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興寧市第二小學 羅偉嫻
?
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心理的思考與探索
文/興寧市第二小學羅偉嫻
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心理,直接制約和影響著閱讀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保持“樂于閱讀、主動閱讀、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持續(xù)發(fā)展地閱讀”,形成健康良好的閱讀心理狀態(tài)。
1.誘發(fā)自我探求欲望
在語文自主閱讀中,學生并不喜歡教師“喂食物”,更不喜歡教師“咀嚼過的食物”。他們已經有自我探求意識,開始自己探求鮮活的、原汁原味的自主閱讀內容。因此,小學語文自主閱讀的意義取決于學生的探求程度。教師必須走進學生的探求心理,走進學生的探求心理涵蓋兩個層面:一是學生探求的需要層面,哪些是學生必須探求的,哪些是不需要學生探求的;二是學生探求的能力層面,這就要求熟悉學生,掌握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情況。
2.激活自主閱讀興趣
興趣是渴望認識某種事物或者愛好某種活動的感情傾向,是自主閱讀的動機。學生認識自主閱讀的意義,明確每個階段、每課書的具體目的和要求,便可以產生自主閱讀的需要,產生了探求心理,這也是自主閱讀興趣的基礎。為此,選擇一些內容豐富新穎、深入淺出、文字優(yōu)美、切合小學生興趣特點和生活實際的讀物,吸引學生自主閱讀的注意力,是產生興趣的條件。教師運用一些幽默藝術,使課堂氣氛愉悅是產生興趣的潤滑劑。設計一些學生力所能及而又需要開動腦筋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自主閱讀和答題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情感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類的需要與愿望所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情感體驗。為此,要引導學生處理好影響自主閱讀情感心理的因素。
1.教材與情感心理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情感是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為原動力的,而這種原動力是引起學生情緒共鳴的基礎,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閱讀教學正式通過讓學生閱讀一篇篇文辭精美的作品,去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教師與情感心理
在自主閱讀中,教師給學生情緒反應的影響是最大和最直接的。教師只有深刻體會教材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飽含熱情,在是非、善惡、美丑等問題面前,表明自己的鮮明態(tài)度,才能動之以情,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3.教法與情感心理
自主閱讀教學中要優(yōu)化教堂結構,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是使學生產生良好情緒體驗的重要手段,例如,采用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把無聲教材變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美化了學習環(huán)境,產生求知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等都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
小學生自主閱讀的情感直接決定自主閱讀的質量,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從中獲得認知、情感并舉的教學效果。
在自主閱讀中,我們看到有些學生已經開始在言他人之所不言,甚至力圖探究他人所未曾探究的領域。這給我們的啟迪是,自主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閱讀、創(chuàng)造性感悟和表達。學生自主閱讀創(chuàng)新心理主要體現(xiàn)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思維是閱讀能力的核心,每個小學生在自主閱讀活動中的思維能力集中表現(xiàn)在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和批判性這五種思維品質中。
1.思維敏捷性
表現(xiàn)在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方面,能迅速抓住閱讀材料的重點,領悟文章的中心,能邊讀邊從文字中擇選有價值的信息。
2.思維靈活性
表現(xiàn)在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所讀的內容,能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吸收有用的材料,處理沒有價值的材料。
3.思維深刻性
表現(xiàn)在能準確理解所讀內容的要點,在了解“是什么”和“怎么樣”的基礎上,能弄清“為什么”,善于深思,準確理解體味文章內在的含義。
4.思維獨創(chuàng)性
表現(xiàn)在閱讀時善于比較、聯(lián)想、發(fā)散和鑒別,清楚再現(xiàn)語言中所描寫的現(xiàn)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復述。
5.思維批判性
表現(xiàn)在對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的評判,能運用比較的方法發(fā)現(xiàn)所讀文章的特色,對作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并能學習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提高寫作能力。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