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娜
【關鍵詞】言語智慧;故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06-0069-02
筆者在長期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課堂能經??吹叫∈指吲e的場景,到了高年級,往往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學生和教師進行點對點的互動。有沒有一種教學,能讓學生更加熱愛語文?為此,學校教研組把故事與課堂整合作為學科亮點重點打造,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言語智慧。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蘇教版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故事元素,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故事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探索,通過故事復述、課本劇表演、故事續(xù)編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活學生的言語智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講故事,講出情感。
《天鵝的故事》是蘇教版四下的一篇課文,文章飽含濃濃的人文情懷,教學中,我沒有帶領學生咬文嚼字,而是讓學生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感悟生命的頑強。
師:剛才同學們所進行的復述叫“原文復述”,熟讀原文的復述只是復述的基礎,而復述還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的復述,讓它更有味道,更吸引人。(板書:創(chuàng)意復述)
師:誰能完整地復述這個故事?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加上想象?
生:寒潮突然降臨,北風呼嘯,湖面又上凍了。有些候鳥飛走了,到別的地方去。而天鵝沒有飛走,它們在冰上呼喚著,好像在討論:“湖面又上凍了,沒吃的怎么辦呢?”老天鵝此時想:“怎么辦?怎么辦?沒有吃的,總不能讓我們餓死吧?只有撞擊冰面,把冰面撞碎,才能吃到食物。好,就算我犧牲了,能幫大家吃到東西也是值得的?!?/p>
師:他加入想象,說出了老天鵝的心理活動。
…………
學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會創(chuàng)造性地加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想,他們把自己當成一只天鵝,好像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情感真切。學生在復述故事的時候有情感的流淌,有心靈的對話,有智慧的飛揚,這些將帶給學生無盡的愉悅和曼妙的實踐體驗。
2.演故事,演出體驗。
蘇教版六上《負荊請罪》是一個歷史小話劇,是一個兩幕劇。第一幕講述了藺相如的門客不滿藺相如在廉頗面前懦弱的表現(xiàn),藺相如解釋了自己不與廉頗計較的原因。第二幕講的是廉頗明白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著荊條去藺府登門謝罪的事。文章的特殊體裁決定了在教法上的特點。課本劇表演是學生喜愛的方式,為此,筆者在教學中以此種方式進行了嘗試。
廉頗(李同學扮演,氣憤地):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非得給他個下馬威!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
藺相如(丁同學扮演,對手下):前面來的是廉將軍嗎?
藺相如手下(洪同學等扮演):是廉將軍。
藺相如(對車夫):掉轉車頭,回府!
藺相如手下(異口同聲):藺大人您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怕他呢?
藺相如: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
…………
整個課堂學生大膽表演,大膽創(chuàng)新。這一節(jié)課學生充分體味當編劇、導演、主角的樂趣,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角色,更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課本劇表演正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
3.寫故事,寫出生活。
作文是學生和教師很關注的話題,部分學生的作文空洞,語言干癟,是學生身邊沒有事情發(fā)生嗎?顯然不是,而是學生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教學中,筆者常以“寫下身邊的故事”為題,讓學生以真實的筆觸記錄身邊小事,讓學生有話可說,盡情傾吐感受。
師: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
生(齊聲):橡皮。
師:這是李同學在四(6)班門口角落撿到的,橡皮丟失三天后竟然又被撿到了,大家可以猜一猜,調皮的橡皮這兩天到底有哪些奇遇呢?
生:它從小主人的書包里偷偷地逃了出來。因為小主人總是把它放在書包里,最可惡的是那些課本總是欺負它,嘲笑它,排擠它,它終于忍無可忍了。
師:哦,這是離家出走!
…………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你們一定還有更多精彩的想象。你看,一則童話故事《橡皮流浪記》就要誕生了,現(xiàn)在拿起你的筆,趕快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吧!
教學中,如果教師對學生寫作內容設置太多框框,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不能簡簡單單布置一篇作文題,而是要想辦法開發(fā)練筆資源,最大限度消除學生無內容可寫的煩惱。上面的案例就將班級中的一件好人好事演變成了富有童話色彩的故事。學生從愿寫到樂寫,再到會寫,故事成為學生樂寫作文的催化劑。
為激活學生言語智慧,筆者嘗試將故事與語文課堂教學整合,讓學生講出情感,演出體驗,寫出生活,在講故事、演故事、創(chuàng)作故事中提高學生說的欲望和寫的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