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房新
摘要:在整個初中教學課程中,當問及難度系數(shù)最大的科目時,除去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大主課程以外,地理是絕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學起來費勁的科目。在教學質量說明一切的當下,如何搞好地理課程的教學,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如何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適合同學們又具有最佳性能的教學方法,也是老師們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地理課程的特點以及調查同學們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圓桌式”模擬教學模式進行如下探究。
關鍵字:地理課程 圓桌式教學 教學質量等
初中地理在整個初中課程中有著它不論是教學上還是學科特色上都有它獨特的一面,如何帶領學生進入到大山大水中,如何讓他們在課堂上切身感受到那種地貌,那種氣候環(huán)境,如何將眾多不一樣的風情習俗像一張完整的圖畫一樣展示給他們,讓他們易于接受,易于牢記。關于地理教學太多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著眾多地理老師共同探討,本人認為好的教學模式勝過一切,可能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需要長時間的探究加上不斷的調查、不斷地實驗,花費時間比較多,但是任何一項科學研究、課題出爐都需要時間的積累。本人作為一名初中的地理老師,現(xiàn)對“圓桌式”模擬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首先,我們應該“對癥下藥”,找出學生的知識盲點在哪,其次探究盲點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的解決,這是我們的一條主線,也是進行教學探究的基本模式。針對地理課程,本人研究了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供學者參考。
地理課程本身就是有著它獨特的難度成因,知識點零散,學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問”與“答”不匹配的局面時有發(fā)生?!皥A桌式”模擬教學監(jiān)控體系最初的理念就是基于此,所謂“圓桌式”教學體系,顧名思義就是整體上是一副圓桌式的結構,主體是學生,我們將課堂從傳統(tǒng)的方形轉變成圓桌形,學生就是坐在圓桌前的主人。老師可以安排就坐順序,也可以由學生自主安排。這種教學模式另一大特色就是“學生不是學生”,而是代表著地理課程中的某一種地貌或者某一個大洲亦或是某一種氣候類型等等。不同的課程內容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允許學生自主教學,老師會在每個學期的開始,通過與學生協(xié)商,根據(jù)章節(jié)內容和學生自身的情況給予安排,安排身份,安排教學等一系列工作。他們可以將自己的身份提前“包裝”,用課本中的知識,用課堂以外的延伸知識,更可以與“身份”類似的學生合作,共同完成屬于他們的知識領域。
教師在整個體系中的角色不定,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配角,更甚至是沒有角色的角色。學生們面對面進行互相間的知識交換。課堂的進度和課程安排本人建議最好是老師由老師主導。當我們疑惑,學生們可以一字不差的將歌詞記住,將歌名與歌手搭配的那么好,為什么進入到課堂中,思維就變得不一樣了呢?在陷入深思的同時,試著將知識轉換成歌詞的模式,或者讓學生們念念不忘的其他的任何東西。本人覺得其根本原因就是那些讓學生們念念不忘的東西就是讓他們感興趣的,究于此,把課本知識變成“歌詞”成了此次研究的重中之重。這種“圓桌式”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與“學”的主體不再是一成不變,他們就像平常聊天一樣有著開放、活躍的思維,談著知識就像聊著他們感興趣的明星八卦新聞一樣。在中國,人人負責等于沒人負責,本人很是認同這種觀點。所以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定期的知識網(wǎng)絡,甚至于基于特殊情況,他們交接工作的程序更是復雜的多。在哪一天,哪節(jié)課,哪個時間段,做什么,完成什么,完成程度等都會有詳細的信息登記,完成任務的質量則有老師進行點評,點評過后,獎懲分明,當然更新穎、更有效、更適合學生的獎懲辦法本人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需要更多有志之人去探究。
這種教學模式可能會有學者認為風險大、費時多、成效不高等種種質疑,本人也只是對這種模式提出了初步的理念,其中會有不合理或者是難以操作的弊端。但是就當下,當我們一味的抱怨中國的教育怎樣怎樣時,不妨在這種幾乎不可更改的教育模式下,探索出優(yōu)質的教學體系,本人覺得這才是教學工作者首先應該認識到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允許學生將生活帶入,當然是與課堂相關的生活。每一次工作的開展,師生會進行一次反思,將課堂內容以及疑難困惑等共同商討,為下一次的工作提出改進的方案。這種模式的課堂屬于半開放式的,開放的是凡是屬于跟課堂內容相關的可以無所不談,跟它不相關的一概不準談。
一種新方案的提出勢必會沖擊原有的已經(jīng)被人們所習慣的理念,更會伴隨著各種質疑,這是進步的必需品,當一切質疑與不能接受被意想不到的效果包圍時,便會自然而然的消失。面對我們的地理教學,如何真正的做到“地”與“理”的教學,需要教學工作者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放慢腳步,回頭看一下走過的腳步,深思一番,提出最佳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吳又清.中學地理教學實踐中的學生真實性評價[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盧小麗.地理教學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曾葆華.地理創(chuàng)新教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4]鄧鴻珍.中學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