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師和學生從來都是冤家,也從來都是朋友,只有處理好了兩者的關系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和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是在教學,而學生是在學習,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不去抱怨,協(xié)調家長,正確的鼓勵和適當的評價,學會在國學當中吸取營養(yǎng),有道德,并且以身作則,久而久之,自然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了高效的教學目的。而且當老師做到了這些,家長、學生、學校都會有收獲。
【關鍵詞】和諧師生;正確的評價;學生心理
現在的老師都在抱怨:學生越來越難教了,而且大多數學生比較自私不把老師放在眼里。鑒于這種情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有這樣一首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琴聲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意思是說:“彈琴既要有琴,而且琴要用手彈,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出美妙的樂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教學也是同樣的道理,他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老師教,學生學,只有這樣師生緊密結合彈奏出和諧的教育樂章,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親密真摯的師生感情,才能確保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適應和學習的能力,才能為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那么究竟要怎樣才能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呢?結合本人多年當班主任及教學的經驗,我認為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學會正確的鼓勵和評價學生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贊揚老師的句子,諸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片言之賜、皆我?guī)熞病钡?,卻很少有老師去精心的寫句子贊揚學生,所有在傳統(tǒng)的輿論上老師和學生就已經產生了偏差?!缎抡n標》指出:“學生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边@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建立一種公平合理的評價學生、鼓勵學生的方式。但是由于應試教育評價方式單一,許多老師都是只看成績,這為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帶來了不便,學生看到老師只看成績而不看平時的學習過程,從而對老師產生了不滿,甚至仇恨,久而久之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
新課標要求老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對考核評價持多元化的標準,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這個評價過程中老師不應該只看一張試卷,而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多元化的認識每一個學生。對學習好的學生要讓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學困生在肯定其優(yōu)點的同時還要給予合理的鼓勵。其次,要尊重學生自身的習慣和愛好,對有特長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好好發(fā)展。注重保護學生自尊心和隱私,只有自尊心和人格得到保護才能建立自信和學習的熱情。再次,建立學生之間相互幫扶制度,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還要給學生自由,讓學生定期給老師評價,這個學生給老師的評價不是學校那些例行的評價,是一個班級自己的評價,老師給學生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而學生也會給老師說真話,這樣不僅體現了學生之間相互信任,也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一種必要手段。
合理,公平,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考察學生的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要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一個班級,在樹立科學發(fā)展觀的前提下,要以人為本著重發(fā)展道德教育。首先班主任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做好為人師表的榜樣,要多和學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對學生的難處要理解、寬容,對學生的錯誤要恰當引領,對學生做的好的要肯定。其次建設和諧師生關系,就要讓學生理解老師,學會換位思考。當一個班級的思想道德建設做好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提高了,學生學會了理解老師的苦衷,有了這種理解,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也就自然而然的相處好了。老師的寬容,學生的理解,和諧的師生關系自然也就有了。
三、注意傾聽學生心理
心理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重中之重,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對師生這種不同于家長但又區(qū)別于其他感情的特殊關系,學生是很敏感的。我們老師應該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諸如:加QQ,組織聚會,野游等等。
對于傾聽學生心理我有以下幾點看法:首先,我們要傾聽學生的要求,需要和欲望,對于學生正當的情感需求也應當給予滿足。青春是人生的花季,每一個句子,每一次友誼的挫折都會對學習乃至心理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理解、傾聽學生的這些情感就是老師的重要責任,老師要及時的傾聽并且把握學生情感動向并及時協(xié)調和引導。其次,要注意傾聽學生的傷痛,花季是一個憂傷的季節(jié),所有的一切都開始萌動,學生在面對家長、學校以及各方面壓力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像焦慮、自卑、盲目攀比、抑郁、孤獨和痛苦的情緒。在這時候老師就是聽診器,及時幫助學生戰(zhàn)勝心理疾病,使他們走出心靈的陰影。陶行知說:“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關心學生。就會贏得學生的心,贏得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給學生自己改錯的機會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是學生,巴爾扎克也曾說:“要想不犯錯誤,除非一事無成。”我想既然是學校,那么它就是一個學生成長的主要場所,肯定是允許學生犯錯的地方,拿破侖說:“每一次成長都是一次凱旋”要讓學生在一次次的錯誤中不斷成長,不斷明白人生哲理,樹立人生價值觀和是非觀。錯誤這是成長必不可少的話題,在學生犯錯時,老師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一味的批評,熟不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應該給學生一個解釋的、改正的機會,其實學生在犯錯時也會自責不安、不好意思,并且希望有一個改正的機會。在這時候,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想辦法給學生一個主動改錯并贏得尊重的機會,化不利的因素為有利因素,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
總之, 老師對學生的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探索方法。而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單靠老師是遠遠不夠,還要協(xié)調家長和各方面關系,在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基礎上,學生也樂于接受老師。好的學風形成了,學習自然也就好了。當然,這也應該是在新課改教學中應該堅持和發(fā)展的一點,作為育人者的我一定會為此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詹萬生《和諧德育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任學明《新課程中的師生關系》【J】教室博覽,2005(7)
作者簡介:劉生海,男,生于1976年3月,1995年8月至1999年7月就讀于西北師范大學數學教育系。1999年8月至今在甘肅省康縣一中工作,中學一級教師,現任康縣一中數學教研組長、教務處副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