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門源縣第三初級中學 馬永秀
語文教學應與時代同步
青海省門源縣第三初級中學 馬永秀
社會是進步的,時代是發(fā)展的,語文教學不能因循守舊,按部就班,應與時代接軌,與社會同步。
語文 注重方法 知識遷移
呂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上活了?!蹦钦Z文課怎樣才算活呢?從教學過程看,必須打破程式化教法,這就要求有一套科學、民主、獨具個性化的方法,善于從各個方面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以下我談談應如何上好語文課。
課堂引入是課堂的關鍵,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教學中更是如此。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學生引入新知識的領域,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所以一堂課的引入,對于教學效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能引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時能使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并有意構建起與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框架,從心理上和知識上同時進入學習狀態(tài),所以每一堂成功的課都需要教師精心的導入,一個新穎的導入會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課的教學如果按部就班,勢必會讓學生乏味,所以根據(jù)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采用懸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個精彩而成功的懸念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最佳教學境界,使他們興趣盎然,充分融入到學習之中。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方式也相應的產(chǎn)生了變化,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更需要一種寬容民主的教學氛圍,那應怎樣創(chuàng)造這種氛圍呢?首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間,使師生關系平等化。其次,根據(jù)課程目標的要求,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現(xiàn)個性的空間。再次,充分利用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使課堂呈現(xiàn)輕松愉快的氛圍。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語文知識包羅萬象,它和各門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所以語文教學更應注意知識的遷移。有的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僅限于一篇課文,不善于把新舊知識銜接起來,以至于學生不能舉一反三,不能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發(fā)揮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的優(yōu)勢,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重視知識的遷移,以此開拓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社會是進步的,時代是變化的,作為教師,我們應如何面對我們的學生呢?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的難題,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只有充分理解課程改革的理念,讓語文教學與時代接軌,才能無愧于教師這個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