋友的身份和該生交流
對于這樣一個學生,筆者首先從行為習慣入手,找機會多和學生接觸,幫助其打開心結,經常把該生叫到辦公室聊天,或者讓他幫忙打掃教室衛(wèi)生等。同時,平時多觀察其言行舉止,了解該生的思想動態(tài),找到解決后進生的突破口,改善該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其對老師的信任感。
2、通過微信、QQ等途徑建立師生溝通的橋梁
由于該生和父母不愿意溝通,朋友也少,一些事情及委屈不便當面說。于是,筆者通過微信、QQ等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傾聽與鼓勵,使后進學生放棄抵觸情緒,拉近彼此距離,消弭學生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使學生性格開朗起來。經過努力,該生逐漸愿意參加活動了,上課狀態(tài)也有所好轉,能夠不曠課,不遲到早退。
3、鼓勵勝過批評
學生的成長進步,關鍵在于激勵,而不僅僅在于批評。每個學生都有優(yōu)缺點,輔導員要善于發(fā)現。尤其是后進學生,教師恰當的鼓勵有利于幫助其樹立自尊心、自信心,享受榮譽有助于后進學生繼續(xù)努力。并且輔導員還應針對其特點,因材施教,適時的為其制定學習和活動計劃與目標,樹立自強意識和自信心,激勵后進學生努力、上進,積極轉變。同時,對其每一次進步都應給予一定的表揚和獎勵,保證學生的積極性與成效。
4、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己
積極鼓勵該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生活動,讓其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和責任心,通過參加各項活動,使其不再獨來獨往,愿意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提升了自身的集體榮譽感,愿意融入班級,為班集體做貢獻。
5、與家長協(xié)作,雙管齊下開展教育工作
在大一學年,多次和該生的家長溝通,做家長的工作,父母也十分配合。家長覺得自己教育孩子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及時做了調整,漸漸地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他們之間的溝通多了,該生的學習也取得了很大進步。
五、案例啟示
1、真心與耐心是輔導員促進后進生轉變的法寶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老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鄙頌橐幻o導員,要以一顆真心和誠心去對待所有學生,而不是好學生和后進學生區(qū)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被學生信任。并且輔導員要有耐心發(fā)現每個學生的特點,通過勤觀察、勤表揚、勤鼓勵、勤記錄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動態(tài)和變化。在教育牛茂朝同學時,筆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融入了自己的真心與耐心。
2、家校緊密配合是轉變后進學生的關鍵
從牛茂朝的事例中筆者發(fā)現后進學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因素占有很大比重。首先,要讓家長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幫助家長樹立信心,指出家長教育孩子失敗的原因,家長應該少一份猜疑多一份信任,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然后,輔導員和家長要定期溝通,發(fā)現后進及時與家長聯系。在牛茂朝的進步過程中,家長的密切配合與學校形成了合力,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3、促進后進學生自強信念,給予展現的機會
輔導員面向的教育對象是各種各樣的學生,他們有個性、有認知、有時代特點。針對這些,輔導員采取的措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需辨證施治,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才可能發(fā)揮功效。此外,人常說:“看書求理,須令自己胸中點頭,與人說理,須令人家點頭”。輔導員教育促進后進學生轉變,還要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關愛學生,發(fā)現后進學生的優(yōu)點、擅長與愛好,給予展現機會,增強后進學生的自強信念,因勢利導,使后進學生愿意主動配合教師改正缺點,實現轉變。
4、做好后進學生轉變的“持久戰(zhàn)”
后進學生的轉變是一場耐心的持久戰(zhàn)比拼,并非一時一刻之功,要做好防范后進學生轉變反復的準備。輔導員要充分重視,仔細觀察,把握反復發(fā)展周期規(guī)律,著重找到后進學生在轉變過程中表現好與不好的交匯點,幫助其克服反復慣性,走出低谷,走向進步之路。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必須以極大的耐心、愛心和真心,做到嚴中有寬,督促其奮進,幫助后進學生克服惡習,樹立目標,持續(xù)努力,養(yǎng)成良好習慣。經此鍛造的學生,會積極、陽光向上,不管是現在高校學習生活,還是以后走上工作崗位,遇見挫折、困難和險阻,都會樂觀面對,勇往直前。此正為學校教書育人之意的體現和升華,也是我們輔導員追求的高級職業(yè)理想。
六、總結
孟子說過:“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尤其需要有愛心的教師完成,愛心與耐心是促進學生進步的基礎和前提。對于后進學生,不應該只采用批評的手段,而應該用一顆愛心去分析學生的不良行為,在尊重與包容學生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丁校飛. 讓職高語文課堂生動起來[J]. 職業(yè)教育(中旬刊), 2013,05:67-70.
[2] 林良章. 略論教師育人功能[J]. 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 1999,01:89-92.
[3] 郭長華. 張英修身養(yǎng)性思想淺析[J].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1,0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