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的難題是缺少人才嗎?
視界觀POINT
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心敲匆稽c玩命的精神、榮譽感和對行規(guī)的尊重?
馮小剛金馬稱帝之后,與韓國導演姜帝圭、《壞蛋必須死》導演孫皓一起出席騰訊電影沙龍,聊到一個話題:中國電影為什么爛?簡簡單單幾句話,他就給兜出謎底了。
印象深的,是其中這么一段:在北海道拍《非誠勿擾》,他對日本工作人員說把監(jiān)視器挪一下,那個線捋得慢了一點,組長一個大耳光打過去,那個工作人員馬上鞠躬……在韓國,當你提出一個要求,工作人員第一反應是,一定要滿足你這個要求,要是沒有做到,我很丟臉!咱們國內的什么部門呢,他第一反應就是:導演,這根本不可能,完全沒法弄。他其實就是怕麻煩。我現(xiàn)在的攝影師,經(jīng)常會提出一些讓很多部門覺得麻煩的問題,但是他是一個非常牛逼的攝影師,所以就變成在中國這樣的人會被孤立,說這人真煩,真討厭,說我老想打他,蒙一麻袋什么的。
馮小剛聊的是電影,我想到的是電視,不由得一聲嘆息:中國的職場怎么這么驚人的相似!朋友在電視臺干活,常常被電視后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折騰得焦頭爛額。本以為,這是國企的病,體制的痛,落后都是配套的,而民營影視企業(yè)原來也那么回事,一個人提出點正常要求,就會被孤立,就會招人煩,就有人想揍他。——這種職場常見的生態(tài),正常嗎?
馮小剛的困惑是,我們的年輕人,其實一點也不比韓國人、日本人差,可是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心敲匆稽c玩命的精神、榮譽感和對行規(guī)的尊重?確實,呱呱墜地之時,我們都是一樣干凈的白紙,怎么后來有的畫出又新又美的圖畫,有的卻成了潦草的草稿乃至一張廢紙?我們一些人為什么常常會“認真”欠費,“踏實”停機,“負責” 不在服務區(qū)?——文化的基因?環(huán)境的熏染?抑或是:教育的失誤?體制的缺位?
細思極恐,悟出兩點。
過去,中國的“虎爸”、“狼媽”還是比較常見的,家庭教育十分嚴格、幾近苛刻,孩子稍有違逆,就會拳腳、棍棒相加,像日本那些組長一樣。這樣的粗暴教育,當然不能發(fā)揚光大。但是,過于寬松、寬容,孩子便會失去起碼的規(guī)矩意識、生存能力。咱們的家長,除了緊盯考試和分數(shù),其他關乎孩子一生成長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短缺的、粗放的、漫不經(jīng)心的。不容忽視的一個社會背景是,因為三十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強力推進,好多家庭都是獨苗苗,許多家庭的教育方式也隨之發(fā)生結構性改變,社會都變得整體性脆弱、敏感,一些獨生子女恃寵而驕,說不得,罵不得,碰不得。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走上職場時,大部分還是心理發(fā)育未健全的半成品,乃至次品。
而我們的職場,因為管理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往往也是先天發(fā)育不良,職場中人大多順應環(huán)境,奉行的處事哲學是“難得糊涂”。朋友在體制內的一家大型傳媒集團,多年觀察發(fā)現(xiàn),一個單位里,做事不上心的,工作不負責的,恰恰可能都是有背景、有后臺、有編制的。這些年,用人制度有了一些突破,打破了身份限制,但是想想看,你叫一個部聘的怎么去管臺聘的?叫臺聘的怎么去管在編的?即便一些部門的主要管理者,好多問題上他們也都常常感到捋不順、理不直、氣不壯,最后只好觀望、妥協(xié)、讓步,選擇眼不見、心不煩、算了吧。當然,要說外國體制先進,那倒未必,他們的工作人員不是也會反應不及時、服務不到位嗎?不還是要被組長打耳光、踹一腳嗎?
網(wǎng)上剛剛看到一位90后長沙女生在微博曬出的辭職信,“冬天太冷,起不來!”據(jù)稱,部門負責人準予離職并回復“懂你!”分公司總經(jīng)理則無奈地說,“現(xiàn)在的90后,太不負責任了,我表示無語。”人力資源部最終回以“呵呵”二字同意。哈哈,好一個精短的職場小品。而今,電視界許多人士常常在感嘆,中國電視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缺少人才。缺人才嗎?依我井底之見,傳統(tǒng)電視媒體首先缺少一批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干活的“人”,我們的團隊里,太多的是屁股坐不住的“猴子”、屁股推不動的“大象”、屁股摸不得的“老虎”?!蛔⒁狻捌ü伞绷耍ü赏笓]腦袋啊。
周云龍,也是新聞記者,沒有寫出多少印象深刻的作品;也是節(jié)目策劃,沒有做出什么叫好叫座的欄目;也是高級編輯,沒有看出多么高人一籌的地方……也是中年漢子,倒是悟出一點點感受來了,自說自話,權當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