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彥春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其安全防護
馮彥春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了解體育游戲的含義及其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提出體育游戲中的安全防護措施,為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安全、合理、有效的進行提供理論指導。關鍵詞:體育游戲;體育教學;安全防護;學生
體育游戲是一種集體能、智能、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體育游戲包括網絡體育游戲(例如NBA技巧挑戰(zhàn)賽、網球高手、雙人旋轉賽車、迪斯尼高爾夫、街頭籃球等)和運動類體育游戲,在此主要探討運動類體育游戲中運用于體育教學的體育游戲。
在當今體育教學改革中,體育游戲這一容易被學生接納,對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基本活動能力和掌握知識能力、促進學生學生全面發(fā)展等具有重要作用的體育活動手段,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于體育教學之中。體育游戲把“體育教學”與“游戲”有機的結合起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的意識,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但是同時,體育游戲作為一種體育運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增強游戲過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顯得尤為重要。
游戲:嬉戲、游樂、玩耍、娛樂活動。辭海在線查詢搜索可到到以下解釋:“體育運動的一類。有智力游戲和活動性游戲之分。前者如下棋、積木、打牌等。后者如追逐、接力及利用球、棒、繩等器材進行的活動,多為集體活動,并有情節(jié)和規(guī)則,具有競賽性。”
何謂體育游戲?體育游戲源于游戲,是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游戲為活動形式,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促進身心全面發(fā)展為目的,體力活動和智力活動相結合,富有娛樂氣息和教育意義的娛樂活動。
3.1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質
體育游戲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娛樂活動,對改善學生身體狀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質具有重要作用。為了體驗有趣的游戲過程,需要學生自覺參與游戲,這種自覺性的參與運動能夠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達到最大的鍛煉效果。
3.2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體育游戲的獲勝是智慧與體力的共同結晶,單靠體力不足以取勝,還需靈活有思維活動輔助。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不如競技體育嚴謹,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對學生的智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3.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體育技術的學習與練習是比較枯燥的,對一些比較難的動作,學生會感到吃力或者產生畏懼心理,在學習技術動作之前或者在進行技術動作練習時,安排一些與技術動作相接近的游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對較難動作的畏懼心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技術學習中。
3.4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和拼搏進取精神
競爭是體育活動的基本特征,體育游戲是以爭奪和對抗的形式進行的,雙方在規(guī)則的約束下,要“克敵制勝”,戰(zhàn)勝對手。體育游戲的獲勝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任何人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它夠鼓勵弱者積極參與體育游戲,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進去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3.5增強學生的紀律性和團結一致的群體意識
通過體育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遵守規(guī)則良好習慣。體育教學中的集體性游戲能夠最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的優(yōu)良品德。游戲中,學生要互相幫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指定的動作、任務,這對增強學生的紀律性、團結一致的群體意識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
4.1安全隱患
4.1.1體育游戲本身具有的安全隱患
體育游戲有鮮明的競爭性特點。在團體比賽中,有的學生好勝心強,既要求自全力以赴,也要求隊友全力以赴,可能就會不顧自己身體條件,挑戰(zhàn)自身極限、不滿隊友的表現,呵斥隊友、干擾對手的舉動,這些都會使學生發(fā)生爭吵,甚至動手打架。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是由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教學條件、學生狀況等而設置的,具有可變性。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一定的漏洞,這些漏洞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的同時,也成為體育游戲的安全隱患。
4.1.2學校、教師、學生等因素
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場地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者對體育設施和場地沒有做定期維護和檢查,在這些設施和場地進行體育游戲,就會有可能使學生受到傷害。學生體育課上課時間過度集中,運動范圍小也會導致傷害事故發(fā)生。教師教學內容設計不當、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安排不合理、進行大運動量體育游戲之前沒有組織學生做熱身活動、游戲中缺乏對學生保護與幫助、對學生身體狀況不了解等都會導致傷害事故發(fā)生。學生體育游戲進行的主體,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差;學生叛逆心強,不聽從教師的安排,不遵循游戲規(guī)則;學生的自尊心強,身體有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告訴老師等都是安全隱患。
4.2防護措施
4.2.1學校要合理安排上課時間
體育游戲的進行往往需要一定的場地區(qū)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注意力一般集中在游戲中,對外來的傷害可能會反應不及時,從而對學生產生傷害。這就要求學生合理安排全校各年級學生的上課時間,避免班組過分集中,造成場地擁擠、沒有足夠的安全運動區(qū)域等現象。
4.2.2仔細檢查場地器材,正確使用運動設施
學校要組織人員對校內的場地、器材等運動設施做定期檢查,對有問題的運動設施,要停止使用,及時進行維修和更新。確實不能使用的運動設施,應主動向學校有關部門匯報,及早更換。體育教師在上課前要認真檢查場地、器材,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器材設施有問題要及時停止游戲。教師和學生要正確使用運動設施,且盡量使用安全系數較高的器材,如跳繩、毽子、繩索等。
4.2.3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由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教師在游戲的設計上是應注意游戲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熱身類和放松類體育游戲應當選擇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較小的體育游戲,避免運動量過大,對抗性較強的游戲。技能練習類體育游戲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一般較大,在進行此類游戲之前,要組織學生做一些熱身活動,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2.4學生要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學會同學之間互助
學生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學生認真對待學校和教師組織的安全教育。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實在不愿告訴老師,可以提出不參與游戲,或在游戲過程中適當減少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學會“偷懶”。在游戲中,教師面對的學生眾多,此時教師不能對每個學生都做到面面俱到,更多的是關注游戲比賽,這時除卻學生本身要具有安全意識外還需要同學相互幫助和保護,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和保護是防止傷害事故發(fā)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4.2.5學生要聽從教師的安排
青春期的學生叛逆心理強,不愿意按照老師的安排進行練習,只是為了“跟老師對著干”、“老師管不了我”、“就不聽你的”等等。學生要明白他們在安全的范圍內適度的叛逆,要明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身體健康,所有的叛逆都沒有“意義”。教師組織游戲都會劃分場地,學生要在老師規(guī)定的游戲范圍內比賽或者活動,不可進入其他班的上課場地,尤其是其他班在上鉛球等投擲類項目的時候。
4.2.6教師要科學組織體育游戲
在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將游戲規(guī)則講解清楚,可以讓幾個學生事先按照規(guī)則演練一下,使學生明確游戲的過程,并且在進行集體協作的游戲時,給學生集體練習的時間。體育游戲的分組具有隨機性,教師在組織分組時要注意使組別之間實力相當,使每個組別都有獲勝的可能。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情緒,當學生興奮性過高、場面稍亂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暫停一下練習,簡單地講評后再繼續(xù)。體育游戲結束時間要恰當,要在學生比較滿足、有余興、不太累的情況下結束,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下面運動的進行或者下一節(jié)文化課學習留有體力空間。
4.2.7改變既有的游戲規(guī)則,增加安全性
規(guī)則性是體育游戲的基本特點之一,是體育游戲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的設定是隨機的,而非一成不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教學需要,在原有的游戲規(guī)則基礎上,降低或增加一些要求,使游戲既能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也具有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福林,等.體育游戲[M].第一版.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6.
[2]姚維國,等.體育游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3]林君薇.體育游戲論[J].體育文化導刊,2009,10:103~105.
[4]白薇.論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2):95~96.
[5]陳冬.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應注意的問題[J].渝西學院學報.2004,3(2):79~83.
[6]陳曉榮,朱保成.淺析學校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產生原因及預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20(6):78~80.
[7]王巖.我國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誘因及其防范措施述評[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29(2):100~104.
[8]騰達.體育游戲基本理論問題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2):260~263.
作者簡介:馮彥春,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