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和機制改革的深入推進,研究生“助管、助教、助研”工作在保障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但目前的研究生“三助”工作存在不被重視;目標定位單一;制度建設相對滯后;資助面較窄,資助金額較少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提出要統(tǒng)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三助”工作;完善規(guī)章制度,做到有規(guī)可依;深入調查研究,提供實踐路徑;加大資金投入,提供財力保障;建立系統(tǒng)的教育培訓體系;加大宣傳力度。
[關鍵詞]研究生 三助 對策
[作者簡介]范文鵬(1980- ),男,山西古縣人,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思想政治管理。(江蘇 南京 210013)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4-0113-02
隨著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和機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研究生全面收費制度的執(zhí)行,“助管、助教、助研”(以下簡稱“三助”)工作在保障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不因學費負擔而降低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多次下發(fā)重要批示、意見,要求各高校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導下,開拓創(chuàng)新,多措并舉,因地因校制宜,高質量高水平地開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堅決避免有研究生因全面收取學費制度致貧而無法繼續(xù)學業(yè)。
一、“三助”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探索,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的研究生“三助”政策體系的運行狀況總體上比較平穩(wěn)、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其在保障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激發(fā)研究生創(chuàng)作活力和提升研究生實踐能力等方面的最初設想與愿景。但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生全面收費制度的投入速度相比,“三助”政策出臺的步幅、進一步健全的節(jié)奏,特別是各高校的重視程度、實施力度還遠遠不夠。具體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存在重“培養(yǎng)”工作,輕“資助”工作的傾向。筆者調研發(fā)現,諸多高校在提升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與保障研究生生活水平達到目前平均水平之間,存在失衡的問題。諸多學校將精力、注意力過多,甚至過度地傾注在擴張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提升培養(yǎng)質量上,而對于“以學生為本”的人文關懷服務理念貫徹不到位、不充分,不重視資助,尤其是在“三助”政策體系的建設或者宣傳上存在“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問題,相應的政策落實不到位,往往使資助工作讓步或者讓位于其他工作。
2.目標定位單一,沒有全面地認識到“三助”體系的功能。目前各高校將“三助”政策的功能單一地定位在“濟困”維度,大大忽略或者弱化了“三助”政策在培養(yǎng)研究生競爭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獨立意識,以及處理人際關系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更深、更有價值的功能,人為地屏蔽了“三助”政策體系的功能,這是對“三助”政策功能的誤讀、閹割。
3.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更新速度過慢。一是根據黨、國家及有關職能部門的精神進行的聯(lián)動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未能根據現實的情況適時適地地出臺合理的制度,甚至在某些時候造成制度空白,出現制度的真空地帶。二是現有制度的更新速度過慢。現有制度不能及時地根據情況變化及時去除不合理因素,吸納新鮮的、積極的因素,不能第一時間與現實需求保持同步。
4.資助面較窄,有待進一步拓寬資助對象,資助金額較少,資助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從縱向角度來觀察與梳理,與“三助”政策實施之前相比,受資助的研究生人數和資助的金額都有大幅度的增長,并且有逐步遞升的態(tài)勢,基本發(fā)揮了“三助”政策的目標功能。但是,從橫向來考察各高校的具體實施情況,發(fā)現與目前的研究生規(guī)模、數量相比較,“三助”政策存在資助面狹窄、資助力度不夠等諸多棘手的問題。
二、貫徹落實“三助”政策的建議
為進一步健全研究生資助政策體系,使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逐步深入人心,使政策的實施效果更加明顯,激發(fā)“三助”政策的內在活力,學校要直面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以“抓鐵留痕”的毅力突破阻礙“三助”工作的障礙,為此筆者特提出以下建議:
1.統(tǒng)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三助”工作。各高校要嚴格、不折不扣地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提出的研究生“三助”政策,進一步提高對國家“三助”政策體系的再認識能力,將研究生的資助工作提升到與研究生招生、培養(yǎng)等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偏不倚,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統(tǒng)籌兼顧,科學合理地處理好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與“三助”工作的關系,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三助”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支撐保障作用,確保“三助”工作有堅定的思想意識保障。
2.完善規(guī)章制度,做到有規(guī)可依?!耙?guī)矩”成為當今社會的高頻詞匯,“有規(guī)矩”成為社會主旋律的大背景下,研究生資助工作建章立制自然就應該提到重要的日程上,而且是擺在“三助”工作的首要位置,及時地將黨、國家及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的精神變成活脫脫的文字,使其綱目并舉,形成完備的制度體系,確保資助工作在制度的軌道上有序、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認真學習領會貫徹“三助”工作精神的前提下,還要善于使用“照鏡子,正衣冠”的方法,對于資助政策中的空白區(qū)域,及時給予填補,做到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對于與相關意見規(guī)定相左,或者有明顯沖突的地方,要及時給予修改、糾正,確保制度的引領性、指導性、前瞻性及穩(wěn)定性,為“三助”政策的實施建立牢固的制度體系。
3.深入調查研究,提供實踐路徑。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各高校應在黨和國家精神的指導下,踏踏實實、心平氣和地摸清本校目前“三助”工作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與本校情況相貼合的道路,這才是資助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有效路徑。學校應著眼于本校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規(guī)模、研究生層次結構等,借鑒成功案例,學習典范,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原則、“先行先試”原則,并銳意改革、積極創(chuàng)新,大膽地推廣與普及成功經驗,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校研究生教育規(guī)律的資助方案。
4.加大資金投入,提供財力保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事實證明,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保障,再好的政策,再正確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望也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注定徒勞無功。資金是資助政策執(zhí)行的血脈和靈魂,是整個“三助”政策體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建立科學的資金支持體系勢在必行。一是要建立穩(wěn)定的經費保障機制。穩(wěn)定的經費支持才能使“三助”政策穩(wěn)妥運行,無后顧之憂。要根據勞動時間、人力資本等因素,科學地測算,確保一定比例的學費用于研究生“三助”工作,嚴格財經紀律,保證經費不被隨意侵占、擠壓。二是建設合理、動態(tài)的經費增長機制?!叭闭唧w系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個開放的、動態(tài)的體系,各高校應建立動態(tài)的經費增長機制,確保經費能隨著學生規(guī)模的變化、物價的變動、人力資本的增長等而有所變動,做到因時而動,因勢而變,確?!叭惫ぷ鞑灰蚪涃M問題止步。
5.建立系統(tǒng)的教育培訓體系,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的“三助”能力。針對目前有部分研究生有意向從事“三助”工作,現有工作人員的崗位能力較弱的現實狀況,各培養(yǎng)單位應建立崗前、崗中、崗后的常態(tài)化培訓機制??梢岳谜n程、講座、座談等形式多元、內容豐富的形式,使從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在具備系統(tǒng)知識的前提下,快速適應工作崗位;還要提高用人部門、學院和指導教師對研究生的信任度,要鼓勵、允許研究生參與一些實質性的工作;要建立容錯機制。研究生參與“三助”工作,既能解決部分研究生學業(yè)費用緊張的問題,又能提高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真正實現“用人”與“育人”并舉的目的。
6.加大宣傳力度,提供氛圍支撐。良好的輿論氛圍是研究生“三助”工作順利開展的助推器。各高校應充分利用傳統(tǒng)宣傳手段與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對在校研究生進行廣泛有效的政策解讀和宣傳,盡量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播相關要求或規(guī)定,爭取最大限度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的領導高度重視、導師積極倡導、研究生踴躍參與的良好局面,充分發(fā)揮“三助”工作在培養(yǎng)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競爭意識及參與意識方面的效用,為“三助”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小結
“三助”工作是研究生獎助體系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強大的保障、育人和激勵功能,參與“三助”工作是研究生提升自我、積極參加實踐的重要途徑,各高校應該沉下心來開展“三助”工作,使之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金健美,曹偉,沈延兵.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現狀與展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9).
[2]沈延兵,王凌宇,陶德坤.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4(11).
[3]沈延兵,張杰,張宗海,等.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走勢與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2).
[4]史少杰,周海濤.研究生“三助一輔”工作:問題及對策[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