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汕頭潮陽文光初級中學 陳曉君
初中古詩文的人文熏陶價值
文/汕頭潮陽文光初級中學 陳曉君
語文教材像一座風景優(yōu)美的大山,教材精選的歷代古典詩文集合就是一部中國歷代文人的心靈史,教師應充當一名向導跋涉攀登,流連忘返,用古詩文中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敲開孩子們的心扉,“喚起人情感的共鳴,并在審美愉悅中得到情感的凈化、心靈的塑造、精神的升華”。
中國古典詩文與“情”“志”“德”等人格因素有著天然的血親關系,初中教材中的古詩文豐盈著靈性、充滿著人文情懷。如王維的《使至塞上》一文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充分展現(xiàn)了大漠壯美的景色,氣勢壯闊;在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文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展現(xiàn)了作者積極樂觀的精神,給人一種力量上的鼓舞,讓人樹立樂觀的人生價值觀。諸如此類詩詞以勵志,以感染孩子們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如何去積極豁達的生活。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睂庫o淡泊的心境、悠然自得的心情令我們情不自禁地想加入其中?!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毕嗑鄣南矏偤碗x別的痛苦及相思構成了人生情感的主旋律,細細品味詩詞里的情感,孩子們的心境或許會變得豁然。著名的愛國詩人杜甫用筆刻畫時代的面貌,敘述著人民內心的疾苦,“國破山河在”與“城春草木深”無不是這位詩人高尚愛國情操和憂國憂民責任感的體現(xiàn);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發(fā)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志。通過誦讀詩詞孩子們可以看到具體而實在的“責任感”,愛國情懷油然而生。
那么,如何達到這種人文熏陶效果,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參考。
1.誦讀。誦讀是一種獨特而有效的學習古典文學作品的手段。古詩詞的音節(jié)安排有特定的規(guī)律,非誦讀不能展現(xiàn)其高,非誦讀不能有效地“由聲入情”。只有學生自己在誦讀的過程中去細心感受,傾心體悟,才能獲得情真意切的深刻感受。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掌握有關詩詞音樂美的常識,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達到“目視其文,口發(fā)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藝術效果。像《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樣最具漢語音韻美與意境美的文字,不誦讀是很難體會到蘊藏于其中的美感的。
2.論爭。要想讓學生充分表達個人觀點,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是關鍵。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讓學生可以自由地就課堂學習的內容發(fā)問,表達個人觀點。通過這種方式容易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在課堂上找到更多的認同感以及成就感,這是一種極具人文精神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教師可以針對詩文中的情志內涵與黨的現(xiàn)實精神的矛盾點提出問題,進行爭論;也可以由此及彼,引發(fā)所學詩文與其他作品的比較,辨別討論,讓孩子們的情感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中得到升華。
3.悟道。語文教材中一篇篇優(yōu)美的詩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個感悟生命的范本。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從個體思想情感的體驗中超越出來,上升為對生命的認識與關注。如此將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對人生的體驗,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珍視與熱愛,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從而真正體現(xiàn)語文課的人文熏陶價值。吉林省特級教師趙謙翔的一次以“語文教育與人的發(fā)展”為主題的觀摩演示課“感悟蘇東坡”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價值。趙老師首先要求同學們對蘇東坡的五首詩詞進行仔細品讀,在此基礎上,以《感悟蘇東坡》為題,寫出感悟、賞析文章。同學們在充分品讀蘇東坡詩文的基礎上,對蘇東坡從藝術風格到個性風貌都做了認真地評析。課堂上,趙老師在抓住同學們的討論,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感悟蘇東坡執(zhí)著而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領會蘇東坡“也無風雨也無晴”與現(xiàn)實中“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此情換此生”的“瀟灑”作比較,讓學生明白真正的“瀟灑”是什么,由感悟蘇東坡的人生轉而思索我們應該有怎樣的人的人生。整堂課中始終貫穿著強烈的情感,從品詩詞到感受作者之人品、感悟作者之人生,學生一直沉浸在濃濃的情感之中,再讓同學們欣賞流行歌曲《瀟灑走一回》,使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最后,引導學生在比較分析中,把情感升華為理性的認識以指導自己的人生。這樣的語文課堂,像一首詩,真正地實現(xiàn)了古詩文的人文情懷熏陶價值。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