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璠
《小康》:汽車文化在中國的普及會經(jīng)歷多久?需要哪些硬件和軟件的支持?
李克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chǎn)消費國,每百戶家庭擁有私家車25輛,但是汽車文化才剛剛開始,汽車還沒有完全從代步通勤的工具、身份地位的象征演變成為車主生活娛樂的平臺和伙伴。
如果說“70后”、“80后”還是汽車文化的“移民”,那么“90后”、“00后”毫無疑問將是“原住民”,當他們成長起來,就是中國汽車文化普及成熟的那一天。
普及中國的汽車文化需要硬件和軟件的支持,參照歐美發(fā)達國家,我們在交通道路等硬件設(shè)施方面已經(jīng)毫不遜色了,但是在安全駕駛、行車禮儀、環(huán)境保護、汽車娛樂等軟件方面的差距還很大。愛駕傳媒一直在尋找培養(yǎng)熱衷于消費汽車文化的用戶人群,我們把這些人稱為“愛駕者”,車主并不代表愛駕者,我們一直在倡導的“愛駕主義”精神是:參與、分享、成就。
《小康》:在關(guān)注汽車文化時,愛駕傳媒為何聚焦自駕游、改裝和賽車這三大領(lǐng)域?
李克崎:汽車文化需要落地、可消費,愛駕傳媒摸索了8年,終于找到了自駕游、改裝和賽車這三個聚焦切入點,它們是人們有了車之后滿足娛樂需求時必然要接觸的三大領(lǐng)域;它們的共通之處是成癮性、令人著迷、很難舍棄;而且這三大領(lǐng)域是相通的,以目前我國汽車改裝政策法規(guī)為紅線——能上路的改裝,是面向自駕游市場需求的“輕改裝”,不能上路的“重改裝”,就是需要上賽道體驗的速度與激情,在自駕和賽車之間有自駕越野拉力賽這一伴隨汽車工業(yè)百年的汽車娛樂形式。改裝、越野成癮性強,用戶相對小眾,自駕游則擁有數(shù)以億計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