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貴禮,蔣學杰
(1.山東省莒縣長嶺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山東莒縣 276516; 2.莒縣農業(yè)局 山東莒縣 276500)
莒縣地處山東省東南部,全年有霜期176 d。因前幾年栽培模式不科學,溫室收入較少,為增加收入,根據(jù)溫室性能和當?shù)夭宿r的種植習慣,開展了溫室1年多種多收試驗,探索出溫室菜豆、花椰菜、茄子1年3種3收高效種植模式,667 m2收入2.3萬元,現(xiàn)在該模式已發(fā)展到80 hm2,大大增加了溫室的產出和種植戶收入,推廣前景廣闊。
溫室寬度9 m,墻厚度1 m左右,溫室前邊下挖0.25 m×0.25 m的溝防寒。溫室后坡寬1.3 m,用玉米秸或稻草等鋪成厚度50~60 cm的保溫層。寒冷的冬季,為保溫、防雨雪,溫室膜外再蓋加厚的草苫,并蓋苫外膜。
5月上旬播種菜豆,5月下旬移栽,8月份收完;7月份花椰菜播種,8月份移栽,11月份收完。10月上旬茄子播種,第2年1月份移栽到溫室內,5月下旬收完。
菜豆選產量高、商品性狀好的品種‘九粒白’,花椰菜選種‘精選雪皇60天’,茄子選抗逆性強、產量高的‘濟南早小長茄’。
選擇晴天的上午曬種2~3 d,然后播種。
深耕深翻,每667 m2施腐熟圈肥4 000 kg、復合肥120 kg,整平耙細,并做畦。菜豆穴距25 cm,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
4.3.1 溫度 移栽后,白天保持 26~29℃,夜間15℃以上;開花結莢期間,白天 25~28℃,夜間19℃。
4.3.2 肥水 移栽時澆水適量。為防澆水后形成徒長苗,開花前不灌溉。待第1穗花序坐穩(wěn)莢后再澆水、追肥,每667 m2沖施硫酸鉀3 kg、氮磷鉀含量各15%的三元復合肥15 kg。采收前每667 m2沖施氮磷鉀含量各15%的復合肥12 kg、硫酸鉀8 kg。
選晴天曬種2 d,溫開水浸種8 h后播種,在育苗床上搭建拱棚,棚膜放風口處加防蟲網(wǎng)。拱棚外蓋遮陽網(wǎng)防烈日照射。
菜豆拉秧后,耕翻整平地面,每667 m2施圈肥2 500 kg,按行距50 cm做畦,穴距50 cm。
移栽后劃鋤2次,667 m2追氮磷鉀含量各15%的復合肥12 kg。移栽后15 d后,667 m2施腐熟糞干1 500 kg并灌溉,然后蹲苗?;ㄇ蛑睆?~4 cm后,667 m2施氮磷鉀含量各15%的復合肥20~25 kg,并隨之澆水。此時進入花球生長盛期,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ㄇ蜷L出后,要注意遮蓋花球,防止陽光直射后花球變色,降低品質,可從植株基部折下1~2片老葉蓋在花球上。當花球長大、質地致密,花球表面光滑、未散球時為采收時期。
移栽前耕翻25 cm,每667 m2施圈肥4 500 kg,氮、磷、鉀含量各 15%的復合肥 90 kg、草木灰100 kg。移栽前10 d蓋溫室膜,每667 m2日光溫室用2.5 kg硫磺粉,與拌上80%敵敵畏乳油300 g的鋸末混合點燃,并密閉溫室進行殺菌滅蟲。
種子用溫水浸泡6 h,放在溫暖處催芽,待2/3的種子“露白”后播種育苗。
每隔1.2 m寬為1個條帶,按株距40 cm、小行距50 cm、大行距70 cm移栽。
6.4.1 溫度 移栽后白天棚溫度26~29℃,夜間溫度要高于16℃。
6.4.2 整枝 “門茄”膨大后,為減少養(yǎng)分消耗,摘掉莖基部的老葉、病葉。出現(xiàn)“門茄”留2枝,每枝留1茄,出現(xiàn)“對茄”后選留4枝,每枝留1茄,出現(xiàn)“四門斗茄”后留2枝,每枝留1茄,出現(xiàn)“八面風茄”再留茄子2個,各層結茄子量是“1-2-4-2”,共結9個茄子。
6.4.3 肥水管理 “門茄”坐穩(wěn)前,一般不澆水,不追肥,促使植株營養(yǎng)生長為主轉為生殖生長?!伴T茄”膨大到3~5 cm時,667 m2追氮、磷、鉀含量各15%的復合肥20 kg。
6.4.4 及時防治病蟲害 發(fā)生茄子褐紋病時噴64%的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的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發(fā)生綿疫病時噴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的乙膦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噴霧防治;發(fā)現(xiàn)紅蜘蛛時用73%的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或25%的滅螨猛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殺。
第1季栽培的菜豆,667 m2獲經濟效益約5 000元;第2季栽培的菜豆,667 m2獲效益約5 000元;第3季茄子,667 m2效益約13 000元;667 m2全年共收入約23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