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改燕 張 妮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咸陽712000)
?
扶正強腎方聯(lián)合含鉑化療方案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77例
潘改燕張妮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咸陽712000)
摘要目的:觀察扶正強腎方聯(lián)合含鉑化療方案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77例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入選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37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含鉑化療方案(NP或TP),治療組則在常規(guī)化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服用中藥扶正強腎方加減,定期隨訪觀察評估近期療效,臨床癥候變化,KPS評分和體重變化情況,以及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結果: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的瘤體穩(wěn)定率達75%,對照組的穩(wěn)定率達51.4%。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臨床癥候改善和KPS評分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7.5%和82.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56.8%和51.4%,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結束后治療組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顯著低于對照組5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扶正強腎方聯(lián)合含鉑化療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減輕毒副反應,療效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應用。
主題詞肺腫瘤/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補腎劑/治療應用@強腎扶正方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簡稱為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已成為我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的首要原因。非小細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1],約75%的患者發(fā)現(xiàn)腫瘤時已進展至晚期[2],錯過手術治療時機,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本文研究運用中藥扶正強腎方辨證治療聯(lián)合聯(lián)合含鉑化療方案,觀察其近期療效, KPS評分,生活質(zhì)量和體重變化情況,以及毒副反應的比較?,F(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腫瘤收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III-IV期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或單純西醫(yī)療法。其中男性48例,女性29例,年齡60~87歲,平均69.5歲。腺癌33例,鱗癌32例,其他類型12例,病理分期III期64例,IV期13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37例,治療組年齡68.06±5.37歲,男性25例,女性15例,腺癌16例,鱗癌17例,其他類型7例,病理分期III期34例,IV期6例。對照組年齡69.36±4.58歲,男性23例,女性14例,腺癌17例,鱗癌15例,其他類型5例,病理分期III期30例,IV期7例。兩組在年齡,性別,KPS評分,病理類型以及癌癥分期等無統(tǒng)計學差異 。
治療方法對照組單純采用含鉑化療方案法(NP或TP):NP方案:順鉑30mg,靜滴,d1~d3,長春瑞賓25g,靜滴,d1,8;TP方案:順鉑60mg,靜滴,d1~d3,多西紫杉醇60mg/m2靜滴d1,8。治療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服用扶正強腎方,藥方組成:制附子15g,桂枝、干姜、肉桂、炙甘草、補骨脂、仙靈脾、牡蠣各10g, 雞血藤、生薏苡仁、海螵鞘各10g,砂仁15g,生姜5片,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加減,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早晚飯后1h溫服。
觀察指標定期隨訪觀察評估近期療效,臨床癥候變化,治療前后生存質(zhì)量評價(KPS評分)和體重變化情況,以及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療效標準近期療效判定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實體腫瘤緩解評價標準[3]:分為完全緩解(CR)和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偤?CR+PR+NC+PD,有效率為(CR+PR)/總和;穩(wěn)定率= (CR+PR+SD)/總和。
臨床癥候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癥狀消失或癥狀積分值減少大于2/3;有效:治療后癥候積分值比治療前降低大于1/3;無效:治療后癥候積分值較治療前降低小于1/3;惡化:治療后癥狀積分值較治療前升高??傆行?(顯效+有效)/總數(shù)
采用Karnofsky(KPS判定標準[4]改善:治療后較治療前增加≥10分;下降:治療后減少≥10分;穩(wěn)定:介于兩者之間。
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治療結束后一周內(nèi),對患者采取血常規(guī)分析,以血液學毒性和胃腸道反應為毒副反應觀察指標,按WHO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毒性分級以及分度標準,分為0~Ⅳ級,統(tǒng)計發(fā)生III-IV級粒細胞減少和惡心嘔吐的患者例數(shù)。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本組研究數(shù)字錄入SPSS17.0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行卡方檢驗,如結果提示P<0.05,差異存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近期療效對比治療結束后,治療組CR 0例,PR 7例,SD 23例,PD 10例;對照組CR 0例,PR 5例,SD 14例,PD 18例。治療組有效率和穩(wěn)定率分別為17.5%和75.0%。對照組的有效率和穩(wěn)定率分別為13.5%和51.4%。χ2=4.69,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候療效和KPS評分比較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的臨床癥候顯效14例,有效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的臨床癥候顯效9例,有效12例,無效11例,惡化5例,總有效率為56.8%,經(jīng)χ2檢驗,治療組的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KPS評分為改善16例,穩(wěn)定17例,下降7例, 總有效率為(有效+穩(wěn)定)為82.5%,治療后對照組的KPS評分為改善10例,穩(wěn)定9例,下降18例, 總有效率為(有效+穩(wěn)定)為51.4%,兩組KP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對比治療結束后,治療組患者發(fā)生III-IV級粒細胞減少3例,惡心嘔吐III-IV級5例;對照組發(fā)生III-IV級粒細胞減少8例,惡心嘔吐13例;治療組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對照組為56.8%,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討論肺癌的組織病理學分類現(xiàn)分為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兩類[5]。由于早期診斷的不足,很多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就診時已處于局部晚期或遠處轉(zhuǎn)移,失去了手術根治機會。因此提高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盡可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已成為晚期腫瘤治療目標。目前晚期腫瘤的治療主要以放化療為主,但是單純放療造成的毒副反應較大,很多患者因不能耐受而終止化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上有顯著優(yōu)勢[6]。
祖國醫(yī)學認為,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乃正不能勝邪所致[7]。體內(nèi)正氣不足,陰陽兩虛,氣滯血瘀,則不能抵御外邪,因此無法抵抗腫瘤在體內(nèi)的生長和繁殖。中醫(yī)認為,腫瘤是一種因虛致病的疾病。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主要以接受西藥化療方法為主,但由于化療是全身性殺傷作用,患者毒副反應巨大,極易引起骨髓抑制和肝腎功能不全等?;熢谝欢ǔ潭壬蠈δ[瘤有殺傷作用,但同時對身體其他器官和其他細胞也造成了損害,導致體內(nèi)正氣進一步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體質(zhì)虛弱,生存質(zhì)量下降。因此中醫(yī)認為對肺癌患者要扶足正氣,補虛納實[8]。扶正強腎方中制附子、干姜、肉桂合用可補火助陽;炙甘草和雞血藤可用于補陰兼氣血雙補[9],牡蠣收斂固澀,制酸止痛,減輕患者惡心嘔吐的癥狀,同時桂枝、生姜可解表散寒;補骨脂、仙靈脾溫腎助陽;海螵鞘既可除濕,又可制酸,砂仁可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生姜溫中止嘔,解表散寒。諸藥合用可溫腎助陽,氣血雙補,利水滲濕,除酸止痛。研究表明,溫腎助陽中藥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通過本文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近期療效無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但在臨床癥狀的改善方面有顯著提高,同時在生活質(zhì)量評價(KPS)上,治療組的總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在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治療組患者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2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8%,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聯(lián)合中藥治療可有效減少毒副反應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韋鳳,楊志祥.他莫西芬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對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效果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6(12):1599-1600.
[2]Bakirhan K, Sharma J, Perez-Soler R,et al. Medical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urr Treat Options Oncol,2016,17(3):13.
[3]王寶強,周陳華.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8):603-605.
[4]Tan CS, Cho BC, Soo RA,et al. Next-generati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16,93:59-68.
[5]Brambilla E, Le Teuff G, Marguet S, et al. Prognostic Effect of Tumor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in 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16,34(11):1223-30.
[6]盧光,盧志文,黃樹明,等.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3,34(5):779-781.
[7]Gachechiladze M, Skarda J, Janikova M,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filamin-A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phenotype and poor survival outcomes in NSCLC patients 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J].Neoplasma. 2016,63(2):274-81.
[8]黨東,陳偉強.針灸配合介入熱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4,35(8):1063-1065.
[9]米成泉.扶正抑癌方聯(lián)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及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24):3606-3608,3609.
(收稿2016-01-06;修回2016-02-25)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7.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