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陽江市陽東廣雅中學 馮金蓮
構建經典課堂之淺見
文陽江市陽東廣雅中學馮金蓮
教育教學的重點永遠是人,是關乎生命價值的提升。課堂改革在不斷探索新的模式,進行深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我們卻有一種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覺。我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如何才能激揚生命,喚醒學生生命的潛能與力量;怎樣才能真正打動學生,讓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之成為經典課堂?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牢記這一點,圍繞學生主體地位而開展有效教學。新時期的課堂教學,更重視的是學生在課堂的精彩展示。只有學生有了深刻的理解體會與精彩的展示,我們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才能使之成為經典課堂。在學習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網絡交往新空間》這一內容時,我根據教材設計了活動 “‘暢所欲言:網絡之我見’小組交流對網絡的認識,并對照自己在網絡交往中的行為,談談你的感想”。因為教材中的幾個問題都是學生網絡生活中常見的,所以他們能圍繞平常所熟悉的網購侃侃而談,也能根據網絡上的一些不良誘惑倡導大家學會文明、規(guī)范上網、自覺遵守網絡規(guī)則。他們不僅說理,還能列舉出不少的社會實例、新聞報道,充分展示他們的知識與生活經驗。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會關注 “怎么教”,卻甚少思考到底該 “教什么”,什么東西是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我們應該重視挖掘知識的內在魅力,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重現知識自身的魅力,那么每一節(jié)課堂,都將不可能是平淡、平庸的,必將會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使我們的課堂成為記憶深刻的經典課堂。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師生情誼》這一課時,我就抓住了一個關鍵詞“崇高”,何謂崇高?怎樣體現出老師的崇高?結合課前預習作業(yè),學生完成了對老師的采訪活動,開始有話說了,真正感受到了老師的不平凡。我適時播放了視頻 《感動中國人物——最美的女教師》,從張麗莉的身上,學生再次領會到老師的人格魅力,理解 “崇高”是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點點滴滴的行動上,對學生全心全意的關愛里,在生死關頭的舍生取義中。在這些簡單的活動結束后,我再引入一個問題:最美的女教師,美在哪里?這個“美”,其實就對應了教材的“崇高”,學生認真思考、討論之后,就開始理解老師的 “崇高”人格魅力。
教育應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靈的相互碰撞,感情的彼此交融,是在觸擊靈魂與撫慰心靈中對一個鮮活生命的尊重、陶冶與喚醒。學習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 《網絡交往新空間》時,我設計了一個網友邀約見面的劇情,請學生續(xù)編劇情。面對網絡交往、網友見面的誘惑,你會如何選擇?不同的選擇又會有怎樣的后果?這個問題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也是直擊他們內心的真正問題。學生開始根據他們的實際經驗續(xù)編故事并表演了出來,可謂精彩紛呈,結局引人深思,卻又讓我刮目相看,看到了他們的智力真正得到了錘煉,看到了他們在課堂上的成長與收獲。
新課標下的 “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從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出發(f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是否認可他人的尊嚴和想法?我們是否以謙恭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課堂教學交往?我們是否真誠地相互傾聽與交談?尊重是信任的最基本要素。我們所追求的理想經典課堂不能停留在言語、行為上對學生的尊重。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出發(fā),最高的尊重就是對他們智力潛能的尊重,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機會,充分的時間、空間展示探究獲知知識或展示才能。以尊重學生潛在智力引領思維發(fā)散,激發(fā)生命活力,讓智慧之花在課堂上燦爛綻放。所以,尊重相信學生,是對他們知識水平潛在能力的信任,并對此加以恰當的引導,為他們的成長創(chuàng)造各種體驗成功的機會,就是對人性的尊重,對智慧的尊重。
理想經典課堂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促進各方面因素的和諧發(fā)展,促進教學相長,為教師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成就自身職業(yè)成長,為學生提供更多優(yōu)質的教育,體驗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