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有幸參觀過凡爾賽宮的人,都會被它的磅礴氣勢、典雅氣質(zhì)所震撼。凡爾賽宮位于法國巴黎西南郊外,是世界“五大宮殿”(中國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之一。這顆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燦爛明珠,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凡爾賽宮所在地區(qū)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買下了這片土地,在這里修建了狩獵行宮。1682年,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眾挾至巴黎城內(nèi),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在隨后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中,凡爾賽宮遭到毀壞。直至1833年,才得以重新修復,并被改為歷史博物館。
凡爾賽宮布局嚴密,正宮是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殿頂部采用了平頂形式,宮殿外部的墻壁上端樹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栩栩如生。
它的內(nèi)部陳設更是極富藝術魅力。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內(nèi)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工藝精湛的家具。宮內(nèi)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還有不少精美的中國古代瓷器。
鏡廳是凡爾賽宮的一大亮點。它連接著兩個大廳。長廊的一面是17扇巨大的拱形落地窗,另一面鑲嵌著與拱形落地窗對稱的17面鏡子,這些鏡子由400多塊鏡片組成。鏡廳被譽為法國王室的瑰寶,也是路易王朝接見各國使節(jié)時專用的宮殿。
說到凡爾賽宮,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園林,可以稱得上是歐洲古典主義園林藝術的杰作。它位于宮殿西側,從南到北分為三部分,南北兩部分是花壇,中間是水池。園中綠樹成蔭,噴泉隨處可見,雕塑比比皆是。令人稱奇的是,園內(nèi)道路、樹木、水池、亭臺、花圃、噴泉的布置、造型均呈幾何圖形,非常對稱。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這里,可以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你會看到玉帶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兩側大樹郁郁蔥蔥,綠蔭中女神雕塑亭亭玉立。此情此景,相信你會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